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手里有了银子,宋嘉然的创业第二步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郑立晏陪着她,去吴家村买下了一座山头以及山脚下那几十亩的地。

    说来也挺有意思,如今买一座山头和几十亩地的钱远不如在城里买一间铺子的价。由此可见,此时农民的地位看似高,可日子过得却也一般。

    买了地之后,宋嘉然也从普通商人一跃成为了土地主。土地主立刻张榜召集工人在山脚下建养猪场,首先就是将整座山围起来,然后就是盖厂房。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宋嘉然只能一边等着场地建造完成一边挑选合适的养猪场员工。

    这里靠着吴家村,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吴家村里挑选人。但村里的人思想都很淳朴,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土地才能让他们吃饱肚子,放弃种地去成为一个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养猪场的伙计,谁也不敢尝试。

    但看着告示上,养猪场给的待遇又的确不错,村民们心里又舍不得。听说这养猪场背后可是城里的富商,听说好些在城里做工的人也拿不到这么多月钱!他们心里也清楚,人家愿意第一波招工在吴家村,那是他们占了地理位置之利。若要是以后养猪场发展的好了,里头的伙计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那他们,说不定也能进城了!

    放弃还是搏一把?村民也有村民的智慧。

    吴家村各家家里,哪个不是有几个孩子的?留着老大在家里种地,把那老二幺儿送去不就行了?要是不靠谱,大不了再回来种地,要是靠谱,反正都是兄弟,一个发达了自然会帮着别的兄弟。

    于是,暗中看着前来报名的一大群半大不小的年轻男娃,宋嘉然沉默了。

    她只得安慰自己,青年人好啊,青年人思想灵活,又没什么城府,只要饭管饱,力气杠杠的,养猪场就是都得要这样鲜活的血液!

    她就看着郑立晏在前头“面试”一个个小伙子,筛选出一个个健康的、强壮的、有朝气的少年。还别说,那一溜儿地站了一排朝气蓬勃的少年,还挺好看的。

    宋嘉然正撑着下巴面带微笑眯着眼欣赏这一美景,就感觉身上一寒,抬眼望去,就见郑立晏别有深意地回头看着她。

    “哎哟,水芹,我脑袋有些晕,快扶着我坐会儿!”她立刻装晕。

    水芹还以为她真的不舒服,连忙扶着她坐下,“夫人,奴婢给您倒杯热茶吧?这几日刮起了秋风,也是该注意些了,可不能着凉。”

    宋嘉然心虚地捧着茶碗,“你去前头和公子说一声,女工也可以招的。以后养猪场的打扫也不能马虎,男子总是要粗心一些的。若是有那好的,也可以做饲养工,待遇和男子一样。”

    “是。”水芹立刻往前头去了。

    今日招的就是饲养工。

    宋嘉然想的很清楚了,现阶段养猪场最需要的就是三类工种:巡逻工——值守山头和养猪场的;饲养工——饲养小猪崽的;清洁工——打扫养猪场卫生的。

    还有一个核心工种她没算进去,那就是骟猪工。

    骟猪是门技术活,只在吴家村找是不行的,招工范围得放在整个云州才行。得找那种年纪大些力气也大,最好需要养家糊口的中年男子,然后和人签上违约费高昂的雇佣契约,然后开展岗前培训……

    总之,骟猪工还不急,慢慢找就是了。

    招工的事情告一段落,等正式上工也得等养猪场那边建好了才行,夫妻俩就回了云州城。

    养猪场的事正在踏入正轨,郑立晏帮着宋嘉然处理好了前期的事,后面的事就得让她自己来操办了,她不自己来也不行,郑立晏真没时间了。

    他已经计划好了要参加科举,那学习也得跟上。

    这已经九月了,离下次科举只有一年了,时间真的非常紧迫。几乎是回到云州城,他就把自己关在的书房里。

    宋嘉然最初搬到空间仓库里的那几箱子圣贤书也起了重要作用。

    毕竟是以前作为国公府公子的收藏,其中不乏名家批注,比起外面书店里卖的书,自然价值用处更大。而且,如今书店的书多数都是手抄的,贵且不说,还得适应不同人的字体。

    那几箱子书的价值,加起来也有上千两银子了。

    郑立晏要考科举,宋嘉然自然鼎力支持,读书上她是帮不了什么忙了,但生活上却能照顾周到。她就吩咐李大家的,“公子的吃食一定要仔细再仔细,每日的营养汤都得熬着,我给你的方子,里头的药都抓回来了吧?就用那个熬。”

    “夫人放心,老奴都记着呢!”李大家地忙道。

    “嗯。”宋嘉然点头,那可是宋父给的方子,用来平心静神的,也有头清目明、调理身体之功效,最适合郑立晏这样的苦读人。

    “对了,水芹,不是说有林家的贴子?”她想起了一事。

    水芹从袖中拿出贴子,“是前几日就递来的。”

    宋嘉然边走边看,这帖子是林梦杉给皎皎的,邀她去林家赏菊。金秋九月,也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姑娘一早就去了。”水芹笑道,“如今姑娘也交上了好友,夫人尽可放心了。”

    “可不是,也不知她在林府玩得怎么样?”宋嘉然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