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过年:吃吃吃

      虽然铺子生意特别好,但是蓝轻言还是让赵大富腊月二十六就关了门,来年初十再开业。

  毕竟这是他们离开京城后的第一个年,得一起团团圆圆的过。而且赵大富和灵霜虽已是夫妻,但总是聚少离多,蓝轻言心痛灵霜,想他们乘机好好在一起几天。

  让她注意了半个月的于公公也好像恢复了正常,不再一有空就往后山跑,更没有刻意躲着谁。

  其实不是事没了,只不过是于公公想明白了而已,他心动了呢,还是对肖嬷嬷心动!震惊之余,也有点释然,肖嬷嬷是谁,和帝王喝一个人的奶长大的人,从小待遇甚至超过了公主,相貌好本事好,谁会不心动呢!

  于公公比她小了近十岁,但人不幼稚,知道这感情就是禁忌。一个太监,爱上一个宫里跟皇帝关系密切的大嬷嬷!何况以他自身的条件,也给不了任何人幸福。那怎么办呢,守着吧,还好他们的主子是同一个人,他们一辈子都不大可能会分开的。这样纠结什么、还躲闪什么?

  于公公没了阴冷也没了淡漠,心情不再郁结后整个人都亮了起来。原本就长得高高瘦瘦、面相俊秀的人,更是容易让人发现他突出的外貌。

  最近村里好多小媳妇小姑娘都在开始谈论他了,毕竟这村里、包括这镇上,有于公公好看的还真没有几个,人家不论是气质还是相貌都算是上等的。

  “那个于谦原来老低着头,还没发现,原来这么好看啊!”

  “你们可真胆大,他都敢说!人可是武功高强的大侠呢!我爹说,眼一花人就到刘婶子面前了!”

  “哎哟,那可厉害了!”

  赵大富带回了两大车过年要用的物品,堆了一院子:各种肉、蔬菜水果;一个想合作的货商帮忙从县城买来的高档药材食材:人参、鹿茸、燕鲍鱼翅、莲子、名贵布匹;特意给村里人的各种点心布料。

  药材是为蓝轻言生产准备的。

  自己用的都收进库房,给村里的,蓝轻言让肖嬷嬷带着几个丫鬟一份份的分出来。虽说在大事上要拿起该有的架子,但在过年这种时候,还是准备大方一点,每家都有两盒糕点,一丈灰色粗棉布。

  而平时常帮她做事,她又觉得人家不错的几家:洪村长家、洪全家、小山家。是每家两盒糕点、一丈粗棉布、一丈月色细棉布。

  东西是家木肖留两个小斯带着洪丰洪盛一家家送去的。

  赵大富休息一晚,二十七那天才跟蓝轻言结了账。这生意确实不错,才开业四十来天的样子,就卖出去五千斤挂面,五百多斤面粉做的馒头。这个数字有点吓人,但其实那五千多斤面条里,有两千多斤是货商们买走的,本地销售出去的也就近三千斤的样子。这还是临近过年了,平时恐怕达不到这个量。

  但不管什么原因,生意火是事实。

  “这,还真是……”

  五千斤面条,有一百三十多两银子的进账,这是总价,没有细分那种面各赚多少,而扣除成本后,净赚五十两。剩下十两多点银子是是各类馒头的总进账,扣除成本,净赚三两银子。

  别看数目小,这只是一个月零十三天的进账。在这种小镇上,做一个月的生意,就能赚回五十多两银子,简直是可观到爆啊!

  而且蓝轻言这生意其实利润不大,特别是馒头,就说小麦面的,一斤面市价是十八文,她拿便宜点也要十五文左右。而一斤面大概只能做出五个二两一个面的馒头,每个馒头五文钱,最终收回二十文,她才赚大概五文钱。再扣除人工费,其实她还真赚不了多少。

  就是这样一分一分赚的小生意,一个月挣回五十多两银子,还能不厉害吗?

  赵大富一样一样给她算清楚了,结了账,才继续说:“所以夫人,开后年那些货商来谈的话,就跟他们合作吧,这样我们的销量才能上得去。光守着小镇这点收入,怕是连作坊都难维持!夫人狠不下心低价用人,那就只能靠销量赚钱。”

  蓝轻言也想到这个问题了,虽然开始就没想到要赚多少利,但至少得吧作坊维持下去,自己还好说,暂时不靠它吃饭,但村里人是靠着作坊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