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1章 目标达成

    第71章    目标达成

    身负公职的古建国十多年下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曾疏忽过,    就算是做他自己私下里的那些个买卖,    也都只是利用自己出差时候的便利条件,    在工作之余的顺带罢了,    只是这一次,    他第一次萌生出了想要请一次长假,    去疆城把这玉石的事情给办了的念头。

    倒不是古建国有多么的财迷心窍,    贪心到宁愿耽误工作也要去投机的程度了。

    他这次有了请假的想法,本身还是有多层次的考虑的。

    他古建国也不是一直都能够顺心顺意的,像是之前那回,    家里闺女儿想要丝绸了,没多久后他就有了能去杭城出差的机会的事情,到底是不会一直在他身上发生的。

    他身为厂领导,    还是十分清楚厂里各项工作的运作的。

    安城纺织厂的工作安排当中,    一年下来也不会有超过两次的去疆城出差的机会的。

    今年的一次是之前的老孙那拨人已经去过了,而下一次再去的话,    估计就要到差不多年底的时候了。

    就算那时古建国能以各种借口理由争取一下,    能让他一个厂长有去那边出差做运输的工作的机会,    但估计等他到了那边,    大概率也会是白走一趟,收不上什么好东西回来的。

    要知道,    和田玉原石中上好的流水料是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    随河流流入水中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地农民会在冰雪河流溶化后,    下河去找籽料的原因了。

    那么他要是等到年底大冬天的时候过去,那边的河流早就冻上了,    没有新的原石可采,而春夏里采集上来的籽料估摸着农民们也都留不到冬天的时候,早就给了收购站,交换他们衣食住行的花费去了。

    所以,古建国要想等到厂里有机会去疆城出差的时候再去那边,今年是不可能的了。

    可若是等到了明年,谁知道到时候又会是个什么情况呢,能不能成行都是个问题。

    而且古建国也不想把这事儿漏出去叫人知道。

    疆城地处偏远,他出差去的话,不论是坐火车还是自己开厂里的运输车,都难免会有别人跟着一起去出差,以作相互照应的。

    要是海市京都那些繁华的大城市还好,大家办完了公事完全可以分散开来自由活动几天。

    可要是到了疆城那样本就不是汉人聚居的地方去,再要想脱离队伍自己私下里干点儿什么事儿的,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即便他可以拿出去军区看望自家大哥的借口出来,但那样他也不能一消失就是个三四天吧。

    毕竟玉料的产地距离军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并不是一天当日往返就能够达成的事儿。

    加之中间跟人打交道和看货交易以及后续安排运输等事儿所需要的时间,想要在同事们的眼皮子底下,不叫他们注意到的情况下,自己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难度实在是大了点儿。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古建国这么多年工作下来也并没有真正的休息过。

    时不时的就需要出差的辛苦就不用说了,就连平常的周末,他也是从原来的每周要回村子看望女儿,到后来还要在家里承担相当强度的家务活儿,以及顾及到他私下里的那一摊子私活儿,从来也没停下来过的。

    虽然这时代人人勤劳能干,各个跟铁打的似的,除了病得下不来床之外,完全不讲究什么适度的休息,认为那样就是偷懒,就是做社会的蛀虫。

    可说到底,谁不觉得累呢?

    古建国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这么多年你下来,自己也算是忙忙碌碌,过得很是辛苦的了。

    虽然他这次就算是请假也不是为了休息的,但是比起有些明明在领导岗位,却因着有靠山而能成日里泡病号转移工作给其他人的那些个人来说,他这将近二十年间风雨无阻,甚至连生病都很少且从未耽误过工作的领导,就殊为难得了。

    所以古建国觉得,自己要是请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假期,领导和群众什么的也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当然了,这请假的理由他自然得想好了,绝对不能是自己想要休息了或是有挣钱的事儿要干了这些的。

    古建国最后想到并且打算真实实行的请假理由是,他需要假期,因为他要带着上了年纪的父母去疆城探亲。

    说起来,自从陈红春带着古明新去疆城随军以后,这么多年下来,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他们倒是没能再见到自己大儿子一次。

    中间只有陈红春带着她的两个儿子回了次乡,也是为了叫从未回过老家的小儿子回来看看,也见一见他出生起就没见过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叔叔姑姑啥的。

    倒不是古建党不孝顺或是有了老婆孩子就忘了爹娘了才不回家探亲的。

    这一点单从他给老家寄东西和来信的频率就能看出来,他绝对是没有那样的心思的。

    反而他时常惦记着父母亲人,就连古明妍这个做侄女儿的,都经常能与她大伯通信。

    就更不要说是生养他的父母大人了,他们在他的心里的地位自然是相当重要的。

    多年不曾归家不是古建党所愿。

    只是因为边疆到底并没有想象中的太平,他们平常的任务不断,训练强度也大,平时实在是忙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凑出足以让他远行回乡的假期出来。

    再加上古建党多年下来也算是步步高升了,这随着职位地位的升高,伴随着的必然就是责任也越来越大了。

    再像原来那样一两年的没有特殊任务就能请假回乡探亲的小兵时期一样,到底是再不可能的了。

    倒也不是领导就不能请探亲假啥的,只是古建党在这方面的运气差了点儿,在经过了媳妇儿最初随军后不久就怀孕生子,以及儿子慢慢长大到能够出远门了之后,古建党也是有两次有机会能回安城的。

    甚至其中有一次,他们连车票都订好了,行程行李什么都安排好了的,但最终他却被个临时突发的任务给绊住了脚,打乱了计划,到底是没能回成家的。

    两次都是这样被突发情况给打破了计划,这之后再想要成行,到底也是不成了的。

    毕竟工作是不能被积压的,尤其是军队上的工作。

    也就是那次差点儿就成行的探亲,最后结果却只有陈红春和两个儿子回了家去。

    毕竟古建党自己不能回去,还是得让媳妇回家看看丈母娘他们的,也得让家里的老人看看孩子们不是。

    那次尽管有两个常年未见的孙子伴在左右,但没能见到儿子的古老爷子老两口还是难掩失望之情。

    毕竟儿子对他们来说还是不一样的。

    他们如今也老了,活一年少一年的,这一别就是多年不能再见,叫老人家的心里如何能舒坦的了啊。

    因此,不管是基于自己的私心,还是让爸妈能够得偿所愿,去看看自己大儿子的孝心,古建国都决定要请假跑这么一趟了。

    而且他这理由也合情合理,作为家里最强壮有最多出远门经验的儿子,带着自己年老的老革命父母,去到遥远的边疆看望自己在那里的部队守卫边疆的大哥,这么个缘由砸下去,哪个领导敢不给他批准啊!

    古建国顺利的拿到了假期之外,纺织厂的领导还为了卖古老爷子他们的好,特意上了他家的门,又交代了古建国,说是让他到了疆城,可以试着看能不能跟当地的纺织厂什么的建立些关系类似的,或者是看能不能弄回来一批棉花什么的,毕竟大家都知道那边产的棉花质量上乘。

    领导给古建国开出的条件就是,让他拿着纺织厂的介绍信和各种的办事证明,去那边尽量的探探路子,若是他真的能给厂里带来什么好处了,那他这次的请假,厂里就给他算作是出公差,不用扣工资不说,一切路上的开销还给免费报销。

    古建国知道领导这是在向他,或者说是他背后有车接送的老爹老妈示好呢。

    不过嘛,好处既然都送到手里了,古建国也不是那死脑筋的人。

    能有不打破他从不请假的辉煌战绩的机会,他哪有不接受的道理啊。

    古建国很是痛快的答应了领导的条件,表示自己一定会办成点儿什么事儿回来的。

    然后他就拿着满手的“出行通行证”,送走了特意来他家给他送证明嘱及咐公事的领导,背起他跟爹妈三个人的包袱,带着他们坐上了市里专门派来送他们的小汽车,前往火车站,踏上了这次的疆城之行了。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现在基本上已经把村子里的原先属于他们工作完全脱手了。

    尤其是毕老太太,这些年她带出的几个徒弟也有成才能拿得下活儿的。

    于是,在她跟公社和队上打了报告后,就把队里卫生所的一摊子事儿给交接了出去,自己也就是在他们忙不过来或是有什么处理不好的事儿的时候给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