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

    夜色深沉,细雨淅淅沥沥,洋洋洒洒,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外头大城市璀璨夺目的灯火,时隐时现,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若即若离,朦胧暧昧。

    屋子里很温馨,清色的粉色系,俨然就是公主的世界。

    沈书鱼本身就是小公主,骨子里特少女,喜欢切粉粉嫩嫩的东西。

    她睡在卧室。室内静悄悄的,窗帘密闭。盏小小的床头灯轻轻亮着光,光束晕暖朦胧,幽深静谧。

    她小小的身体陷在温暖的被子里,睡容安静而乖巧。

    光洁的额头,挺翘的鼻梁,柔软的双唇,修长的脖颈,精致的锁骨……他的视线点点往下移。

    栗色微卷的长发肆意地铺散在枕头上,藏在被窝里那具姣好的身躯……

    只有在此时此刻她才是安静的,没有像刺猬那样竖起浑身利刺,无所顾忌地扎疼他,同期也扎疼了自己。

    他坐在床沿贪婪地看着她,不知满足。

    如果可以,他真希望时间能静止在这刻。他就想这么看着她,直看着她,直到地老天荒。

    他看了很久很久。心里痒痒的,有小心思蠢蠢欲动。

    她骂他卑鄙无耻。其实这点也没错。他就是这么个彻头彻尾的无耻之徒。

    他俯下身,亲吻她柔软的双唇,汲取她的甜蜜,像是个瘾君子,不惜饮鸩止渴。

    她身上淡淡的清香搅得他心猿意马,也不受控制……

    他像是回到了少年时代,只要抱着她身体就是阵躁动。她是个随性而为的姑娘,在男女之事上看得很开。可他却舍不得碰她,点都舍不得。她是他最珍视的姑娘。每次只能拼命地隐忍,克制住,压制自己的心火。即便是在最煎熬的时候也不敢越雷池步。

    他想把他们的第次留在最合适,最成熟的时。

    最后场英语考完,两人信心满满地走出考场。他们都觉得自己发挥得很好,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双双考入清华。

    高考结束也意味着苦逼压抑的高时代彻底画上句号。6月8日晚上,1班组织了聚会,所有人摆脱了炼狱般的生活,抛开了身上的包袱,个个都在热烈庆祝,肆意狂欢。

    他和沈书鱼心紧绷着的那根弦也就自然而然断掉了。她想放纵,那他便陪着她起放纵。

    他考完,外婆就去了乡下。她放心地跟他起回了家。

    在老房子里,在他那间狭小的房间里,在他的那张床上,两人交付了彼此的第次。像是场神圣的成年礼,过程却是各种兵荒马乱,足无措。

    生涩,莽撞,彼此都是疼的,却足够刻骨铭心。

    他至今都记得她的美好。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头,她肤色白净,身段窈窕,玲珑有致,美好的像是副画。

    空气仿佛都蘸了糖,甜而透骨。

    她窝在他怀里熟睡,他静静地看着她的睡颜,脑海里在憧憬以后——

    高考成绩很快就会出来,他们肯定可以起去清华。他学,她学数学,起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然后起毕业……

    他想得很远很远,也想了很多很多。他定要给她最好的切。所以他必须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行。

    冷不丁记起往昔,温言回的心里酸涩得厉害。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沈书鱼始终是他最珍视的姑娘。

    他亲吻她的双唇,仅限于此。

    他直在黑暗里逆行,当他亲吻她的那刻,他终于见到了黎明。

    ***

    闹钟在点钟准时响起。沈书鱼从睡梦醒来。

    宿醉夜,头昏脑涨。

    迅速爬起来洗漱,化妆,换衣服上班。

    在路上她接到好闺蜜的语音电话。

    余梦溪在电话那头问道:“鱼儿,你感觉怎么样啊?难不难受?”

    沈书鱼:“我还好。”

    “你和温言回……你俩……”余梦溪小心翼翼试探句。

    她脸冷,“提他做什么。”

    “你没见到他?”

    “我见他干嘛!”昨晚和他吵了架,她离开医院以后就直接去酒吧喝酒了,再也没见过她。

    听沈书鱼这么说,余梦溪这才放心下来。她昨晚拜托温言回照顾好友,他应该提前离开了,两人没碰面。不然又会是场腥风血雨。

    “以后没事少喝酒,喝得烂醉如泥,还得我替你收拾烂摊子。”余梦溪数落顿,就挂了电话。

    ——

    在车停好车,沈书鱼打包了杯珍珠奶茶。

    到了社里,沈书鱼察觉到编辑们的情绪似乎都非常低落。沈念念姑娘抱着,独自忧伤。她差点以为这姑娘跟她老公离婚了。

    出什么事了?

    她当即皱了皱眉。

    她压低嗓音问乔其:“怎么了这是?个个都失恋啦?”

    乔其情绪低落,没什么精神气,嗓音低迷,“昨晚男神断更了,我们这票女友粉自然就失恋了。”

    沈书鱼:“……”

    她哑然失笑。她早该想到的。也只有素问大神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让社里的群小姑娘集体失恋。

    她不禁问道:“你们家大神这次又怎么了?”

    乔其心疼坏了,“右伤了。”

    沈书鱼:“……”

    “大神今年的运气不行啊,不是感冒发烧就是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