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9章 想念

    对于顾亦做的那枚玫瑰心脏,陆嘉音始终带着些不知名的情感。

    就像工作室那张为她镶了粉钻玫瑰的椅子,明知道钻石硬度高还要铺一个坐垫保护一样。

    每次去展馆现场,陆嘉音都要去最后一个展厅看看。

    也是在这枚玫瑰心脏的玻璃展柜前,陆嘉音遇到一位特别的参观者。

    一个穿高中校服梳着马尾辫的女孩,站在陆嘉音投稿的那份文案前。

    她看上去很安静也很平静,只有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攥着校服袖口,出卖了她的心事。

    如果是14岁那年的陆嘉音站在这里,大概也会是相同的神情。

    陆嘉音走过去,在不远不近的位置与她站在一起。

    那个女孩像是没意料到身旁忽然出现了人,目光略显空旷地盯着文案喃喃自语:“考上了喜欢的大学,遇到了自己很爱很爱的人,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

    她停顿片刻,摇头,“骗人的吧,谁能从这样的经历里走出来呢……”

    说到“这样的经历”几个字时,她身后的手攥得更紧,指节泛白,手背绷起一点青色的血管。

    “是真的。”

    陆嘉音突然开口,声音冷清。

    女孩惶然抬头,却对上一张美丽又温柔的笑脸。

    dawn的成员若是看见陆嘉音这样笑,可能会诧异,她笑起来的样子居然同顾亦有些神似。

    大概是没想到那声音的主人会是这么漂亮的姐姐,女孩愣了愣,下意识反驳语气尖锐:“你怎么知道是真的?”

    你有没经历过,你怎么知道是真的,不可能走出来的,绝对不可能走出来的。

    陆嘉音笑着伸出手,比了一个“嘘”的动作,然后压低声音:“因为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我。”

    女孩怔了好半天,突然红了一下眼眶:“那你......你现在幸福吗?”

    “很幸福。”

    “那些发生的事情真的都能过去吗?”

    “能。”

    “我……我也能吗?”

    “只要你想。”

    有些事情不用说出口,两个经历过相似患难的人,只需要对视一眼,就能看到彼此心里的伤。

    只不过女孩的伤口还未结痂,陆嘉音的伤口已经痊愈。

    女孩的眼角泛着泪光,但倔强地不肯任眼泪滑落:“我也想像你一样。”

    “手伸出来。”陆嘉音忽然说。

    女孩不明所以,怔怔地把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手心里有一片被自己掐得通红的指甲痕。

    陆嘉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绿色的创可贴,轻轻贴在她那排甲痕上,说:“祝你走出黑暗,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你可以的。”

    一直到女孩离去,顾亦才晃到陆嘉音身边。

    他两只手插在兜里,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吊儿郎当,轻扯嘴角:“用在我这儿学的方法撩姑娘呢?”

    这类的贫嘴陆嘉音一般都是不理的,只会淡淡瞥他一眼。

    不过今天这一眼瞥过去没什么眼风,因为这方法还真是跟顾亦学的。

    像是他传递过来的温暖,又被她传递出去。

    因为你,我变成了温暖的人。

    7月初,d大开始放暑假。

    陆嘉音应下了楚聿说去日本进修调酒的提议,课程时间是一个月。

    临出发前一天,楚聿来到dawn的工作室,用一箱顶级香槟收买了猴子他们的心。

    顾亦和陆嘉音逛完商场回来,就看见一群人坐在餐桌旁。

    楚聿端着个香槟杯正在给他们讲香槟酒:“……看着香槟气泡慢慢从杯子里升起来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比起葡萄酒,我个人其实更偏爱香槟,口感清爽又有些蜜饯的香味……”

    然后顾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底下这群连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分不清的、味觉迟钝的家伙,一个个重重点头,煞有架势地应和:“没错!”

    顾亦把购物袋往沙发上一丢,语气非常不客气:“你来干什么?”

    楚聿笑得露出一口白牙,状似体贴:“毕竟你最近那么忙,我来问问音音,需不需要我送她去日本。”

    顾亦:“呵。”

    只需要你滚。

    dawn这边确实是不方便离开太久,顾亦本来想送她到日本,呆一天再回来,但陆嘉音表示自己可以。

    而且她想,一个月真的不算久,忙着忙着就过去了。

    两人出发那天清晨,迟迟走不出工作室。

    一群人来来回回叮嘱陆嘉音在那边照顾好自己,丛梓还抹了两滴眼泪说舍不得她。

    顾亦抬起手腕看了眼表,打断这群婆婆妈妈的人,不耐烦地挥挥手:“随时都能去看她,又不是很远,早晨走中午就到了,墨迹什么。”

    说别人的时候挺来劲的,去机场的路上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情绪。

    真到了机场,顾亦拉着陆嘉音的手忽然变得紧了。

    在窗口换过机票,进安检前,顾亦紧拥着陆嘉音吻了吻她的额头,开始了他的叮嘱环节:

    “到那边如果有水土不服就去医院,别拖着。”

    “他们英文发音会有些不同,听不习惯就用手机录音。”

    “那边喜欢吃生鸡蛋生鱼片什么的,吃不惯就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