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回城

    第47章    回城

    转眼,这第一批来村里的知青已经在古家村生活了近三个月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总体来说这村里的第一批知青里面,倒是没有出现那种特别会挑事儿的人,目前看来也没有那种为了自己能过好点儿的生活就勾着村上的男女队员,想着借人家的力气或是家庭背景占便宜的。

    顶多就是有那么几个队上的小年轻,老是抢着帮三个女知青干点活儿罢了,但这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算不得什么大事。

    经过古明妍的观察,觉得这帮知青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除了那两个海市来的女知青之间爱相互比较,然后对一些小事儿比较爱斤斤计较闹出过一两次不大的矛盾之外,其他几人之间倒都还算挺和谐的。

    毕竟都是年纪不大刚出校门的人,放在后世也还都是没长大的孩子的范围,加上各自生长生活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有点矛盾再正常不过了。

    只要没闹出什么大事,古明妍就放心了,起码不用担心自家老师被这些人盯上再出点什么问题了。

    这话说起来有点像是古明妍要即将要离开这里,要提前把所有问题都想好的意思。

    实际上也确实差不多是该到了古明妍离开古家村的时候了。

    经过古明妍和古老爷子毕老太太的商议,他们决定古明妍最近就回安城自己的家去。

    说起来古明妍这大半年来跟着两位老教授学到的知识,可能算起来比她上辈子大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都多。

    毕竟是最好的老师,精英式教育,还是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教学,那收获肯定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是,这时候她跟着老师们学会的东西都是有效的知识,真正学会能用的。

    而不像是上辈子在大学里,基本学来的东西都是为了应付各种期末考试和考证等等,一旦考试结束,那基本就如同失忆状态,能把一学期的知识内容瞬间全都忘光光了。

    经过这大半年时间的学习,古明妍对于国学和历史方面的基础已经打的比较牢靠了,后来她慢慢的跟周老更熟了之后,她还曾让古建国把自家地下室里的一些收藏拿出来给两位老师鉴看,想让他们帮着断断代啥的。

    周季祥看到自家这小弟子拿出的这些个东西的时候,就明白这家人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能在这年头还保有这样的东西,不说是有颗保护文物的心了,那这家人也是有着比较长远的眼光,背后又有自己的路子的那种人。

    对于小弟子家的这些事儿,他当老师的倒也不会多说多问什么,只看着小妍妍对这些感兴趣,也就慢慢地教给了她一些文物鉴定方面的知识。

    他一个学历史的,加之家学渊源之下也着实见过不少的好东西,家里没出事之前,他自己也能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藏家了,对这些收藏上的知识储备还是手到擒来的,教个小姑娘完全不成问题。

    古明妍跟着周老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她就把这些也慢慢的都讲给了古建国同志。

    鉴于自家老爸对这方面的兴趣丝毫也不比自己少多少,这下好不容易能有个专家帮着指点一二的,他自是也谦虚的跟着学了不少的窍门和经验。

    这父女俩有了理论知识的武装后,古建国在外面收好东西的时候也是更加有针对性了。

    周季祥看着这古建国家的收藏倒是也觉得多给他们父女俩教些这方面的知识也挺好,毕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本事收上来这些宝贝还将其好好的保存的,也算是为保护文物做出贡献了。

    所以他当下也是不拘什么知识框架的范畴了,凡是古明妍感兴趣学的,自己只要会的,那都是倾囊相授的。

    由此,他教授的内容方方面面的都有所涉及,古明妍跟着老师学的虽然比较杂,但学到的都是很有用的知识了。

    跟着林白林教授就更不用说了。

    她这小天才的人设既然已经立起来了,也就不好再过度的装相了。

    这半年多的学习中,古明妍已经从英语开始过渡到学习法语了。

    两门语言有相通之处,打好基础后,又有年纪小学语言的天然优势在,所以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次决定搬回城里,也是古明妍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了。

    虽然她很珍惜现在跟两位老师学习的机会,但是因为听到了陈队长那里的消息,知道再过几天,村里还会再接收一批下放的人员来接受改造的,到时候这些人肯定也是跟老两口安排在一处的。

    在不知道对方底里的情况下,古明妍自然不好再像现在这样经常跑去跟两位老师学习,自家跟老师们的关系还是得更加保持低调才好。

    除了不方便再去学习之外,她的基础其实已经打的差不多了,之后自己只要靠着老师给的教材自学,有什么疑问了集中去请教也是完全可以的,所以古明妍离开古家村,倒也不会影响到她的学习。

    除了学习上可以独立进行,不是非要她人待在古家村之外,更加重要的是,今年八月份,古明妍就要满五周岁了。

    她跟古建国提出了她回城的条件,就是想要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跟着自家双胞胎哥哥古明中和古明国一起入学。

    之前就提到过,古明妍因为上辈子的一些遗憾,这辈子就想着能尽快完成学业,宁愿做班级里年纪最小的那个,也不想等到了年纪再入学。

    而家里人也考虑到她现在已经学了这么多知识了,跟上学校教学的进度完全不成问题,加上今年双胞胎刚好也满七岁了要入学了,古明妍跟着她两个哥哥一起上学的话,也能在学校里有人照顾她,家里人也能放心。

    古建国着实是想早点儿接古明妍回家,于是只考虑了一会儿,就答应了她这个条件。

    当然了,除了上学的需求等等原因之外,她现在就要回城的最关键原因是她不得不回了。

    古明妍现在算是有点被迫的得回城里的,因为她现在在农村有点儿待不下去了。

    主要是因为她在古家村住了这么久以来,一直就没干过活儿,家务什么的都很少做,更别提是下地这种重体力劳动了。

    小的时候她年纪小还好,村里的人也知道她是城里来的,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古家人愿意宠着她,别人也不能说啥。

    再说那时候古明妍可是宁愿自己无聊也没有在农忙的时候勾搭村里的小孩子跟她一起玩儿的,村民们也就没什么理由拿她不干活儿的事儿说她了。

    但是现在随着她慢慢的大了,加上在村里待的时间长了,好些人们好像都忘记了她是从城里来的,或者甚至都有人觉得她爸妈这是抛弃她了,不会再把她接回城里了,所以慢慢的,就有了她以后就是小村姑了的说法。

    然后人们就觉得这么大了,还是女孩子,一天天的在家里啥事儿都不干,让老两口伺候着不说,跟村里早早的能带孩子能做饭,能烧火来能捡柴,农忙的时候还能帮着捡麦穗和送饭的同龄孩子比起来,她简直就是个异类。

    人们对于异类总是抱着看不惯就要想办法除去的念头的。

    古明妍不能叫他们把自己给除去了,那就只能她自己做出改变了。

    毕竟现在村子里都隐隐的有了古家小孙女儿再不学着干活,等以后长大了都不好说亲这种话传出了。

    所以古明妍就觉得,现在真是到了自己应该离开的日子了,这再待下去,不是村民被自己逼疯,就是自己得被流言逼着出来干农活,最差的还可能被人举报资产阶级大小姐做派,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村里的人忘记了她是城里人,自家爸妈没忘了她这个女儿就行。

    古家二老对此也是有点被逼的没办法了。

    这些年儿子时不时的就会提出要把小妍妍接回去的事儿,老两口都是不大乐意的敷衍过去了。

    但这眼看着村里这些爱嚼舌根的人诋毁他们孙女儿,明知道是他们不愿意叫自家这种对孩子好的对比的他们刻薄孩子,还硬是要编出一大套是为了你好的理由出来。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听过那么一两耳朵嚼他家孙女儿舌根的人说的那些个话,之后心里不禁吐槽起来——我呸,我家妍妍这么聪明漂亮机灵的姑娘,将来还能因为不会干农活说不着亲?

    你怕不是在跟我讲笑话!

    老两口心说,就别说她有我这爷爷奶奶在了,就我们妍妍她爸爸妈妈外婆舅舅,伯伯姑姑的这么些人中,哪个是能看着让她嫁到农村里来的,既然以后不可能嫁到农村,那还需要学什么农活?

    但是吧,遇上这样的人你还真是不能跟他较劲。

    他硬是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评判你的行为对错,你跟他怎么都说不清楚的。

    让老太太最气愤的是,更有那可恨的甚至是编排自家孩子被她爸她妈给抛弃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那些人是不知道自家三儿子是有多想接孩子回去,跟他们老两口都提了多少次了,那总该有眼睛看到他们两口子每周都带着孩子们来村里看妍妍这孩子吧。

    遇上这样硬是黑的说成白的,装作看不见实际情况的,你还真就是没别的办法。

    再加上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自家这日子过的好,还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的眼了,还真就不敢在这个时候硬掰扯这些问题。

    要真要被人揪着由头了,说自家小孙女儿大小姐派头什么的,到时候还是对孩子不好。

    所以即便老两口万分不舍,但考虑到村子里可能真的不大适合孙女儿再待下去了,就只能无奈的答应了古建国接孩子回去的请求。

    只想着以后两人也找个机会把手头上的事情都交代出去算了,反正他们有津贴,也不靠着这些工分过活。

    让出去了也能让别人少盯着点自家,自己老两口也能腾出时间和空闲多上城里看看孩子去。

    毕竟是唯一亲手养大又带在身边养到这么大的孩子,哪能说舍就舍得了。

    老两口想着反正城里三儿子家有空房间,以后他们想孩子了,多过去住住就是了。

    而周季祥和林白两位老教授,也在知道村里即将再来一批下放人员住到牛棚这边后,就明白古明妍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时常跟在他们身边学习了。

    所以对古明妍即将要回城的事情,他们倒也接受良好。

    两人跟小明妍接触的多了,也知道了一些她的想法。

    虽然不明白这小姑娘怎么会小小年纪的就对自己早早入学这件事这么坚持,但孩子能现在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总归是个好事儿,作为孩子的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全力的支持。

    对于他们亲手教出来的弟子,两位老师还是很放心的。

    不说城里一般学校的课程了,就是现在让这孩子直接去上初中,想来凭着小明妍的聪颖,也是可以很好适应,脱引而出的。

    另外,考虑到孩子的基础已经打下了,以后即使是离得远了,她也能通过自学继续深入学习,不会就此中断学业,所以即使他们有再多的不舍,也知道是该到了放手的时候了。

    于是,就在这些内因外因的推动下,古明妍将在今年也就是六八年的六月份,回到阔别已久的安城,回到自己在纺织厂家属院的家里,从小村姑正式开始向城市小姑娘的转变。

    因为九月份就要开学的缘故,所以古明妍打算六月底就提前回家,适应上一段时间之后就跟着自家哥哥去上学。

    其实真的要离开了,古明妍也是很有些不舍的。

    毕竟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老宅里的每一处都是满满的回忆。

    而且这里有她最最亲爱的爷爷奶奶,给她传授知识的授业恩师,还有像大丫那样的好多跟她玩耍解闷儿的小伙伴。

    说起来以后也是能常常回来看看的,但到底是不能每天住在村子里,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变得不一样。

    跟爷爷奶奶还有两位老师们倒还好,毕竟有血缘的牵绊和长辈们之间的交情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会轻易断的。

    只是对待自己的小伙伴们,古明妍就很是不舍了。

    古明妍一个内心成年人灵魂的人,自然知道现在跟小伙伴们约定的再好,什么以后是永远的朋友啊,不会忘记彼此啊这些,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拉长慢慢变淡的。

    尽管小时候的回忆再珍贵,也很难一直坚持下去。

    毕竟他们都是没什么自主权的小孩子,现在的通讯也不像后世那样发达,她回了城,就意味着将与大多数的村里的小伙伴们走上不同的路,能做的也就只有真心的给彼此祝福罢了。

    因着这些情绪,最近古明妍都不是特别高兴。

    不过她也明白这是必须作出的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注定的路要走。

    当下也只好努力振作心情,用更多的时间跟小伙伴们再多玩儿一会儿,再多制造些回忆,把这美好好好的珍藏起来。

    自从决定了回城的时间,古明妍就跟着自家爷奶开始收拾起了自己的东西了。

    这都好几天了,她一个小小的人儿,但这行李却好似怎么也收拾不完似的,总是在即将看到尽头的时候,又会从这里那里的再冒出点儿什么出来。

    看到这情况,古建国瞅着自家爸妈和闺女儿都不大高兴的样子,也是不敢多说什么。

    他就只是在一旁弱弱的表示,闺女儿回到自家,什么都不需要带,他都给准备好了,就在家里好好放着呢,明妍只要人去了就行。

    接着他还又劝二老,只说这么近的距离,他们一家到了周末就会回来看望他们了,而且二老要是想孙女儿了,抬抬脚就去城里了,又有地方住,可不是方便。

    原是想劝人的古建国这话说出来却听的二老怎么都不顺耳——你个既得利益者就不要在这个时候上来添堵了好不好。

    他们家小妍妍从小跟着他们老两口长大,那感情自然是非同一般的,这就算是离得再近,以后也方便随时去看她,但到底是住到两家去了,性质还是不一样的。

    对于不懂他们心情的古建国,二老也懒得理会他,转身儿就继续帮着古明妍收拾东西去了。

    边收拾还边交代古明妍,到了那边家里要如何如何照顾好自己啊,好好吃饭啊,不要让人欺负了去啊,有什么不适应的要立马找人告诉爷爷奶奶啊这些的。

    在一旁的古建国听着自家爹妈给闺女儿这么交代,都不禁想问问他们到底是对自己这孩子的亲爹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