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5章 出主意想办法

    江北支行四楼小会议室。

    副行长成宝华正在主持召开各网点主任参加的旺季营销调度会议。这是成宝华提拔成江北支行副行长后,第一个旺季营销,也是考验他的工作能力和树立威信的关键时期。

    陈海生跟他谈过话,明确地告诉他,他的时间精力主要用在公司业务上,言外之意个人业务全靠他自己,也给他下了死命令,综合考核必须确保市行前三名。于公于私他都得使出吃奶的劲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证明陈海生没有推荐错人。

    成宝华肩上的担子确实也不轻快。眼看旺季营销已经对半,有几样指标测算下来,在市行排名仍靠后。此刻他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仍是个人不良贷款的催收。尽管支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但是现官得理旧账,市行考核办法也不会考虑历史原因。

    上推几年,银行业提出的口号是“存款立行”,以后又改为“存款兴行”。各行间围绕存款开展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存款的竞争,其实就是客户的竞争,银行的所有员工,纷纷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求爷爷告奶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拉存款。

    但是一个区域存款总量是一定的,到了一定程度存款再增长都很困难。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一人干银行,全家都得忙。”说明了保险工作刚开始时的艰难和银行吸存的困难。

    当时的支行行长李易峰奇思妙想,以大力发放个人贷款来促进个人存款的增长。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好方法,贷款带动存款,越来越成为银行稳存增存的主要手段。

    那时候江北区股票市场刚刚起步,股票赚钱效应十分明显。广大的公务员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议论昨天股票的涨跌,盈利的多少,着急的就是钱太少。

    当时限于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各家银行根据国家的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银行发放的个人贷款,不得转入股市,也就是严禁个人贷款炒股。但是为了拉住客户吸引存款,对于贷款的用途,银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江北支行抢先发展了一大批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客户。自然不乏公务员,包括教育、卫生、医院职工等优质客户群体。实事求是讲,这也为后面几年,江北支行个人业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再好的客户群体,也有不好的个体。

    江北区的绝大多数公务员,都能够按时归还贷款。自然也有一部分人,由于炒股亏本或者经营不善,或者其他的不良嗜好,种种原因造成还款困难,或者认识不到位根本就不想归还贷款。总以为钱是国家的,可还可不还。这部分人大约有近40人,人均贷款0万元,成了江北支行1000万个人不良贷款的生力军。

    之前成宝华也想过许多办法,包括让员工上门催讨等,对有些客户也进行了起诉,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是欠款者主要分布在公安、城管系统和区属下属企业。这部分人对待银行员工上门讨债,论能力论经验论身体强壮程度应付起来均绰绰有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文静瘦弱的银行员工自然不是其对手。

    再就是成宝华和行里聘请的律师,虽然依程序对部分欠款客户进行起诉,法官也多半是睁只眼闭只眼,最终是赢了官司法院执行难,照样要不回钱来。

    自旺季营销以来,为了这批不良贷款的处置,成宝华成了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怪兽,烦躁不安,焦头烂额。偏偏今年旺季营销不良贷款回收是重头戏,在各项指标考核中占比最高。一千万的不良贷款难题破解不了,江北支行个人业务考评进前三就是墙上挂帘子—没门,成宝华也是愁白了少年头。

    根据会议议程,各网点主任正在依次汇报本网点的业务指标情况,以及对落后指标的促进措施。最后轮到刚刚提拔的中心大街分理处主任沈德新发言,因为一直在中心大街工作,对业务对客户对指标的分析还是实事求是,信心满满。唯独提到个人不良贷款时,情绪一下低落下来。

    一千万的个人不良贷款,都集中在他的分理处。这段时间他也是费尽了心思,把全中心人员分为几个小组,利用晚上时间到欠款人家里,上门催收,但是效果不够理想。最可气的是女柜员还经常遭到不讲理的欠款人的言语骚扰,回来后哭哭啼啼的再也不愿意上门催收了。沈德新讲着讲着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头。

    成宝华听着各位分理处主任的发言,感觉月底完成市行核定的指标还是有信心,不良贷款处置除外。但是在下属面前,特别是在旺季营销的关键时刻,气可鼓不可泄,提起精神清清嗓音,简简单单地做了会议总结,无非就是要求大家振作精神,继续努力,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之类。

    散会后往办公室走,内心焦灼心情沉重。

    刚进办公室就接到陈海生电话,连忙接起来:“喂,陈行长,找我?我在办公室。”

    陈海生:“成行长,你立即联系区政府刘志栋主任,商量一下为几位区政府领导办理个人贷款的事情。我在市行不便多说,我俩刚才通了电话。”

    成宝华:“好。我马上联系他吧。”

    放了电话成宝华,心中一动,随即想到正发愁的几十个公务员贷款逾期不还的事情,说不定刘志栋可以帮上忙。

    连忙跟刘志栋打电话,刘志栋也正急着找他呢,让他赶紧到区政府办公室。成宝华反而不急不躁地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到了刘志栋办公室,熟人见面开门见山,成宝华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区长亓东方节前到北京出差,在政府驻京办事处,偶然机缘认识了北京书画界大名鼎鼎的几位画家。其中一位是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刘晓军先生,亓东方对他也早有耳闻,知道他的字画作品的价值,一平方尺已经超过百万了。他还了解到,北京政界高层人物,都以收藏到他的字画为荣,他的字画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自然刘晓军和北京上层人物交往密切。

    亓东方也是为了工作的事情到北京活动。他在江北工作快到点了,尽管政绩突出,市委组织部也透露有意提拔他当副市长,但是进不了市委常委。心有不甘,他属于省里挂职下派干部,自然谙熟为官之道,想到北京找找门路,更进一步。

    他敏锐地感觉到,刘晓军是个可结交的人物。为了和刘晓军套近乎,通过中间人,请出了刘晓军等几个画家,凑了一次饭局。酒席上双方性格相投,酒喝得尽兴言语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