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74.吴承恩

    "不知小兄弟来自何处?若是顺运河而下的话,那是天津卫?"

    李先仁说什么顺运河而下压根就是忽悠人的。

    现在轮到老先生提问的时候,那叫一个满脸懵逼,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点点脑袋后,开始在这辈子看的各类小说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剧情来忽悠眼前的人。

    "小兄弟气质与寻常人迥异,我这辈子也见过不少人,可哪怕是王公贵族也从未有你这么怪异的气质。"

    李先仁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被夸的心花怒放。

    "小兄弟可否将你的经历告知与我?"

    而后李先仁开始顺着自己脑袋里的各种故事胡编乱造,满嘴胡侃没有一句实话,毕竟现代社会的事情也不太可能告诉他。

    "是这样的,从小我家就是花果山的地主,后来家中有人惹怒了朝廷..."

    "于是我便出海拜师顺便避难,来到一处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学院..."

    "那是我年虽小,顽劣不堪,便敲了三下我的脑袋,当时我还不知为何,但到了深夜,却突然意识到,这三下岂不就是让我三更去找他?果不其然,三更时我来到老师房间,老师拉着我,苦口婆心的劝我与人为善..."

    老先生恍然大悟:"他这是生怕白天训斥你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可能吧,我咋知道西游记为什么这么写。

    说到了这里,在现代看过儿童版西游记的王大壮与朱智明忍俊不禁的在那偷笑。

    李先仁当做自己啥也没听到,继续一本正经的在那满嘴跑火车。

    从拜师学艺,讲到被朝廷指派护送官员去西域,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李先仁说的那叫一个惟妙惟肖,把原著的妖怪描述成山贼土匪恶官,电视剧版西游记从他嘴里说出来彻底改头换面,说到了伤心处,还擦擦眼睛,红了眼眶。

    "最终我也完成了任务,可回到家时,却见家中早已物是人非,于是我便带着他俩,一起顺运河而下,想要找个地方过安定的日子。"

    那老先生奋笔疾书,将李先仁的"经历"写在纸上,他越看越觉得这些故事稍一改编就能作为一本小说发售。

    他激动的抬头问道:"我是否能改编你的故事?"

    "改编?"

    "我将你的署名写在前头!"

    这个时代也有署名权在前在后的区分吗?

    李先仁当然是笑着点头,那老先生感激涕零,起身就要出门:"我去买菜,今天我亲自下厨!"

    这老人也不在意李先仁他们会不会是小偷,直接出了门,而朱智明闲的没事干,随手在桌上拿了一叠手稿看。

    王大壮是个坐不住的主,起身走到门外,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街上的行人,嘴里嘟囔道:"都没好看的婆娘,哪里像那边,到处都是腿。"

    "说起来,既然是写书的,那老先生在历史上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下点什么。"李先仁也对老人家的作品产生了兴趣,起身查看那些手稿。

    老人的作品多数是短片小说,也有一些画作,诗作,但李先仁品不了后两种,于是专挑着小说看。

    **的通俗小说风靡,但是在**算是通俗,可放在现代,那些文字依旧显得晦涩,这就好似现代虽然都说普通话,大白话,通常对话时也不会说一些花里胡哨的成语,但写作时却还要用什么排比句,用一些名人名言,用大段大段的成语。

    "仙家。"

    听到朱智明的喊声,他扭头望去,却见智明手中拿着一份手稿朝他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