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事前

    回家路上,一路泪水……

    周士元、邱虎和张鸿鸣都各自劝慰着妻子。可千言万语,怎能抚平此时的悲伤?唯有反复柔声地说着“别哭了,别哭了”,但自己的泪水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杨月早已哭得嘶哑无声,眼睛红肿无神,唯有泪水连连滚落。

    张鸿鸣一手抱着孩子,儿子在刚才的惊恐中哭的累了,现在已经伏在张鸿鸣肩头睡着。原本粉嘟嘟的脸蛋儿,因为在外面冻得时间太长了,显得红红的,略有粗糙。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杨月的后背,小心的陪伴在旁边。

    车停在家门口。门开着,院子里冷冷清清的。

    下车后,一行人不约而同地站在家门前,默默地向院内看着,似乎是在等待那熟悉的笑脸出来迎接。

    每次张鸿鸣陪杨月回娘家,到门口时,往往看到的是岳母王玉秋蹲在灶膛前烧火做饭,一张笑脸不时向外张望,那是盼儿女归来的幸福等待。对于儿女来说,那何尝不时幸福的奔赴呢?

    可如今,灶膛前空空荡荡,再无那张熟悉的脸。

    众人呆立在门口,久久没有迈动脚步,泪又奔流起来。

    物是人非啊!以往,那是温馨的相聚,如今是凄冷的别离。

    这时,有几个聚在屋子里劝慰杨光荣的亲朋们,看到呆立在门口的众人们,纷纷迎了出来。众人随着进到了屋子中。

    杨光荣坐在炕上,倚靠在墙边,双眼通红,脸色苍白,瞬间又苍老了许多。看到女儿们进来,杨光荣又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又惹得女儿们哭声一片,满屋的悲情四溢。

    众人又是一番苦劝,好不容易才让父女们止住了哭声。

    杨光荣双手攥拳,狠劲儿捶打着土炕,悔恨地说着:“我拦住你就没事了,我拦住你就没事了……”

    杨光荣与王玉秋结婚近四十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夫妻间吵吵闹闹的天天不断,磕磕碰碰的也不容易。王玉秋在生活中比较强势,占据了主导,大事小情都是她做主,甚至很多时候有些独断和不近人情。但在一次次夫妻间的磕碰中,杨光荣逐步退让,最后基本失去了话语权,这个家完全妻子王玉秋说了算,他这个男主人反而退居次位。家里什么事他也不管,也不能做主,反倒落了个省心,一切都听之任之了。

    今天早晨吃饭时,老两口又为一些生活琐事拌了几句嘴,王玉秋放下碗,就生气地骑上电动车出去了。

    这几年,外甥突然离世的刺激,王玉秋的脾气也越来越古怪,火气说上来就上来,有时候甚至都是莫名地发脾气。杨光荣早已经习惯了这些。自己吃完饭,将碗筷泡在锅里,也没有洗涮,就背起筐到地里干活去了。惹不起躲得起,杨光荣就是这种心理,每次吵架过后,他都是躲到地里去干活,估摸着妻子的气该消了,他再回家。

    临近中午时分,杨光荣背着筐回来了,看见院门依旧紧锁。他叹了口气,摇摇头,开锁进屋。碗筷还在锅里泡着,冰锅冷灶的,看来王玉秋还没有回来。

    他躺在炕上,炕虽然有些凉,但也让累得疼痛僵硬的腰舒缓了些。干了半天的活,肚子有些空了,他躺在炕上眯着眼,一动也不想动,等着王玉秋回来做饭。虽然在家里失去了话语权,但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做饭之类的家务活他是从来不屑于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