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8 空无一人的角落

    下午,苏晨径自去校医院了。

    医生检查后,说他没什么事,都是外伤,给开了些跌打损伤的药,就让他走了。

    “以及,下回别打架了啊。都这么大人了。”苏晨离开前,医生叮嘱道。

    苏晨哭笑不得。

    离开医院后,背着一书包药的苏晨,本来打算回宿舍的,但是半路中他却犹豫了。

    他在想着,要不要对十年前老华新路站曾发生过的事,做一些调查呢?

    放弃总是最简单的。

    经历过昨晚的事情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想逃得越远越好吧,再也不要接触到这些事。

    苏晨本也是这么想的。

    可他同时觉得,如果自己也放弃了的话,那么有关十年前那场惨剧的真相,就要永远的被掩埋在黑暗之中了。

    自己现在有了些线索……要不要试着调查一下呢?

    梦中死者的求救声还回荡在耳边。

    他最后叹了口气。

    他实在做不到视而不见。

    “被卷入到危险境地中的话,一定要及时抽身而走!听到没!你这个爱管闲事的傻子!”

    ……

    沽城图书馆。

    这里是沽城最大的图书馆,据说上个世纪初就建立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

    截止目前,沽城图书馆共有藏书七百多万册。

    苏晨之所以会来到这里,是因为只有这里,才可能拥有他想要查到的信息。

    来之前,他已经在网上搜索过了,关于十年前发生在老华新路站的新闻,基本没获得任何有用的线索。

    都是些很简单的报道,说那里发生过事故,遭到封站等等。

    详细的报道一篇也没有。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是十年前的新闻,可能早就遗失在无穷尽的网络数据中了吧。

    所以苏晨才会想到沽城图书馆。

    他相信,关于十年前的那场事故,沽城图书馆收藏的当年的杂志和报纸,一定有相关报道。

    所以,抵达图书馆后,苏晨直奔报纸阅览区。那里收藏着建国以后所有年份的知名报纸和杂志。

    沽城图书馆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不过报纸阅览区人很少,苏晨得以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进去时,他还被要求带上手套和口罩,这是因为纸质报纸杂志年份久远,如果不小心呵护的话,很容易对藏书造成损坏。

    根据书架上的年份,苏晨很容易就找到了收藏十年前的书架。

    书架分类很细,有各个城市的地方报纸,也有全国统一发售的报纸。苏晨先去到沽城本市的收雪区。

    拿起一份本地知名报纸,按月份翻找了一遍,果然在九月份的报纸中,找到了一篇报道。

    《一号线地铁出现漏电事故,引发爆炸》

    苏晨读了一遍。

    大意是说,由于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地铁动力线路出现问题,引发爆炸,还燃起了大火。

    当时地铁是末班车,车上乘客连同司机,都未能从火海中逃出,连同整列地铁一通化为灰烬。

    事发后,政府勒令严肃整顿安全流程,从监察到运营,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确保以后不会发生类似事件。

    并且对死者家庭提供抚慰金,安顿死者家属情绪等。

    “动力线路出现的问题么……地铁是靠电力驱动的吧,出现故障的话,会引起爆炸这么严重的事故么?”

    “不过我对这些并不了解,不敢妄下断言。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报道不是头版头条呢?而且篇幅还这么短。”

    苏晨心生疑惑,他又翻找了其它报社的报纸,关于那次的事故,都报道甚少。

    “感觉这背后没那么简单。”

    他又查找了当年的杂志,终于让他找出点有用的东西来。

    一篇由记者方伦撰写的报道,发布在某杂志的首页专栏里。

    他调查了整件事故,采访了数名事件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地铁专家,总结出了这样几条结论。

    其一,地铁线路突然出现故障,此前从未发生过。沽城所有地铁线路均是同一动力系统,都未发生过类似事故。

    其二,地铁检修的确存在玩忽职守的情况,相关人员并未完全尽到认真检修的义务。

    其三,地铁发生爆炸着火后,事后找到的残骸很少。据专家分析说,是被剧烈的高温烧成灰烬了。但也有专家说,不会被烧得这么彻底。

    其四,事故发生后,之所以抢救未能及时,是因为隧道内的爆炸引发了地面坍塌,救援人员根本无法接近事故现场,导致过了好几天,救援人员才得以进入坍塌隧道里。

    苏晨感觉更疑惑了。

    “听这记者的意思,地铁动力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很低很低,也许有人为失职的情况发生?”

    “以及还造成了地面坍塌,这我倒是不知道,报纸上的报道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一点。地面坍塌就是造成救援无法及时赶到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我能搜集到的信息就是这么多了。还是不够啊,感觉一切都蒙着一层迷雾一样,看不清事件真相。”

    苏晨想了想,翻到那篇专栏的最后一页,那上面有记者方伦的电话号码。

    他将号码记在手机里,准备稍后打电话询问一下那个记者,他相信记者肯定掌握着比他更多的信息。

    离开图书馆后,苏晨就拨通了那个电话。

    电话过了好久才接听,久到苏晨都以为那是个空号了。

    “你好!记者先生,我叫苏晨,是一名大学生。我对十年前发生在老华新路站的地铁爆炸事故感兴趣,想跟您咨询一下相关信息。”

    苏晨等了一会。

    电话那边毫无反应。

    苏晨:“喂?记者先生?”

    依旧没有回应。

    苏晨:“我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您的报道的。如果方便的话,咱们能约个时间聊聊吗?”

    电话那边还是没有声音。

    “不会是个恶作剧号码吧……”

    苏晨嘀咕着,有些失望,刚打算挂断电话,忽然听到话筒那边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

    “我是方伦。想来见我的话,就来这个地方。”

    方伦报出一个地址。

    而后未等苏晨回话,就自顾自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的盲音传来,苏晨一脸莫名。

    ……

    记者方伦报的地址,位于某栋烂尾楼里。

    巧合的是,这栋烂尾楼,竟然就在华新路站附近。

    苏晨是直接打车过去的,没敢乘坐地铁。

    他已经对地铁产生心理阴影了,估计得有好一阵子,不敢乘坐地铁了。即便是在白天。

    下车后,他还疑神疑鬼的张望着四周,看有没有形迹可疑的流浪汉出现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