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9、各自心事:王之怒

    “因为他没有‘旗’可打。”柳胤解释道,“普云想打的旗,是清王室的立-宪之旗,和袁世凯差不到哪去,一旦打出,必然被全国声讨,你想他还能成什么大事。我说普云不可小觑,是因为他虽然成不了大事,却能坏了别人的大事。袁世凯的事情坏了,就有他的功劳。咱们家的影响力还差的太远,主要是根基不够。”

柳之思又问:“普云先生的主张既然实现不了,他又是个有理想的人,为何不改弦更张,转头去支持孙先生呢?”

“孙先生的理想看似很好,却更难实现。”柳胤冷笑一声,说道,“眼下的形势,各种势力交错,谁会甘心拱手让出利益?老袁不会,保皇党不会,普云不会,即便下面象陆家、古家、岳家等也不会。生不逢时,孙大炮一生奔波,不占天时,难有成就。”

“普云先生退居在偏僻之地,他是靠什么凝聚人心的?”柳之思对普云产生了兴趣,有些刨根问底。

柳胤是看着柳之思长大的,知道她仔细,便详详细细的说,普云靠的是恩情、道义和利益。

恩情和道义在先,所以他们能够抱团,抱团后就有利益,三者缺一不可。

你看陆家则不同,只靠利益,所以陆家的势力虽大,却抗不起大旗,永远做不到普云那样。

没有道义的势力,貌似坚实,其实一盘散沙,合适的时候,一掌拍下去,也就做鸟兽散了。

柳之思象是悟到了什么:道义在先,再加以恩情,然后取利,这是普云势力形成的原因。柳家势力单薄,应该学习普云,于是说:“道在先而利在后,但不能没有利,更不能只讲利,唯利是图的人,形不成气候,应该是这样吧?”

“之思说的对。”柳胤认可柳之思的观点。

“看来,对于道义,之思以前看的轻了,以后还要仔细。”

“好!你记住一个原则:‘有义有利尽力做,有义无利也要做,无义有利谨慎做,无义无利不要做’。”柳胤及时教育外孙女,“当然这个讲的是政事。而生活上就不同了,生活上的原则是:‘善必行,恶勿做’。”

柳之思追问道:“为什么生活上行善‘可以不论利益’,而在政事上‘没有利益要谨慎去做呢’?”

“生活上行善,不论利益,是因为只涉及自身,损些钱财无所谓。而政事从来都是团体的事情,没有利益给众人,还拿什么凝聚人,一定要记得:道义和利益相得益彰才会有人支持。”柳胤再行解释。

柳之思已经明白,果然姥爷说的这些和姑射凤凰教她的同出一理,真是大道殊途同归,便问起其他方面:“河间的李家,现在势力如何?”

柳胤说:“李克定的父亲这一代共兄弟四人,李伯南、李仲南、李叔南、李季南。老大是李克定的父亲,原在教育部,去年突然辞职,回老家河间去了。”

“哦?是因为袁世凯称帝吗?”柳之思知道,去年有很多人因为这个辞职。

“应当有这个原因。”柳胤说。

柳之思暗想,难怪李克定去年一直写文章反对卢努桌,原来是因为这个,又问道:“李家其他三兄弟,都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