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6章 学琵琶

    第56章    学琵琶

    古明妍想要在家里养鸡吃肉和新鲜的鸡蛋的愿望,实现起来倒也不是个多难的事儿。

    不说她家里的院子有空地儿,就是连着院子还有那么大一片后山呢,也是足够这些鸡活动找食儿的了。

    这样养出来的鸡,那绝对的纯天然走地鸡啊,后世要吃到这么正宗天然无公害的,那可得花老大的价钱呢。

    除了自家的条件允许之外,古明妍还考虑到了外面的大环境的问题。

    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也是她上辈子就听她老爸和姑姑在聊天的时候提到,他们小的时候家里也是养鸡的。

    古明妍上辈子的爸爸小时候也是住在西安城里的,按照平行时空,这辈子的安城差不多就是古明妍上辈子的老家——西安了。

    那个时候老爸家里还是住在筒子楼里的,家里的爷爷奶奶都能占了楼下的一片儿地方,搭了鸡笼子养鸡,指望着下蛋吃的。

    听姑姑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这样干,也没见谁家就被举报了的。

    其实想想也是,大家条件都不是很好,有机会了都会想着改善改善,做的人多了,谁没事儿会去把这人人都干的、对各家都有利的事儿给刻意破坏了的啊。

    所以那时候像是古明妍姑姑他们这样的小孩子,一放学就会满家属院儿的找各家的鸡,只有把它们数够数了圈进笼子里了,这才算是完成任务了。

    也不知那鸡是怎么被训练的,散放出去一整天叫它们自己找食儿吃,到了晚上,姑姑他们这些个小孩子一叫唤,都像是能听懂似的咕咕叫着找回各家的鸡笼里去了,还能保证一个都不少,也是很神奇了。

    古明妍觉得上辈子的时候在差不多的时代里筒子楼都能想办法养鸡,自家这时候又有院子还连着后山,那养几只鸡就更是没问题了。

    别说古明妍知道家属院里也已经有人家在养鸡了,便是没有,自家这离得又偏远,养几只外人也未必就能知道了去。

    即便是知道了,有人来检查,那开了院门把鸡都给放后山去就得了,谁还能满山上去找不成。

    即是找到了,又怎么能说明那就是自家的鸡呢是不是,所以这一点仔细考虑一下还是着实不需要多么担心的。

    古明妍还幻想呢,想着上辈子的姑姑家里,都能把鸡训练的自己找食儿吃,晚上一招呼还能聪明的找回家来。

    想来这辈子自己也可以给家里的鸡做一下相关的训练,让它们白天就在后山上随意扑腾着找食儿去,晚上知道回来下蛋就行。

    这样不仅省去了专门喂鸡的麻烦事儿,也省出了要经常清理鸡窝的功夫。

    而且这些鸡们多在后山转悠转悠,多吸吸新鲜空气,到时候也能多多下蛋,长得也会肌肉质地更加结实,吃起来的话肯定口感不错。

    一时之间,想到了今后吃蛋吃肉的美好生活,古明妍的口水都不禁流下来了。

    古明妍给家里的家务活分类规划,根据个人的能力分摊,又以比较明确的制度确定下来,兼之辅以零花钱奖惩机制的配合,算是有效地调动了家中现有的各项人力资源,把家里家务的完成效率提升了一个层次。

    看到她这个聪明的小脑袋瓜儿想出来的办法,不仅帮着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还让家里的孩子们得到了锻炼。

    还因着有零花钱的机制在,孩子们都没有任何抱怨产生不说,甚至还有为了争取良好表现增加零花钱而主动给自己加戏,哦,不,是加活儿的情况出现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家里的长辈们,包括时不时来家里小住一阵儿,知道家里情况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都更加放心地把一些事情交给古明妍去做主安排了。

    在他们心里,自家这个小宝贝不只在学习上展现出了常人难比的自律和天赋,在这些家庭庶务琐事上,也不是像是那些死读书的人一般一窍不通。

    相反,小姑娘还特别精于此道。

    别看她小小年纪的安排这个安排那个的,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但要是真的按照她的意见去做了,往往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明妍看着这继小时候自己装傻充愣帮着家里躲过革命初期一些危险的情况之后,又一波家人对她的盲目信任和纵容的热潮,被这样的信任感填的满满的她,也就借此机会顺势提出了她对家里养鸡事件的构思和想法。

    都不用她把家里的优势和各种考量陈明,只听到她说了想干嘛之后,整个家里上到白敬龄古老爷子他们,下到连话都还说不大清楚的俩双胞胎,就没有一个不同意不支持的。

    纷纷表示由她自行安排,他们领活儿就是了。

    既然大家都这样配合了,古明妍也就不跟他们客气了。

    当下她直接安排了由古老爷子他们上村里找合适的鸡苗,找到后带到城里来给他们家养。

    又让古建国去做鸡窝,力求达到通风且保暖,还要易清理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要方便隐藏,防着有人突然检查。

    省得到时自家把鸡放到山里去,转过身鸡笼却被人发现了,那不一样是白费功夫无可辩驳不是吗。

    接着就是安排每天的喂鸡、清扫和捡鸡蛋这活儿了。

    这个倒是简单,还是按照规矩轮流完成就是了。

    这次古明妍也坚持加入到劳动的队伍里去了。

    毕竟这活儿不沾水火的,她也都快六岁了,这点小事儿还是能帮着做做的。

    老古家人做事的效率就是高。

    很快的,家里养鸡的各项准备工作就都做好了。

    古老爷子干脆直接把老宅里已经养了大半年,可以直接下蛋了的母鸡给了古明妍家。

    主要也是想着他们可能没时间好好照顾小鸡到能它下蛋的时候,于是就用找来的鸡苗替换了家里的母鸡,他和老太太两人再把那些小鸡养大就是了。

    因着老爷子直接给上了能马上就下蛋的母鸡,家里很快便吃上了自家养的鸡下的蛋。

    要说古家也不是那缺一两个鸡蛋吃的人家。

    曾经老太太可是养了八只母鸡在老宅的,每天下的蛋供应一大家子还有众多孙子们都是够够的。

    可这不是后来割资本主义尾巴嘛,家里就把多余的鸡都杀了吃了,只剩下了两只留着下蛋。

    这两只母鸡日常里的鸡蛋产出,也就够老两口和当时还在老宅里住的古明妍吃的了。

    至于剩下的在城里的儿女们家里,就只能自行解决了。

    因为每月每家的鸡蛋供应都是有数的,尽管古建国能尽量在黑市或是附近生产队多淘换些回家,可这到底还得碰,得恰巧赶上了才行,供应算不上多稳定。

    而且鸡蛋这东西还要防着它坏了或是中间破损的,一次也不能囤太多,所以家里能够比较稳定的来源,就是夫妻两人,加上白敬龄和宁荣臻给的一些供应了。

    可这家里这么多孩子,还有老人,想要每个人都靠着供应天天吃上鸡蛋,那是绝对不够的。

    古明妍也是回了城才知道,自家爸妈外婆和哥哥们不是每天都能吃上鸡蛋的。

    也就是自己回来了,又在村子里都习惯了每天有鸡蛋吃,家里人才又每天固定的给她匀出一个鸡蛋来,保证她每天都有的吃,不至于还比不上她在村子里的时候。

    整个家里,也就是她和俩双胞胎弟弟有这待遇了。

    其他的大人孩子也都只是三五不时的才能吃上一个完整的鸡蛋,平时或是跟着喝蛋羹蛋汤,或是炒鸡蛋的时候能吃上一些罢了。

    古明妍怎么好意思自己吃蛋,让爹妈外婆哥哥们干看着啊。

    她知道这事儿后,就闹着宁荣薇把给她煮的鸡蛋或是加水做成蛋羹,或是打散做成蛋汤替换了。

    反正不管怎么着吧,总得让每人能吃上那么一口两口的不是。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不是经常有的,大多数的时候,家里的供应还是充足的。

    只是在偶尔供销社没有供应,或是古建国没有在黑市上换到鸡蛋的时候,才会有这样一个蛋也要分着吃的情况出现。

    不管怎么着吧,古明妍也是想着家里所有人都能没有负担的吃上鸡蛋,才想出了自家养鸡的方法的。

    现在家里日常养着六只母鸡,平均每天也能得个八到十二个鸡蛋,足够全家人不用互相迁就都有的吃的了。

    大家吃的开心了,养鸡要干的那点子活计也就不算什么了。

    都不用家里的大人跟着操心,孩子们自己就能把母鸡们照顾的很好,从没有出现过打扫不干净鸡窝或是饿着了哪只鸡的情况出现过,更不要说会把鸡丢了的情况发生了。

    总而言之,在古家养鸡成功后,连着家里的菜地一起,加上已经结了果子的葡萄藤,还有看着长势越来越好,颇有几分要结果架势的果树们一起,大大丰富了家里的餐桌,使得家里祖孙三代在吃这一方面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而作为这些东西得以实现的幕后一大推手——古明妍同学,在家人心里的地位那也是越来越高。

    别的先不提,反正在孩子辈儿里,她已经颇有几分带头大哥的意思了。

    之前大家听她的纵容她,多半还是出于对妹妹的喜爱和让步。

    现在被她的实力证明后,那便更多了几分信服的意思在里面了。

    反正古明妍现在能够保证,对于家里的哥哥弟弟们来说,她说出的话,提出的要求,搞不好比古建国这个当爸爸的都要有效和管用呢。

    看着一个个听指挥的半大小子,古明妍想想也是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很是重大呢!

    时间就这么慢慢的走着,很快走过了暑热迎来了寒冬,转眼又是一年里最美的春天。

    在这段时间里,古明妍借口自己换牙丢人,到了夏天嫌热,冬天又怕冷,等等这一系列的借口,上学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总是缠磨的家里人给她请假。

    家人倒也知道她在家里能做更多的事情,学习上效率也更高了,便也不拘着她非要让她去上学不可,还配合着古明妍想出一些理由出来,帮她给学校的老师请假。

    校方也不是傻的。

    古明妍班里的两位老师早就知道他们教不了这小姑娘什么了。

    加上古建国觉得老是请假不大好意思,又请了人家校长和两位老师吃了几次饭。

    学校看人家家长都是这个态度,加上古明妍即使不来上课还能保持满分第一的成绩,那他们自然就更加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与她为难,对她请假这事儿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轻的就放过了。

    就这么三五不时的去趟学校,平时都在家里学习的古明妍,收获自然也是不小的。

    除了之前已经基础打的很牢固了的文科知识方面,在多加了两位理工科大神级的老师后,古明妍的数理化相关基础也跟着打的很牢靠了。

    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算,她现在的水平应付一下中考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甚至夸张点儿来说,水准已经与上辈子作为文科生的古明妍高中毕业那会儿的数理化水平差不多了。

    可见她这段时间里着实是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学习上算得上是刻苦认真的了。

    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倒不是古明妍有多么的天才,或是故意把上辈子学到的知识特别快的就吸收了,再在此基础上学习。

    而是因为她现在主要是单单按照课本内容和老师们给她编写的教材上看,她学的比较快而已。

    进度这样的快,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习题可供练习,时间不会太多的花在这方面。

    另外老师们给她传授知识时,其划分也没有那么地细致。

    因着算是大学老师教小学、初中生水平的数理化,老师们很难将知识像上辈子教科书里那样具体细致的划分,分章节单元小节的分别细化讲授。

    毕竟不是像在学校里可以天天见面授课,条件上也不容许这样细分。

    因着是大学里的老师,他们在给古明妍的教材里,会把同类的知识拉成一个模块,不在乎深浅是不是超出了所谓的初高中生的大纲,而是由浅到深的整体性教授。

    这也就是古明妍有前世的基础了,能够接受这一个个大模块的知识。

    甚至还因为老师们把知识都串联了起来,使她融会贯通了很多知识。

    很多前世没搞明白的部分,这辈子倒是弄的挺清楚的了。

    但是,像是拿着同样差不多教材的周天宇和古明新他们,学起来就有点儿吃力了。

    这些理科上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本就困难,加上后面还不断地加深难度,他们就会显得有点儿跟不上了。

    好在还有古明妍这个比较逆天的存在。

    加上本身就是学医学的理科生白敬龄的辅导,好歹囫囵吞枣的将这些知识先勉强塞在了几人的脑袋里了,不过进度上就差了古明妍一大截就是了。

    就是这样的模块化教学,加上没有后世那么大量题海战术的作业,古明妍这学习进度就显得快了一些。

    不过她自己人知道自己事,要想真的吃透学会这些知识,在基础都掌握完了之后,少不得还得叫老师们多给她出些题目,实际的巩固训练一下。

    语言方面也是这样的,她现在英语和法语的单词、句式还有语法这些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剩下就是记忆、背诵和张口练习听说了。

    前面的记忆背诵倒是容易,也是她每天都在坚持的一项学习任务。

    只不过现在限于环境的因素,听和说这两方面确实不大容易联系的到,毕竟不能听外文的广播,更不好张口说外语。

    而且就算在家里没人会管,那也没有人能跟自己对话啊。

    周天宇因着从小跟在奶奶身边长大,受她的影响,起码英语还不错,口语对话上,家里也就是他能勉强跟古明妍练习一下。

    但是到了他也没学过的法语,那他就没办法了。

    古明妍只能趁着回古家村的时候,抓紧时间跟林白老教授多多对话,纠正发音和句式表达了。

    只不过这样的练习到底还是不足的,不过现下也只能如此了。

    在她给自己安排的固定语言学习的时间段内,古明妍也就只能干背英、法字典了。

    这两部字典还是她从回收站里淘回来的呢。

    就是为了像当初背新华字典似的,用最笨也最是能打牢基础的办法学习。

    也不知是她重生一回老天给的金手指,还是她有上辈子的记忆理解能力增强,亦或是这辈子现在年龄还小,记忆力本身就好的原因。

    或是这三个要素都有吧。

    反正古明妍觉得这辈子自己的记忆力是特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