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劝谏

    成化二十二年春。

    皇宫文华殿内。太子朱佑樘的三位讲师刘健,李东阳,谢迁全都站在讲台前。

    朱佑樘则坐在讲台的对面,朱佑樘旁边竟然还有一位学生,看起来比朱佑樘还要小一些,这个不是别人,是朱佑樘两年前点名要来的陪读,状元公王华之子王守仁。

    今天好像是个特殊的日子,今日是朱佑樘的月考之日。

    三位讲官特别严肃,好像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发生。刘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正来正官帽。

    对于已经当了十年的太子的朱佑樘,三人不得不严肃对待,在可以预料的未来,这位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大明皇帝。

    这十年来,皇宫内无不称颂这位太子的溢美之词。

    什么孝顺长辈,友爱兄弟,睿智聪慧,胸有宏志。这一桩桩,无不说明来这位太子将会是一位有为之君。

    更不要说出自他宫内的太监汪直,如今已是声名远扬的西厂厂公。京城小儿听其名就可以禁夜啼。

    而且最近风传皇帝身体大不如前,这无不预示这位太子即将成为大明之主。

    所以三位讲师对于朱佑樘的课程越发严厉,教的东西开始涉及到帝王之术,唐太宗的《帝范》你是必读之物。

    朱佑樘对他们三位讲师整体还算是满意,毕竟是原时空弘治朝赫赫有名的三阁臣,才干差不多在线的,只是有些观念和朱佑樘格格不入。

    比如三人中最年长的刘健,是坚决反对开海禁,当初成化皇帝刚有此念头,刘健便伙同刘大夏疯狂反对,或者叫疯狂开喷,喷得成化皇帝都有些自闭,于是只能就此作罢。

    朱佑樘在课堂之上,和他辩论了几句开海之利,刘健竟然孩视之,说什么太子尚且年幼,不知道民间之苦,还是先读书为要务。

    说得朱佑樘当时一口气就憋在胸口出不来,这是欺负他年幼不懂事,不屑于与之辩论。

    从此以后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强扭的瓜不甜。

    像刘健这种观念早已养成,很难去改变他,将来还得是用自己培养的人才靠谱。刘健这种注定只能是过渡似的阁臣。

    他心目中的首辅自然是他自己悉心培养的小正太王守仁,怕王守仁思想跑偏,两年前就将他从老家要到京城来陪读。

    陪读什么的当然是借口,主要当然是正太养成计。

    不,应该是未来首辅养成计。

    刘健也明显感觉了朱佑樘越长大,越是偏离他们心目中的尧舜明君的形象。

    最起码一点“亲贤臣远小人”,这一点太子朱佑樘都做不到,从来都是我行我素,不听老人言。

    刘健已经深深感觉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再不将太子身边的小人剪除出去,就怕太子将来会成为第二个英宗皇帝。

    宫内可是风传太子好武事,经常带着一帮少年太监练习军阵之术。

    如此下去还了得,亲近太监,好武事,这活脱脱的英宗第二啊,看到这些刘健他们三个就心急如焚。

    他们可是肩负教导太子之责,如今将太子培养成另外一个英宗,这满朝文官不得唾沫将他们仨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