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二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

    城东的柳枝儿巷,原本偏僻荒凉人烟稀少,因为自城门再往东便是丧葬岗的关系,街巷上做的多是些白事生意。大概是因为嫌沾染上晦气的缘故,便是再刁顽的泼皮无赖也不在这条巷子里生事,所以这些年柳条巷子的治安还算不错,加上地皮便宜,这些年倒也渐渐热闹了起来,陆陆续续的有些商家鼓起勇气盘了些门面开始做起了活人生意,肉铺米店和棺材店纸人店比邻而居,刚开始看起来有些别扭,看惯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住在此处的街坊邻里,谁也不想跑个老远去采办物资。

    更何况此间的商铺,卖的都是生活常用物,倒是价钱公道,要比主街那边都要便宜上一些,这一点便被那些数着银钱过日子的贫苦人家极为看重,所以不止是柳枝儿巷的居民,一些周边街巷的人,也喜欢特地跑到此处来采买。

    靠在城里头最大的李记棺材铺子旁边的,是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米店,只是用一方红纸写了个“米”字糊在门面上作数,和旁边棺材铺子的白底黑字倒是相映成趣。店里卖的都是从城郊乡里收来的本地陈米,无论是颗粒的饱满程度还是色泽,一眼看去便知品质不高,还有肉眼可见的一些尘粒掺杂其中,更不说那些极为细小的米虫在里面欢快的捉迷藏。

    只是米店的价格极为低廉,低到让人有些担心这家铺子还能不能开下去,所以几乎没有人忍心真在米的品质上挑三拣四。

    谁都知道城西那些米店的大米油亮光泽,做出来的米饭滋和糯实、清香可口,可那也得有闲钱去买不是?

    这样的米店哪里还敢请什么伙计,这些年可都是只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掌柜守在店里,大伙儿记不全名字,只知道他姓卢,便亲切的称呼他为老卢头。老卢头待人和气得很,没生意时便整日里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晒太阳,喜欢眯缝着眼和每个路过的行人乐呵呵的打招呼,遇到客人上门便拄着拐起身,咧着那口快要没牙的嘴笑眯眯的做生意。

    “老卢头,有成桥镇产的新米不?”

    老卢头靠在门边上小憩,闻声用力的睁开惺忪睡眼,仔细打量了下面前这个身材瘦削的中年人,不由得诧异道,“有是有,可小店的成桥米可是要比城西米店还要贵上两成,客官还要不?”

    眼前的中年人一袭青袍,宽大的斗笠几乎把整张脸都遮挡住了,他站在檐下的阴影里,手里拄着一根枯黄的竹竿,在门槛上轻点了两下,这才迟疑的问道,“五十斤有没有?”

    五十斤自然不是小数目,尤其对于柳枝儿巷的那些街坊来说,一下子买个斤把已算出手豪阔,何曾见过一开口便是五十斤的大主顾。老卢头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要开了花,连忙扶着门框站起身来,向着门里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脸感慨又带着点恭敬讨好的神色道,“客官大手笔啊,请随小老儿进后院米仓验验货。”

    中年人沉声应了一声,抬腿迈进铺里,看着老卢头熟练而又费力的收拾好铺子,然后仔细关上店门,这才取下头上斗笠,露出一张老实巴交的脸庞来,正是那位当街行刺失败后潜走的刺客。

    栓好铺门的老卢头楞了楞,眼神在中年人脸上逡巡了两下,这才垂下眼帘感慨道,“不是当面见着,怎么也想不到不二楼里鼎鼎有名的夜落竟然是这般普通模样。”

    这话听着像是当面指摘相貌,说的并不客气。倒是那被称作夜落的瘦削刺客并不以为意,只是极为随意的笑了笑,素来最出色的刺客,讲究的便是普通二字,若有哪处出挑容易被人记住,哪还能够遮掩得住自己的行踪。

    这普通二字,便是老天爷赏的饭碗。

    “你且在后院呆上几日,等风声消了,小老儿想办法掩送你出城。”老卢头见门窗闭锁后屋内光线昏暗,顺手掏出火折子,把柜面之上的油灯点着,这才望着夜落悄声说道。

    显然昨日当街刺杀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老卢头的耳中,他倒是没有流露出什么可惜的表情,更没有好奇的想要去打听其中的细节。所说的话也简洁明了,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

    “我若想出城,何需专程来找你。”夜落鼻子里轻哼了一声,顺手端起桌上陶碗,望了一眼复又安放在柜台上,这才从怀里掏出个玉佩,交待道,“你想办法去趟红袖楼,将这个玉佩交于赶车的刘姓马夫。”

    老卢头没有伸手去接玉佩,只是拿起柜台上的陶碗,将里面的清水一饮而尽,又取过一边的陶壶将碗重新斟满,自己抿了一小口,这才重新递到夜落面前,用不容置疑的语调提醒着,“主上只让我把你送走,你可莫要另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