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高手在民间

    沉默了一会儿,穆广开口了:“这样吧,青松!我,同意教你撒网技术。”

“你问过你师傅了?”

“没有!”穆广坦诚地说,“因为我很想做旭日电饭煲的合作伙伴,这是我的真心话!师傅那里,我任打任罚。”

松井起身紧紧地握着穆广的手:“就这么定了!”

穆广从他握手的力度中感觉他也是真诚的。他说:“明天开始教你。”

一脚跨出门,松井次郎回头:“穆广,日本不小,我们不是小日本,我们一年创造的财富是你们中国的五倍!”

穆广一时错愕,答不出话来。看到穆广的窘态,松井得意地笑了。穆广趁机解嘲道:“哪有你这样的徒弟,一面要学技术,一面又当面辱师?”

松井笑道:“彼此彼此!”

松井次郎为什么这么想得到穆广的旋网技术?这里面涉及到当时(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他们认为,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蕴藏在民间,与经院学派对峙。许多独门绝技的高手隐藏在民间,而政府百废待兴,还没来得及重视。

日本要想在各方面超越中国,就必须把中国民间高手的技艺学到手,一但到手,立刻向全世界宣布,这方面,他是世界第一。围棋是中国老祖宗发明的,但围棋段位由日本人设定,这就是中国文化失守的典型例子。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创编,就是中国成功守护的典型例子。

日本取得中国民间技艺真传的主要途径是:经济诱惑。以各种文化交流为名,瞒天过海,把中国有一技之长的人弄到日本教学。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人穷怕了,见钱眼开,倾囊以授,口无遮拦,毫不保留。此事,当时已经引起国人警觉。

松井次郎看中穆广捕捞技术,也是这种心理。因为日本四周环海,日本才应该是世界上捕鱼技术最强的。在松井看来,穆广的技艺,用得上用不上是一回事,会不会用、超越不超越你又是一回事。这就像武术绝技,日常生活中,哪一招哪一式用得上?敢用吗?有必要用吗?但武林中人依然孜孜以求。

第二天一早,谷建邦来了。

谷建邦:“那你打算怎么教他?”

穆广:“把我知道的,全部教给他。”

“毫不保留?”

穆广点点头。

谷建邦:“这是我们俩之间的差别。我不反对。但是,我建议你,在合同没有拿到之前,一定要有所保留。”

“我明白中国几千年来师傅带徒弟的程序。”

“什么程序?”

“练好基本功。”穆广说,“铁匠的让徒弟打三年大锤,木匠让徒弟锯三年大料,练武的让徒弟做三年苦力,说是打基础,实际是赚人劳动。”

穆广找了个修自行车的地方,买了一批废弃的自行车外胎,把它连接起来,拴在树干上,一头套在松井的腰上,让他拉着橡皮旋转。

穆广:“这样可以练习你的腰劲。撒旋网主要靠腰劲,腰劲不到,点拨你也没用。”

一个星期后,松井同意跟穆广签下第一笔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