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9章 逍遥酒仙9

    军队出城那日,衡玉再次做好乔装打扮,在茶馆二楼目送军队离开。

    计划是她写的,她自然知道要完成这场奇袭,取得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就必须出一股奇兵。

    韩兴学手上得用的人并不多,最有可能被派去率领奇兵的就是她二哥。

    “预祝凯旋。”

    衡玉望着那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军队,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夜里,即将入睡时,外面突然下起大雨来。大雨噼里啪啦砸在窗户上,衡玉从床上翻坐起来,走到窗边推开窗,看着外面电闪雷鸣之景。

    一阵冷风吹进来,她立刻捂着胸口剧烈咳嗽起来。

    半晌,她才深深缓过气来。

    【……零?】

    这段时间,衡玉一直在搜集整理资料,就为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计划。

    她有好好休息,身体没怎么累着,但心神损耗极大。

    “没事,只是有些难受罢了。”

    衡玉将只是开了一条缝的窗关上,转身上床休息。

    等待的时间稍显漫长,但两天之后,韩兴学麾下军队奇袭东瀛军队,以极小损伤将三千敌人全歼的大捷就迅速在东北三省、在全国见报。

    衡玉这里得到的战报要更加详细,都是柳余生给她送来的。

    她翻看着战报,看到其中一条时,忍不住勾唇笑了笑。

    ——这是对季复礼战功的介绍。

    在这场大捷之中,他的表现着实出彩。

    走神一会儿,衡玉拿起钢笔,开始制定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

    计划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制定完成的,衡玉写累了,就把纸和笔放在一旁,下楼去找王叔,让他组织给前线将士捐赠一大笔药品和衣物。

    举国为一场大捷欢庆时,拿下这一场大捷的韩兴学却没有他们这么乐观。

    沈阳常备驻军超过十万,但因为政府的“半抵抗半谈判”政策,驻军之间对于东瀛方面的态度有所不同。

    一些军队积极摆开阵势和东瀛人厮杀,也有一些军队听从吩咐……几乎没形成什么有效的抵抗,直接束手就擒,任由东瀛军队长驱直入。

    如果这一点已经算是严重,让韩兴学觉得最糟糕的是,东瀛军队对沈阳的了解,比沈阳常备驻军还要深入。他们清楚沈阳的每一条河流山脉,收集到的资料完善得让人心惊。

    沈阳明明是东北军的主场,他们却没有半点主场优势。

    韩兴学不免骂道:“东瀛人当真是狼子野心!”

    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有好几年的准备时间。这说明很多年以前,东瀛人就一直在想着要如何攻占东北了。

    但是骂完之后,还是要收拾起心情,继续应对眼下的残局。

    这天中午,韩兴学的警务员给他端来午饭。

    ——是一碗有些稀的米粥,和一碗咸菜,咸菜上可以见一些荤腥。

    “我这个将军的伙食都这样了,底下士兵的伙食怕是更不好吧。”

    警务员苦笑,“将军,我们的铁路补给线基本都被东瀛军队切断了,也不只是我们,其他军队的伙食估计也差不多。”

    韩兴学挥了挥手,“道理我都懂。”

    他给自己点了根烟,语气颇有些惆怅,“但行军劳累,我们的士兵吃不饱,东瀛士兵却吃得饱吃得好,此消彼长,军队哪里能够保持战斗力?”

    余光一瞥,瞧着年轻的警务员因为他的感慨也陷入担忧中,韩兴学失笑,“罢了,我和你说这些干什么,也是让你跟着我一块烦恼罢了。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等会儿就吃。”

    抽完一根烟,韩兴学这才端起米粥,打算开始吃午饭。吃完饭后他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忙碌。

    突然,韩兴学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他侧头往窗外看去,正好瞧见吊着胳膊的季复礼。

    “复礼,外面怎么了?”

    听到韩兴学的声音,季复礼停下脚步。

    他也不进屋了,隔着窗户就朝韩兴学喊道:“老师,锦州那边给我们送了吃食还有药品衣物。”

    韩兴学眼前一亮,也不急着吃午饭了,把碗放下就立马往外走去。

    在临时驻扎的军营空地上,此时停了好几辆大卡车。

    围着的士兵们全部上前,帮忙把卡车上的货物卸下来。

    一个声音稚嫩、灰头土脸、个子偏矮的士兵抬着重重的箱子,目光紧盯着箱子上的标签,忍不住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同伴,“老五,你读过几年书,你和俺说说,这个标签是啥意思啊,箱子里又装着啥啊。”

    “是罐头。”那个叫老五的人激动道。

    “罐头?俺听说过,里面是不是肉?!”

    “是啊是啊,鱼罐头、午餐肉罐头!总之全都是肉!”

    年轻士兵再看向自己抬着的箱子时,目光就全都变了。

    他下意识吸了吸口水,“好、好吃吗?”又自己傻笑着回道,“肉怎么会不好吃呢,俺都好久没吃过肉了。”

    季复礼赶到时,恰好听到年轻士兵这句感慨。

    他脚步微顿,视线下垂,只觉得心头有些酸涩和沉甸甸的。

    这一批物资由锦州驻军护送过来,不过却是锦州商会的几个大商家捐赠的。

    王叔作为锦州商会的代表,这一次也跟着锦州驻军过来了。

    他先是和韩兴学将军打招呼,说了自己送过来的物资,“有一卡车米和一卡车杂粮,还有三十箱罐头,数量不多,但能给士兵们添些荤腥。此外还有三十箱药品,五百件衣物,一百床被子……”

    韩兴学朗声而笑。

    他身为一介少将,此时亲自向王叔拱手行了一礼,“先生仁义!”

    “不敢当不敢当。”王叔吓得连忙摆手。

    又说了几句话,王叔趁机悄悄打量一旁的季复礼。

    确定小姐的兄长虽然是受了伤,胳膊吊起来,但精神面貌很好,没出什么大问题,他这才松了口气。

    等商队离开军营时,季复礼才发现,他的床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大大的“季复礼亲启”五个字。

    信里面的内容,则是新的作战计划。

    沈阳的战况一时陷入僵局,东瀛军方不做不休,再次调遣军队进攻东北其他地区。

    一时之间,东北三省都深陷于战火之中,就算年关将至,东北的百姓也都没心思过年。

    不过也有人来到锦州火车站,准备坐火车回北平。

    现在东北三省都深陷战火之中,火车站到处都是人挤人,不少人拖家带口想要逃离东北,南下避难。

    以至于一票难求,没有一定的门路和钱财,还真不容易搞到火车票。

    火车逐渐靠站停下,衡玉还是一副少年打扮。

    这三个月时间,她的头发长长了一些,但还是没办法和以前相比。

    她站在火车轨道不远处,正在侧头和王叔说话,安排物资的运输问题。

    “东北很多火车轨道都掌控在东瀛人手里,你联系看看锦州驻军和韩将军,如果他们觉得能守住一条铁路线,我们就出资修建一条从锦州到沈阳,专门运输物资的铁路线。”

    修建铁路线。

    这个手笔,王叔都吓了一跳。

    衡玉问:“有什么问题吗?”

    王叔点头,迟疑道:“小姐,有必要修一条铁路吗?从开始修建到修建完,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间。”

    “有必要,东瀛人准备充分,这场战没那么容易结束的。”

    现在战火已经蔓延到整个东北三省,而衡玉想要做的,就是彻底限死作战区域,不让东瀛军队再南下一步,华夏军队在东北三省就彻彻底底把东瀛军队打怕、打残、打散。

    “好,我会尽快沟通。如果顺利,过完年就立刻开工。”

    “正好,过完年我就回来了。”

    火车响起鸣笛声,已经到了要上火车的时候。

    衡玉抬手压了压她的贝雷帽,朝王叔扬唇轻笑,提高声音喊道:“车子到了,王叔我先上车了,家里就交给你照顾了。”

    王叔连连点头,“少爷,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他看着衡玉那苍白的脸色就有些担忧。

    前几天,崔大夫来洋房帮老板把脉时,可是都说了她现在不适合舟车劳顿。

    衡玉哑然而笑,挥了挥手,头也不回走上火车一等座车厢,几个持枪的保镖纷纷跟在她身后。

    就在衡玉登上火车,准备回家时,北平季家的气氛却着实冰冷到了极点。

    一身深蓝色军装的季斯年用手帕慢条斯理擦拭自己的手指,他坐在椅子上,唇畔带着些似笑非笑,“大妹,你说小妹已经在金陵待了两个月?”

    季曼玉瑟缩了一下,“是啊,前几天还收到她的信,说是会在过年前回来。”

    “这么乐不思蜀吗?”

    季曼玉从他的语气里判断不出他此刻的心情,只好继续小心翼翼答道:

    “小妹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在金陵有朋友照料,我看她在信中所说一切都好,大哥你不必担忧。”

    “我担忧?”季斯年从椅子上站起来,“我当然不担忧,她现在根本不在金陵,我担忧又有什么用?”

    季曼玉愣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季斯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妹不在金陵?”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吸了口气,“那她现在在哪里?”

    季斯年细细打量她一眼,确定季曼玉的神情不似作伪,也蹙起眉来,“不是你和她合伙瞒着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