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 035

    高郎君与柳娘子是一对名满长安、风流浪荡的才子才女。

    柳娘子是柳氏佘水一脉的庶女,在柳府的日子如履薄冰,不怎么招人待见,早些年她爹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女儿。

    但她却活的风流自由,她酷爱水墨丹青,而且造诣颇高,上门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她来者不拒,对男子更是偏爱有加,也因此风评受损,被柳氏一族厌弃,说她不守妇道、伤风败俗。

    而高郎君才华横溢,他是长安才子们的眼里的神人,是读书人望而却步的贵人,六岁时便在诗会大展拳脚,十六岁金榜题名,但却是伪君子真小人,他爱慕柳娘子多年,求而不得便使了些伎俩。

    当时的柳家旁支佘水一脉在柳家的地位最低,家主也胆小怕事、柳家族长虚伪奸猾,他们和高家原是相看两厌,却收了高家一些好处便将柳娘子卖给了他们。

    柳娘子嫁过去后的确过的不顺心,但她这种潇洒风流之人是不会因为男女情爱郁郁寡欢的,只是因为失去了自由而难过罢了。

    她常常溜出高府,与一些男人寻欢作乐,后来被高郎君发现,差点被活活打死,再后来她便一直卧病在床,一次柳家家宴,她回家赴宴时趁机一把火烧了柳家大宅,趁着北风,一天的时间柳府便被烧成了灰烬。

    一大家子百十口人几乎没有人受伤,可巧的是,柳家那些坏心眼儿的家主的族长却都被烧死了。

    火光穿破了蓝天,将柳家吞噬,一夜之间传遍了长安,他们两家斗了两百年,从梁州到长安,他们就没消停过,梁国百姓都知道。

    一百多年的恩怨着实累人,最后,两家的老人替小辈们请罪,两家人举家南迁,回到了起家的故乡。

    当时的敬文帝未曾反对,毕竟他们一走,朝堂上便轻快不少。

    从此之后佘水柳娘便被后人称赞着、谩骂着,佘水一脉也因此名声大噪,但是更多的都在惋惜高郎君才华的,说是天妒英才,让他惨死在女人手里。

    “那柳娘子呢?也丧身火场了?”

    “听你爹说,柳娘子找了个刽子手砍了高郎君的头扔回了高家,将他的身子丢进了湖里,找到的时候已经泡烂了,其实要不是她杀害了高郎君后去自首,柳家永远也不会知道火灾的真相。柳娘子现在被关押在天牢,整日看看书喝喝茶,在那半亩地的囚笼里过得倒是比在外面还潇洒,七十多岁了身体还是硬朗得很。”

    “还是阿朝厉害,什么都知道。”

    赵煜晢知道的确实没她多,这些纠纠缠缠他也没门路可以打听,他只知道五十年前烧在柳府的大火,其中缘由都是他瞎说的,阿朝嘴里藏不住话,更别说什么秘辛和机密,只要开个头,她一定滔滔不绝。

    徐子寰撅了噘嘴:“你就看准了我一定会纠正你的对不对,哼,告诉你也无妨,这么多年前的烂事而已。”

    “我也只是无聊想听听罢了,不过照你这么说,他们两家的地位肯定是大不如从前了,为何筹款时他们捐了那么多。”

    赵煜晢边打仗边观望着靖国和长安,很少知道其他世家大族的弯弯绕,更何况还是几十年几百年的。

    徐子寰看着他略带疑惑的眼神,心中不满:想知道柳、高两家在百姓和皇家心中的地位就直说,拐弯抹角的装给谁看?

    “好歹也是有定鼎之功的勋贵世家,地位高着呢。你想想他们回梁州五十年里,敬文帝、先帝和你爹,他们四下梁州,每一次都住在了高家,视察时还必须要有高家和柳家的人。”

    赵家人最是重情重义,在百姓心里也都是仁义的皇帝,朝代更迭,其他国家的开国功臣无一善终,很少有从龙之功或定鼎之功的勋贵像他们这样辉煌两百年的,当然,也少不了皇帝们的运筹帷幄。

    经徐子寰这么一提醒,赵煜晢便全都明白了,这就是皇家不成文的规定吧,赵氏皇帝对这些肱股之臣都有一套自己的治理方法。

    他们现在的地位如同镇山神兽,动一步都能掀起轩然大波,必定是不能随随便便迁回长安了。

    “不过在大家心里总要对这两家进行比较,在他们心里柳家总是比高家低上一等,毕竟一个祖上是商人,一个是文人。”

    两百年前□□皇帝从梁州起家,柳家当时是富甲一方的土财主,人傻钱多,好在眼光独到,一路上跟着梁□□,招兵买马,出钱出力的,也算是山鸡变凤凰,靠些个钱财光耀门楣。

    高家祖宗则是被寺庙收养的一个孤儿,因才华出众独得□□宠爱,做他北上之路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一举夺下皇城。

    建国后,高氏被封为宁国公,柳氏被封为祁国公,赏赐千亩良田,黄金百万。

    □□皇帝还为了高氏下旨,宁国公高氏子孙后世男子满十四便可不用考核、不用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当年的女子也可参加科举的布令也是为高氏后代女子所设,高氏子女凭丹书铁券便可赦免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