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章

    张大力和周熠月两个没什么人找的咸鱼呆在一起,坐在贴着玻璃远离人群的小沙发上闲扯淡。

    张大力看到楚秋拿着个剧本走过来的时候,懵逼了一瞬。

    “这是什么?”他问,“看起来怎么有点像剧本。”

    “是剧本。”祁天瑞在长沙发上坐下来,偏头看了一眼楚秋手里的剧本。

    张大力一愣,皱了皱眉,“谁啊?这么不懂规矩。”

    演员直接受邀拿剧本的事也是很常有的,但按照正常流程,应该首先联系经纪人询问档期才对。

    “沈家那小子。”祁天瑞随口答道,“我特意把他名字划了的,估计是他爸带他来的。”

    说着,祁天瑞看了一眼身边的楚秋,发现他正翻开剧本的时候,伸手压住了剧本。

    楚秋偏头看向祁天瑞。

    “看看就好了。”祁天瑞说道,“编剧很厉害,你可以作为参考看看,但沈家那小子不行。”

    “哎?”楚秋更惊讶了。

    祁天瑞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客套话你也当真啊。”祁天瑞笑着给楚秋塞了颗大白兔,“怎么这么实诚呢……”

    楚秋愣了半晌,“可是……”

    “虽然我没听到你们之前的话,但我还是分得清你高不高兴的。”祁天瑞收回手,“不高兴就不演,你又没欠谁人情。”

    张大力闻言,把手里的小饼干一放,抬头看向楚秋,问道:“那小子跟你说什么了?”

    楚秋一愣。

    张大力又问:“那小子打小就嘴贱,没少被我揍,他跟你说什么了?”

    “……”楚秋眨了眨眼,看着张大力,有种自己受了委屈在跟家长告状的错觉。

    楚秋之前不高兴的确不是因为剧本,而是因为沈铭横冲直撞嘴皮子尖。

    又不是仇人,第一次见面,难道不懂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句话吗?

    现在听张大力说沈铭打小嘴贱,楚秋就觉得沈铭大概是真不懂。

    从来没跟家长告过状的楚秋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他觉得他要是讲了,张大力和祁天瑞现在就能过去把人揪着脑袋打一顿。

    楚秋的确是感到自己被冒犯了,心头还难得升起了一丝火气,但那丝火气还没来得及点燃点什么,就被卫导发出的邀请给浇灭了。

    别的他不管,但卫导和金老邀请他去试镜,他是绝对要去的。

    哪怕是电视剧,他也觉得不可错过。

    张大力见楚秋摇头,也不再深究,向楚秋伸手要剧本:“我看看。”

    沈铭家里到底是干这一行已久,请动的编剧在国际上也数得上号,在编剧业内拿到的奖杯也足够摆满一整面墙了。

    剧本是好剧本,主旨是揭露心理疾病患者与同性恋者眼中的世界,借由一些暴力与黑暗色彩的激烈情节,以最直白最尖锐的方式指出了矛盾。

    ——正常的人,和被正常的人们定义为不正常的人之间的矛盾。

    主角生活在一个偏僻而封闭的小镇。

    他是个天生的自闭症患者,同时是个同性恋,他对负责为他疏导心理的那位心理医生抱着极为强烈的爱意。

    原本他在人们眼中只是个孤僻的书呆子,但突然有一天,有人发现了他吃的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

    平淡的生活在那个瞬间彻底破碎了。

    所有人都知道镇上出了个精神病!

    一个怎么欺负都不会吭声的软包子,一个精神病!

    人性中的恶仿佛在这个瞬间迸发了出来,人们肆意的攻击着他,语言上的,肢体上的。

    而在这样的情境下,满怀恶意的人们又将他是个同性恋的事情挖掘出来。

    怯懦软弱,不合群又不善言辞给他带来的,就是拳打脚踢和冷暴力。

    他面对周围的讥讽与暴力,想挣扎,想反抗。他将自己关在家里足足三个月,在母亲的鼓励和安抚下,终于鼓起了勇气去表达自己反驳他人,可事情的发展却不如他所想象的一样。

    依旧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愿意温柔耐心的对待他。

    因为他不正常。

    脑子不正常,性取向不正常,性格孤僻又阴暗。

    人们认为他表露出来的脆弱矫情又做作,看他都宛如看着一只生长在阴沟里的臭虫。

    他的反抗又让人们觉得,这只臭虫居然从阴沟里飞出来,企图飞到他们眼前来了!

    于是他反抗挣扎的后果,就是受到更激烈极端的对待。

    镇上的人甚至喊来了黑社会,企图将这个不正常的人卖掉,在主角表现出强烈反抗意识的时候,生生将他踢打到失去意识。

    连带着他的母亲也受到了攻击。

    他的心灵在日复一日的痛苦中终于彻底垮塌,最终他选择了用毒.品来麻痹自己。

    唯一没有放弃他的母亲,也因为在他的床头发现了注射器,疲累之下,满心绝望的选择了放弃。

    在众叛亲离又染上了毒/瘾之后,他彻底失去了一切。

    主角的最终一幕,是他坐在沙滩上,看着初升的朝阳,带着幸福而愉快的神情,轻轻哼着歌,然后爬起来,脚步轻快的走向大海。

    他看起来不像是奔赴死亡,反而像是满怀期待的迈向新生。

    剧本的结局,是主角的母亲拿着她的孩子留下的最后一封书信,声嘶力竭的质问所有人,她和她的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人们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一如既往的欢笑着,过着日子。

    只有失去了孩子的母亲,最终怀抱着孩子留下的遗物,在狭窄矮小的阁楼里,痛哭失声。

    总的来说,情节很有张力,画面感非常强,绝大部分都是主角的心理独角戏,如果拍出来的效果十分理想,哪怕拿不到奖,作为主角的演员也肯定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