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流浪狗德国黑牙呲必报的大黄狗

    天渐渐亮了,猎杀的兴奋已然过去,护卫队员除司机外都沉沉睡去。

  风暴不知何时也停了,美丽的可可西里在晨曦中又露出少女般的美丽。这里的山水景物都在眼前,没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没有虚幻,只有真实。

  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似锦缎铺满大地,木本植物极少,仅极偶见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匍匐水柏枝已经生活了万年。这是一种有着深褐色枝干和晶莹粉红花冠的植物。它纤细而妩媚,以近乎匍匐的姿势,彰显着生命的昂扬。多刺绿绒蒿披挂起了蓝色的花冠,随风摇曳,召唤着它的万千姐妹。雪山脚下的温泉在冰川上刮来的寒风中散发出腾腾蒸汽和硫磺味道,成群的藏羚羊在雪山湖泊间如潮起潮落般来去……

  甄清流吃了雷贝克送来的药,或许也是海拔下降的原因,舒服了许多,看着英姿飒爽的陈可芹,回想起相处的美好时光,在微醺的阳光中随着车辆的晃动缓缓睡去。

  陈可芹兴奋极了,只要停车就跑去看雪豹,采集着各种基础数据,这可能是人类建立的首个雪豹生命数据库。想到这,陈可芹更加坐不住,生怕遗漏了什么。从雪豹的毛色、花纹、尺寸、到血液、唾液等等,一一建立着样本数据。

  雪豹都苏醒了,陈可芹看着睁着迷迷糊糊双眼的雪豹异常高兴。急忙跑去供应车拿准备好的牦牛肉,刚绕过车和迎面而来的甄清流撞个满怀。

  甄清流一把抱住陈可芹说:“看把你着急的,干嘛去?”

  “我去拿牛肉喂雪豹,雪豹都醒了。”

  “队长已经将雪豹的食物准备好了,马上送过来。”

  陈可芹扭头望向供应车,看见轰天雷,见他手里端着一个大盆,陈可芹走上前仔细看了看,是煮熟的牛肉。

  陈可芹问道:“我们不是一直吃牦牛肉吗?咋还有牛肉。”

  轰天雷望向甄清流。

  甄清流急忙说:“牛肉好消化,害怕牦牛肉雪豹吃了坐车消化不良。”

  陈可芹又仔细闻了闻牛肉,没异味,肉也是上好的进口肩胛肉。随后一起返回雪豹笼。

  轰天雷把牛肉分别丢给了两只雪豹。嘴里喊着:“美味的牛肉,香喷喷。吃,多吃点。”

  公雪豹闻了闻,没动,雌雪豹也闻了会,把肉翻了几下,终于饥不择食的吃起来。轰天雷又给雌雪豹丢了一大块,给公雪豹丢了两大块。

  陈可芹也希望雪豹多吃些,增强体力,也凑前蹲下帮忙喂着。

  公雪豹看雌雪豹大吃完一块牛肉吃第二块,才慢慢跟着吃起来。

  陈可芹认真地照顾雪豹吃完,见雪豹懒洋洋地打滚这才起身。回身发现甄清流早走了,只有轰天雷乐呵呵的眯着眼睛看着雪豹傻笑。陈可芹害怕轰天雷戏耍雪豹急忙强调:“雪豹体力还没恢复,最好别打扰它们。”

  “陈教授,我可对雪豹没兴趣,我辛辛苦苦做的牛肉,这么香,我要看着它们吃完,我才高兴。”

  说完端盆子走了。陈可芹见雪豹也开始打盹,悄悄离开了。

  车队一路穿出可可西里,穿过囊谦地质公园大峡谷,到达玉树结古镇,往往去时感觉慢,返程快。

  车队没有停留,绕过国际漂流节庞大的帐篷营地直下三江源。

  一路上,陈可芹的电话、微信不停的响。也是,在可可西里只有一部卫星电话和外界联系,其他手机全都没信号。

  是儿子陈子豪的电话。

  陈子豪跟母姓,甄清流的身体不是太好,陈可芹的母亲请人算卦,坚决不让孩子跟甄清流姓,说甄字是西边的土房子成不了大器,还说红楼梦中有个甄士隐……

  陈子豪和母亲陈可芹在电话里亲密的交谈着。互说着分离后的情况。足足交谈了快一个小时。最后,根据路程相约在三江源原始森林公园见面。

  吴诗瑶三人离开者来寨骊靬人,一路向西,青海西宁、贵德、青海湖、茶卡盐湖,目前已抵达共和。

  这一路,吴诗瑶收获满满,记了几本风情资料,拍了好几TB的视频照片,发表了几十篇杂文游记,短短的一段时间,竟然收获了4万多粉丝,每晚看留言时美美的,有明星的感觉。

  陈子豪刚开始只找到旅游的情趣,靠近青海后,遗弃的藏獒越来越多,他也逐渐进入亢奋状态,一路登记流浪狗的品种、数量,做着分类统计。

  当他每看到残疾、生病的藏獒,就力所能及的尽力治疗和救助。救助时经常忘了所处的环境和危险。吴诗瑶多次提醒着陈子豪防卫狗咬和传染病,不止一次郑重警告说:“狂犬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无法救治。”还在陈子豪救助流浪犬时,和田书新一人手拿一个划桨站在陈子豪身边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可人生伴随着各种风险,并不是都能预防的,未来等着英雄的挑战。

  在青海省西宁、贵德两地存活着大量的流浪犬。都是养狗风的后遗症。

  前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宽裕,或许还有计划生育的原因,从大城市开始,全国兴起养狗风。从吉娃娃、贵宾、鹿犬等小型犬开始,逐渐兴起养大型犬。尤其以暴发户为主。

  最终,我国特有的藏獒因体型大、凶猛和对主人的绝对忠诚享誉全国,成为贵族的象征。

  一个纯种藏獒被炒作到几千万天价。养藏獒的人也以此标榜着自己的身价,相当于过去养女伎,现在养明星,腐败领导养小三,颠倒着狗仗人势。这都是国人解决温饱问题后没有树立信仰,骨子里奴性劣根充分流露的丑恶现象。

  青藏高原的藏獒一直生活在高原,从高海拔直接到低海拔不适应,存活率极低。作为过度,海拔低些的西宁和兰州一带像雨后春笋涌出了大量养獒基地,培育适应低海拔的藏獒过渡后代。随着养藏獒热退却,现在,这些基地成了废墟。流浪的藏獒则以自然规律繁衍着子孙,肆意扩张种群数量。无人喂养的藏獒群不得不向山区扩散,到远山区觅食,逐渐形成了自己在野外的领地,甚至捕杀草原狼。以致狼群向远山后撤。原来生态平衡被打破,鼠兔大量繁殖,继续和人类一起破坏者脆弱的绿色植被。

  陈子豪借助高清地形图逐一标出了遇到的流浪藏獒和其它流量犬的数量和活动范围,记录着它们的群体特征。

  当然,贵德地质公园边缘虽然已是人迹罕至的原始高原,可从这里到三江源生活着大量的草原狼和藏羚羊、野牦牛、野驴,附近还有雪豹、岩羊、棕熊、雪鸡、金雕、秃鹫、藏狐、赤麻鸭、白唇鹿、黑颈鹤等珍稀动物。

  他们三人,都是动物专业,每到野外就搜寻着所能碰到的动物的遗迹。主要有毛发、痕迹、粪便等。

  三人中,陈子豪的动物皮毛学掌握最好。

  动物毛被的颜色由其中真黑素和伪黑素两种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分别吸收反射不同波长范围光线,毛被也在黑色至白色两个极端之间转换。按理说深色吸收阳光好,浅色差。应该热带动物毛被颜色浅,寒冷地区动物毛被颜色深。可事实恰恰相反。毛被中封存着部分静止空气,吸收和隔绝热量传导,毛被的粗细,以及松散度同样也受风力影响很大,这些都决定动物的毛被颜色结构,以及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

  陈子豪给吴诗瑶解说着毛被在适应环境中的变化,同时也仔细辨认着属于哪种动物,是豢养还是野生动物,以此分辨人类对野生资源的破坏范围和程度,更准确的辨别流浪狗和野生动物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