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7章

    第27章

    古明妍照着自己的计划向着字典进发。

    她好不容易才清理好大箱子表面上放的东西,把被子摞起来垫着,脚站在上面慢慢的推开了箱盖。

    结果伸手进去拿字典的时候,没掌握好箱子的深度,一个没控制好把自己给栽进了箱子里。

    还好箱子里放的都是一些棉布和衣服这些软和的东西,不然非得给古明妍头上摔出个大包不可。

    看看箱子的高度,古明妍想着反正这会儿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出不去,箱子里软软的也不危险,她就干脆一屁股在木箱中坐下,拿起字典看了起来。

    这是本粉皮的《新华字典》,书页上显示的是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版字典。

    古明妍也不知道这个平行时空的字典跟上辈子的是不是一样,不过反正只要还是上辈子学的那些字,那对她来说就没什么差别。

    半天没看到自家小孙女儿的毕老太太还以为古明妍在后院儿喂兔子呢,结果走去一看,人竟然不在,老太太便马上开始喊着找她了。

    古明妍听到她奶喊她,从字典里抬起头,扯着小奶音回应她奶她现在所在的地方,别的也做不成,毕竟她现在被困住了出不去。

    毕老太太听到声音进屋一瞧,就看到了炕头的大箱子,箱盖上的东西都被翻到床上了,而自家小孙女儿也不知是怎么爬进了比她还高的箱子里了,这会儿人手里还拿着她的字典,看得一副认真的样子。

    看她那小表情儿,跟她真能看得懂似的。

    毕老太太上前把古明妍给抱了出来,上下拍拍,检查了一下发现并没有什么地方受伤才放下心来,然后就耐心的询问起她是怎么跑到箱子里面去的。

    这也就是古明妍自来乖巧,不然搁别的孙子,谁要是把老太太的东西整的乱七八糟的,她哪里还会这么温柔的问话啊,直接就能操起新扎的鸡毛掸子教熊孩子做人。

    古明妍也不能说我就是冲着您的字典来的啊,就只能利用小孩的身份装傻,不回答老太太的问题,只是指着字典,问:“这啥,好玩。”

    老太太也是哭笑不得,想着可能是古明妍小孩子好奇心使然,看见过她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过东西,就想自己打开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没想到里面的衣服被褥什么的到是都没拉乱,除了被她的小屁屁坐皱了一点之外也没什么变化,反而是这本字典被小丫头给看上了。

    老太太看小丫头喜欢,也不乱撕乱啃的,就抱起她坐在怀里,拿起她手里的字典耐心的跟她解释:“这是字典,这上面都是字,就是奶奶教村里那些人上课的时候学写的字。

    妍妍还记得跟着奶奶去上课的事儿吗?”

    古明妍当然不能承认自己记得,毕竟那是她才三个多月的时候发生的事儿了,当时她被她奶带到课堂上,还被人当成猴子围观,这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忘记的。

    不过作为一个小孩子的记忆来看,那确实是应该不记得的。

    她也知道她奶只是在逗她,当下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跟她奶提要求,说:“妍妍,字,要学。

    奶奶教妍妍。”

    这话说出来毕老太太也是惊讶的,不过又想着妍妍估计也不知道什么是‘字’,什么是‘教’,什么是‘学’,既然小孩子自己都这么说了,她又有时间,教教她也好。

    这么小的年龄可能听两句话就困得不行了,所以毕老太太没多想,只当哄孩子玩了,当下便就开始了她的教学。

    老太太也没认真,就是翻开字典第一页,指着‘阿’字,先念了一遍,然后就低头看着古明妍。

    古明妍看了奶奶一眼,然后就机灵的跟着念。

    老太太被自家孩子这机灵劲儿给逗的不行,想着有趣,便也就这么一个个字的念了过去。

    就这么着,一个跟着一个念,老太太发现自家小孙女儿还真的就乖乖的跟着她学,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是动来动去坐不住的样子。

    被自家孩子这样好学的样子触动,老太太不禁想给这孩子教会更多的东西。

    想着自家孩子本就聪明,虽然年岁小了点,但要是真能这么小就开始学认字儿,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儿。

    考虑了一番后,毕老太太便拿出了自己给扫盲班教学的教案来,抛弃了字典,开始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四’教起。

    这一教一学的没想到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从那天开始,毕老太太每天都会挪出固定的时间教自家孙女儿认字儿。

    古明妍不敢显示自己知道的太多,更不敢现在就学着写字。

    一个是她年纪实在太小,做这些确实有点儿超越年龄的范围,还有就是她现在还没有发育完全呢,太早的握笔写字对骨骼发育也不好。

    但是就光是能认识一到十的数字,并能准确辨认出来其中的差别,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古老太太的教学热情一下子被自家孙女儿推动到了最高值,除了学认字,也会教她数数,看到自留地里的瓜菜什么的也会告诉她名字让她记。

    老太太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自家小孙女儿每天早上去跟着她去捡鸡蛋的时候了,小小的人儿每每都能在她问今天捡了几个蛋后,回答出准确的数字出来。

    老太太的内心无比骄傲,但考虑到不想让自家小孙女儿的事情被传言出去,就一直憋着没说,枪打出头鸟可不是说着玩的。

    再说了,自家孩子在村里这些孩子里本就显得有几分特殊,再传出去这么早慧聪颖的话去,被有心人惦记上可就不好了。

    考虑到这一点,即使老太太满心的骄傲急于抒发,但还是坚持着不往外多说一个字。

    只每天对着自家老头子叨叨今天小明妍又学会了什么,她家孙女儿是如何如何的聪明等等,然后老两口就会躲在被子里自个儿偷着乐呵。

    古明妍在一旁听着,颇有几分欺骗家人感情的愧疚。

    毕竟她不是真的聪明早慧,上辈子她在两岁多的时候估计也是什么都不会的。

    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自己早日入学的目标,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也为了家人们的期待,她也就只能再继续装下去了,想想也是心累。

    明天就是月底家人团聚的日子了,毕老太太和古老爷子老两口无比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向众人展示他们孙女儿的聪慧和他们的教育成果了。

    今年十月的最后一天,刚好赶上周末,这个月的家庭聚会格外热闹,因为发生了几件喜事。

    这第一件嘛,就是远在疆城的古建党发电报来报喜,陈红春于三天前顺利生产,产下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古明明,跟老大古明天凑成“天明”兄弟。

    第二件值得大家高兴的事儿,就是老太太和老爷子在饭桌上让古明妍向大家展示了一番自己最近的所学,她现在能数数从一数到二十,还能把这些对应的字都给认全乎了。

    这一番表现成功的让众人感到自家这是出了个小天才,自家爸妈真会教导孩子啊等等。

    最后一件喜事,古家再添孕事,古明妍又要当姐姐了。

    这次还不只一个,古明妍的亲妈宁荣薇和古家小姑古丹华相继怀孕,古丹华怀上的时间更早一些,现在已经四个月了,而宁荣薇才两个月左右。

    先来说说大伯母生下的小堂弟吧。

    古明妍觉得自己长辈们取名字也是怪有意思的,大伯家的两个孩子是“天明”大姑家是小军和小双;二伯家是“光辉”兄弟;到了自家,除了自己以外,三个哥哥干脆组合成了“新中国”。

    家里除了小姑家只有一个广来表哥外,各家现在都是好几个孩子,名字这样组合着起倒也好记,容易上口,外人一听也能知道这是一家的兄弟。

    只是这次大伯母由于是在疆城生产的,自家奶奶到底年岁大了,大伯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来回颠簸着过去照顾月子,所以就在部队军属中找了个有经验的大娘帮着大伯母照顾月子。

    这大娘是古建党底下一个连长的母亲,也是过来照顾孙子的,人品过关,古建党答应给她点儿钱票,叫帮着照应一段时间。

    所以,之前还担心自家奶奶要去疆城照顾大伯母,自己的课程会因此被中断的古明妍这下算是可以放心了。

    关于古明妍跟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件事吧,不得不说她真是忍着羞耻心才做完的。

    想着后世的小朋友们,早早地就接受早教,说不定在她这个年纪不光是识数认字儿的,就连唐诗四书什么的也能来上一段儿呢,她也就是在这个时代显得特别了点儿而已。

    不过好在虽然得厚着脸皮接受众人一致的夸赞,尤其是自家那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的老父亲的臭屁,还不得不被自家小哥哥幽怨的眼光扫视(古明新同学现在还木有学会这么多字儿呢,说来也是阔怜,有这么一个妹妹,上学期间被压制的命运没跑了),但还是达到了古明妍想要的效果的。

    那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家这小姑娘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能这么小的年纪就坐的住接受她奶的教育,相信她正式进入学校后也会表现得很好的。

    如此给大家留下了这般的印象,古明妍也算是在自己能够早日入学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古明妍想要早点上学并不是她觉得能在这个时代的学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或是想要跟同龄人交朋友什么的。

    想也知道正处在动荡时期的学校会有多么的不太平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知道历史,知道刚开始学校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是运动前期,以她的年龄入学的时候这种情况是能好上一点儿的。

    而且她去上小学,小学里应该还是比较正常的,等到她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学校慢慢就恢复秩序了,所以对她的影响也算是有限的。

    古明妍不指望能在学校学到什么,毕竟好的老师都被打压的不在学校里教书了。

    但是她需要学籍,需要应届生的身份去考大学。

    到时候若是学校里实在乱起来了,她完全可以保留学籍请长假在家自学,只要考试的时候去参加一下保证能正常升学就好,反正她有自信不会参与到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就对了。

    最后,关于又要当姐姐这事儿吧,古明妍是既头疼又无奈的。

    当然,对于自家小姑再添一子她是深表祝贺的,毕竟小姑家一个孩子确实少了些。

    可是自家老妈这又是来添什么乱啊这是。

    古明妍自认不是后世那些害怕被分去宠爱哭着闹着甚至威胁父母不要二胎的熊孩子,更不是嫌弃即将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她只是真的觉得自家孩子太多了。

    现在单就古建国这一房,加上古明妍自己已经都是四个孩子了,怎么算都是足够了的了吧,没想到宁荣薇还是在英雄母亲的道路上一路疾驰,她才多大啊,这又给怀上了。

    也就是现在了,给孩子口饭吃养大就行别的也不多讲究。

    这么多孩子要是放在后世,那从衣食住行到教育的花费,想想就让上辈子连自己都没能养的活的古明妍头疼,于是她就愈发的觉得古建国这两口子心真大了。

    先不说养孩子的花销问题。

    古明妍也能看出来,他爸古建国估摸着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可能还有点儿别的营生呢。

    照他爸给她拿回来的那些东西,有的是她有要求的,有的是连她都没想到的,古建国都能给她弄来,想来这年头运输司机赚点儿外快捞点好处什么的也是能攒下不少家底儿的,放在这年代多养活几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这时候也不流行请月嫂啊,给孩子上早教啊,兴趣班啊,课外活动课,双语幼儿园,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甚至要送孩子留学什么的,花费也就是吃和穿,养孩子的花费也是有限。

    钱上不是问题,但是光从古明妍无奈被托管给老两口这事儿上,就应该考虑到孩子生下来谁来照顾的问题了。

    古明妍那会儿还可以说是女孩子特殊些,老太太带着也就带着了。

    可这要是再生下个弟弟什么的,毕老太太如今都因为客观因素打破给儿媳妇坐月子的惯例了,再帮着自家带孩子想来也不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住房的问题啊。

    想到家里就那么两间小房间,本来就已经很挤了,这要是再加上个婴儿,呜呜,古明妍简直不敢想象那种居住环境,以后说不得他们兄妹姐弟(妹)五人就得挤在一间房间里了,拥挤程度估计得超出大学宿舍的水准。

    古明妍真心希望自家爸妈能靠点儿谱,是已经把她想到的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才要的孩子。

    不然自私点讲,她宁愿一直跟着毕老太太住在村里,也不想去城里跟着一块儿蜗居。

    古明妍送走了自家爸妈,想着他们宣布喜讯之后各种观察她表情的样子,古明妍知道,他们这是在确认她明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明白的话,又会是个什么反应。

    古明妍当时处在惊讶过后的暴躁期,也不想顾虑他们的感受了,反正自己是小孩子,干脆转过身去,只当作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古明妍是真不知道自家爸妈这一胎是计划好了要生的还是出于意外,要说是意外的话,宁荣薇一个做医生的应该是知道一些方法可以避着些的。

    可是古明妍就看自家老妈这接连的怀孕生子,且孩子之间最大岁数差不超过三岁,就估摸着她自己也是愿意生的。

    得亏这是在这会儿不讲究那些,反而觉得生的多是为国家做贡献的,这要是放到后世,古建国估计非得被人骂生殖癌不可。

    可这要是计划好了的,古明妍就觉得那自己跟这时代的人的想法还真是有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鸿沟了。

    她是无法想象这是抱有着怎样的考量,才能在家里已经有四个孩子,且还男女双全,而且还是双职工家庭,家里就两间房间的条件下计划再要一胎的。

    这次古明妍其实真的是误会古建国和宁荣薇了。

    早在古明妍出生满月后,两口子被亲妈提醒照看孩子这一问题时哑口无言后,古建国就反省过自己,觉得自己没能提前好好的考虑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做的不对。

    哪怕到了今天,古明妍都快两岁半了,他还是对没能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条件,能让他和宁荣薇这做父母亲自照看,还要劳累父母帮他们带孩子这件事儿心怀芥蒂。

    即使父母乐意,兄弟姐妹的也没有什么不满的,自己两口子也时常去看孩子,孩子成长的很好,还早早的被母亲教育的认字识数,更没有像自己担心的与他们夫妻不亲近,古建国也不觉得自己这么做就是对的。

    只能说是他很幸运的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罢了。

    自那之后,古建国就跟宁荣薇商量好了,自家以后就这四个孩子了,把他们都养好就不容易了,以后也就不再生了。

    宁荣薇对此也同意的,她还一心想着早早把闺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呢,哪里会想着要再生一个啊。

    然鹅,恩,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少意外的嘛。

    尽管也是做了一些措施的,该怎么说呢,是该说古建国能力强悍啊,还是该说这个孩子生命力顽强,合该就是要投生到古家的孩子呢……

    总之……就是……反正……大概……就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了。

    况且这个年代也不兴打胎的,作为医生的宁荣薇清楚那样对大人的伤害比真正生下孩子来还要大,而且就是白敬龄这个当妈的,也不会允许女儿这么做的。

    所以无奈之下,就只能打破计划,生下这个孩子了。

    不得不说最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古建国惊讶之余还是很高兴的。

    他有着一个男人对于自己子嗣越多越好这一留在基因里传承下来的认知。

    不过也就是那么一会儿,紧接着他就开始考虑现实上存在的问题了。

    首先就是孩子生下来该怎么照顾的问题。

    跟古明妍那会儿一样,各种条件也没有多大变化,最后想来想去也就只能早早地开始物色人选,到时候可以来家里帮着给照顾孩子了。

    可是,即便给孩子找到了保姆,也得有地方安排人家住啊。

    自家两口子白天都要上班,自己要开车,妻子要给人瞧病,都是不能马虎的职业,晚上的休息得有保证,那么最好是能找个人晚上帮着带孩子的。

    可是想想自家就那么巴掌大点儿的地方,到时候怎么安排的开啊。

    不得不在这里暂停表扬一下古建国同志。

    毕竟脑子智商跟着年龄的增大也在进步,年轻的时候不会考虑太多,糊里糊涂的几个孩子也就这么的过来了。

    经过自家闺女儿那一出后,古建国可算是学会未雨绸缪了,先不管有没有解决办法吧,单是能及早的发现问题,那就比到了眼跟前儿了再抓瞎的强不是。

    除了这些客观问题,古建国也是今天见了自家闺女儿后才意识到了,这再生一胎,自家闺女儿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要顾虑到的一条儿啊。

    刚刚一直沉浸在自家要添丁进口和闺女儿聪颖早慧喜悦中的古建国,想到闺女儿有可能会因此心情不大好,已经是回到安城筒子楼家里的时候了。

    古建国觉得凭着自家闺女儿的早慧程度,肯定是知道妻子怀孕是什么意思的。

    可是她刚刚的样子,初看着像是不知道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仔细一想估计应该是不高兴了的。

    想着孩子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把她一个人扔爷爷奶奶家,时常看不到不说,这下又要有个弟弟或妹妹的出现,以为他们不爱她了,所以才装着听不明白什么意思吧。

    古建国一个人越想越深,他是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她闺女儿其实是在为家里所有孩子能不能获得足够的照顾和成长空间而忧心和烦躁。

    他这会儿就是觉得自家小宝贝儿会不会是有了种被抛弃了的感觉,所以才不理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