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7章 皇嗣之谋

    “哦,这个......”沈雄自觉失言了,不知如何往下接,萧刚哈哈一笑,对郭攀说道:“攀儿,生意方面你可得和管家好好学学,这里面门道多着呐!”机灵的郭攀马上明白过来,连连点头,朝沈雄拱手到:“郭攀没见过世面,今后请管家多多指教。”沈雄很应景地答道:“姑爷如此聪明,只要稍微指点,日后必定是把好手。”然后转头问萧刚:“老爷,我们当前该做什么?”

萧刚喝了口茶,身子前倾,伸出食指说道:“第一,完全掌握武税军,这里面,争取张岳是至关重要的,他才能出众、在官军中威信很高,攀儿和他是同乡,要多对他施加影响。”郭攀点头,接着萧刚又伸出中指,“第二,和北兵取得联系,探明他们的态度;第三,将大杭地域内的生意全部退出,一旦我们宣布脱离大杭朝,必然遭到大杭朝廷的攻击,必须先把钱财收回来。”

沈雄有些不解地问道:“老爷,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安排生意的时候,都特意隐瞒了萧家,除了各店的大掌柜,没人知道背后真正的东家是萧家,而这些大掌柜都是老爷您亲自选定的人,对您忠心耿耿,现在退出来,那会少赚不少钱,是不是可以缓一步?”沈雄说这个话没有任何私心,他的心里只想着如何多积累一些钱财,恢复大梁。

萧刚摇摇头道:“人心难测,还是早退出更为稳妥。”这种生意上的事本来都是沈雄经手的,为了免得沈雄多虑,萧刚补充到:“这件事我安排别人去做了,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

沈雄身子一挺,慨然答道:“老爷,您尽管吩咐!”

萧刚把手放在沈雄的肩膀上用力按了按,郑重地说道:“沈兄,当前你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设法和北夏人联系上,摸清楚他们的态度,如果他们也有这个意思,那就可以逐步透露我们的计划,尽最大努力促成此事。为了得到北夏人的支持,我们可以和他们达成同盟,并资助他们一些粮饷。此事必须绝对保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不但事不能成,我们萧、沈两家就只有死路一条,还会牵涉到许许多多的人!”

沈雄深知责任重大,但先辈隐忍数百年,不就是为了今天么?就算前面再危险,也必须闯过去,“老爷,您放心,我知晓其中利害!”

萧刚点点头,然后转头对郭攀说道:“攀儿,你必须牢牢控制住军队,我将向李知廷申请进一步扩充武税军,壮大我们的力量。”郭攀严肃地回答:“是,岳父,攀儿明白!”

最后,萧刚对两人严肃地说道:“我再强调一下:今天所议之事,出了这个门,你们就烂在肚子里,绝不能对任何人透露半个字!”

从密室出来,想着自己将来出将入相的辉煌前景,郭攀心里狂跳、热血喷张,忍不住边走边笑,恰巧被萧霓看到了,她娇声问道:“瞧你那傻样,捡到宝了?”

郭攀赶紧走过去,牵着她的手,笑眯眯地说道:“霓儿,你也在啊?”

萧霓抽出一只手,食指轻轻点在郭攀鼻子上,“爹爹叫你去做什么,让你这么高兴?”

郭攀兴奋得差点就把密室的事脱口说出,突然想起萧刚临出门的警告,马上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改口道:“爹爹带我去了明堂,参拜了列祖列宗,从今以后,我就是萧家人了!”

“真的就这事?”萧霓狐疑地盯着郭攀。

“这事难道还不该高兴吗?”郭攀迎着霓的目光,他虽然一直对萧霓的咄咄逼人有些畏惧,但此时他必须强装镇定。

“你可别蒙我,否则有你好果子吃!”霓在郭攀额头上戳了一下,“陪我到街上去逛逛吧!”

“好勒,夫人请!”郭攀弯腰做了个请的手势,把萧霓逗笑了,心里暗暗舒了口气。

从这一天起,郭攀一改前段时间和几位兄弟的疏远,从萧家带了不少上等的物品给张岳、徐坤和孙大林,每日都是好酒好肉往军营里送,孙大林非常高兴,直夸郭攀够兄弟,没有进入豪门就忘了兄弟们;张岳并不想要郭攀送来的东西,但看到郭攀心情好了,他作为兄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就不好拂逆了郭攀的好意;徐坤则保持着一直以来的不冷不热,送给他的东西一概不收,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和郭攀不对付,尤其是看到郭攀似乎换了一个人似的整日和军中各级将领称兄道弟、推杯换盏,他心里隐约泛起一种异样,总觉得郭攀前后变化太大了,早已不是张家庄的那个熟悉的兄弟了。当他和张岳说起自己的疑惑时,张岳却觉得他对自己兄弟多心了。

冬日的阳光非常难得,吃过午饭后,萧刚在院子里的摇椅上坐下来休息,这些天,他紧张而不动声色地安排着各种大事,联络他圈定的各路人物,最让他满意的是武税军的扩编,他靠在摇椅上,不禁回想起几天前和大帅李知廷、知府刘曦商议军队扩编之事。

“萧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当前北兵已经攻陷了周边的城池,连泰州也已陷落,整个江北只剩下扬州一座孤城,据派出的探马来报,北兵目前正在打造攻城器械、训练攻城之法。”征战一生的李知廷忧心忡忡,“北兵另一路大军已经攻下了建康,登岸后迅速南下,朝廷调集了各路官军奋力阻击,保卫临安。可以想见,一旦北兵攻打扬州,我们很可能会不到任何援助,一切只能靠自己!”

李知廷一直被朝廷当做抗击北兵的救火人物,哪里危急,朝廷就将他派往哪里,而他也总能不辱使命,此刻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说明形势确实已经极其严峻。刘曦和萧刚两人都面色凝重,少顷,萧刚小心地说道:“大帅所虑甚是,这也正是萧某提出扩充武税军的原因,只有增强守城的力量,才可以长久固守下去,坚持到朝廷大军击败夏军,北渡大江来给我们解围。”

刘曦面露难色接话道:“如今城中粮草已经很紧张,供应现有官军都有困难,再扩军实在是难以保障。不怕大帅和萧将军笑话,为这事,我这个知府是寝食难安又无计可施啊!”说罢,无奈地苦笑摇头。

李知廷点点头,大军人吃马喂,还有城中这么多百姓,粮秣保障的压力可想而知,“扬州被围日久,刘大人为了保障城中几万大军和千千万万百姓的吃喝拉撒,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本帅岂会不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本帅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扩军。”

刘曦拱手道:“感谢大帅体恤下官。然而扩军却也是必要,如若像萧将军所言,将城中青壮年流民和无业人员编入军中,一来可以减少城中滋事斗殴、骚扰百姓之事,二来让这些人得到正规的操练,可以增强守军的力量,一举两得。只是这军资保障,也得想个法子才是。”

李知廷带兵数十年,对粮草军资对战争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他也别无他法。萧刚见状,试探着说道:“大帅、刘大人,萧某倒有个想法,也许可以试一试。”

李知廷和刘曦眼睛一亮,这个扬州城中的第一富户和武税军的正将,此番说出这话,必定是有几分把握。刘曦连忙兴奋地说道:“萧将军有何高见,快说来听听。”

萧刚微笑道:“谈不上高见。萧某是这么想的:对于扬州被围,最为紧张的城中的大户、富户,这些人在此土生土长,全部的家业都在这里,如今难以离开,即便能离开,家业也无法带走。北兵都是虎狼之辈,因而,这些大户最怕城破,只要城市能保全下来,让这些大户出些钱粮,总比城破了被北兵抢光更好,我想他们是会明白这个道理的。当然,这些人中也包括萧某。”萧刚笑了笑,继续说道:“萧某愿意去做这些大户的工作,让他们捐献钱粮,支持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