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傀儡政权

    九九九观阳阶,三九九渡劫尺,一九九升龙梯,九十九阶是天子,九阶之上是至尊。

  龙腾宝殿之外一共有一千七百零五阶台阶,每一层都暗合九数,象征着龙腾宝殿中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子是九五至尊,是天选之子!

  支撑着龙腾宝殿的是殿内九根盘巨柱,八根巨柱分别处于宝殿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东的位置。

  还有最为壮观的一根根基之柱,在正中央龙椅之后,象征天子乃一国之根!

  “太子殿下,虽说您现在已经执政,微臣还是觉得在圣上弥留之际,您此时登基有违背常理,圣上万一有什么不测,谣言就会四起,太子您就成了众矢之的,在皇上驾崩之前登基实为大不妥!”一品大员林平之前跨一步进言。

  “微臣亦觉得不妥!”同为一品大员的李斯与林平之站在同一战线。

  “太子殿下,天子上位需要祭拜,我等已经在商议改国号之事,在此之前太子还是不要多做安排,以免争乱。”翰林院公孙荼直言不讳的说道。

  “太子殿下,臣觉得众位大臣说的有理!”公孙暮云抬手低头请谏,私底下与站出来反对太子登基的人使了个眼色。此次劝谏实则是他一手谋划,为的就是不让太子登基,只要太子一天不登基,楚国就是他公孙暮云说了算!借着推势,公孙暮云顺势说道:“圣上龙体抱恙,臣觉得登基之事还是往后拖一拖,一切应当以圣上的身体为主!”

  “龙体为主!龙体为主!退位的圣旨早就已经告昭天下,圣旨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皇太子黎束成即刻继位’九个大字,还让本王等!等到何时?”黎束成端坐在龙椅之上,气急败坏的说道。

  自从他摄政以来,足足有了五年,这五年名义上他是代替父皇处理政事,实际上所有的事情全被丞相公孙暮云一手操办,就连国号、新国历,都只是贴了榜,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眼前这些站出来反对他登基的大臣们,全都是公孙暮云的幕僚,说白了就是手心手背的关系,起初还只是表面附和,背地里做文章,现在都敢摆到明面上来了,他们这不是谏言,而是逼宫!

  逼着他纵容他们的所作所为,逼着他退到幕后!

  望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居然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为他说句话的,也就是说,龙腾宝殿中这一百多个官员,全都惧怕丞相公孙暮云。

  想到此处,黎束成攥紧了拳头,为了黎家的江山!为了楚国的百姓,他必须忍,五年不成十年,十年不成二十年!

  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有掌权的那一天!

  为了黎家的江山社稷,无论多大的屈辱他都要咽下去!

  最终黎束成还是说服了自己,攥紧的拳头也缓缓放开,此时的时局由不得他任性,于是咽下结于胸口的那口恶气,准备开口示弱。

  黎束成的所作所为都被公孙暮云看在眼里,心中料到了黎束成下一步的做法,眼中满是不屑,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大半都是他的心腹,你一个小小的太子,还想施政改革?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望太子以大局为重,臣等感激不尽!”公孙暮云大声喊道,其中夹杂着取笑的意味。

  “臣等感激不尽!!!”丞相开口,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随声附和。

  “尔等竟敢如此!竟敢如此啊!”黎束成双目爆瞪,牙齿咬的咯吱作响,额角青筋凸起,伸出的右手食指颤抖的点着表面恭敬的文武百官,“你们都是楚国的好臣子啊!都是楚国的好臣子!”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低着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看出了彼此心中的愧意。可是这种愧意很快就消失不见,随后出现的是随波逐流的态度,哪边权势大他们就往那边倒。目前看来太子黎束成处于弱势,所以对于公孙暮云的存心刁难,他们处于放之任之的态度。

  对于他们这些家臣来说,谁坐在龙椅上无所谓,他们在乎的是颈上的脑袋,还有谁当政他们得到的好处多。

  黎守印当政的时候,体贴下属,宽政爱民,他们也不用担心被公孙暮云下黑手,可是现在摄政的皇太子黎束成手段稚嫩,毫无君主风范,为了保住性命他们只能伏在公孙暮云的强权之下。

  再者,黎守印抱恙时期,私底下他们也收了公孙暮云不少好处,公孙暮云也没有逼他们做些什么,只是让他们对朝堂上发生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得好处又不得罪楚国两个权势最大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罢了!”黎束成认命般的垂下手臂,压在身上的重担此时全部卸去,整个人就像是苍老了十岁,平静的说道:“你们说什么就说什么吧,这个皇帝我黎束成不当也罢!”

  言罢,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离去。

  “退朝!!!”

  守在一旁的公公甩了下浮尘喊道。

  看着吃瘪的当朝皇太子,公孙暮云心中得意,想跟他斗?论权术、论人脉你一个初出茅庐的皇太子算什么!还是回去过你花天酒地的浪荡日子吧!

  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