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初识劳务市场

    在这座城市的中部,有一条科尔沁街横贯东西,科尔沁街的西段,一段街道的南侧,分布着大大小小三十多家信息部,这些信息部的门面是利用老三楼(早期的职工住宅)的临街仓房(就是盖楼房时,在楼房旁边建的一排大约两米五高,每户的仓房大约两米宽,楼房住户用来放自行车、摩托车等杂物用的附属设施)改造的。这些仓房的门都是朝向楼房一面,门的一面是不临街的,这里的住户就把原有的仓房门用红砖砌死,在临街的那面重新扒一个门,仓房内再简单装修一下,就当作了门面房对外出租,还有的住户把暖气接到仓房,实现了统一供热,冬季租客们就不用再烧煤点火炉取暖。一部分甚至在仓房内接上了上下水,这使得商铺租客们更加方便了。

    还有的楼房住户,两三家仓房相连的,就联合起来打通成一间,向外出租,这样因为面积大,向外出租容易,当然租金比单个向外出租要贵几倍。

    当然这些仅限于几栋楼房临街的仓房,不临街的仓房你就是装修成宫殿也是没有租客的。

    这三十多家信息部,就开设在这种临街的科尔沁街临街仓房里。集中在三星超市和市第一小学之间的不足百米地带。

    每天早上天刚放亮,三一帮俩一伙穿着破旧皱巴巴衣衫的年轻或中年人,有的背着大兜子,有的兜子里装满大铲,刨锛,灰抹子,有的兜子里装着木锯木尺,和墨斗盒。当然大部分人是空着手的。这些人从大贸易街的小旅店,或者市周边的平房区一起涌进这一段小街,这里经过了寂静的黑夜,率先热闹了起来,各种口音嘈杂在一起,月亮被吵得快速沉下山去。

    从春季到秋季,每天早上都会有几百人聚集在这里,每当有一辆汽车停在这里,一群人就会蜂拥而上,个个涌向车窗的位置,伸长脖子问着:“老板,什么活?需要什么工种?”www.

    当找人干活的老板说需要力工的时候,挤在车门前面的人,就会拉来车门钻进车的后座上,往往是就需要两个力工,竟然挤上去四个人,这个时候后上去的两个人就会主动下车。当然也有不自觉的,这样就会引起一场纷争。

    最先上车的两个力工关上车门,开始和老板讲价钱,如果是日工,每个季节的价格基本是固定的,没有多大出入,冬季120---150元一天,春季夏季150左右一天,秋季150---200元一天,秋季因为工地抢工期,这个地方上冻比较早,所以秋季的人工费是最贵的。冬季虽然寒冷,可是工作时间短,所以日工的价格是最低的。

    如果是包工计件的活,上车的力工就会坐上老板的车去工作现场看完具体的工作量再谈论价格。

    如果价格没有谈妥,老板基本不会再把你送回来,都是自己想办法,打车或者步行回来。老板自己开车来到这条街上再进行新一轮的招人。

    在早期的时候,都是在车下讲好价格,讲好价钱再上车的。可是因为人太多,车下的人还在讲价,其他的人都已经钻进车里去了。所以后来就演变成先上车后讲价了。

    如果老板招的是瓦工或者木工,力工就会退回来,瓦工或木工再围上去,重复着这个流程。因为每次都是力工最先冲到车的前面。

    在这条小街上拦车找活的基本都是打短工,短工开出的三个最基本条件:一天一开支,中午管饭,车接车送。

    短工不管老板找干活用几天,都首先要求一天一开支,并不是不信任招人的老板,而是确实有人被骗过。早期招人干活的都是几天活干完后一起结算,可有极少数老板,在打工者干完所有的工作后,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不愿意给干活的工人结算工资,造成恶意欠薪。劳动部门的监察和惩罚又需要一个过程,这些打短工的人又没有时间等待,所以造成拖欠的工资最后不了了之。因此,短期工都把一天一开支放在找活干的首位,即使遇上恶意的老板,当天的工资拿不到,第二天就不再给这个老板继续工作。这样也就损失一天的工资,只是一点小心痛,还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