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 问讯

    问讯室内。

    到现在,问讯已经十多个小时了,不知道是第几次问讯了。

    问讯的对象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满脸奸猾之态。他叫刘小海,7号嫌疑车的司机。

    “警官,我真的没有撞过人。”刘小海满脸是委屈。

    “谁也没有说你撞人啊?我们只是向你了解一下情况。”问讯的警察小李一脸庄重地说。

    “警官,您这样说谁信啊,你们找我们肯定是因为交通事故啊。如果超载了,那是路政管的事情。我这都被关了一天了,你们这哪是了解情况啊,根本就是怀疑嘛!这耽误了我多少买卖,少赚不少钱呢!”刘小海摊开双手,似乎比窦娥还要怨屈。

    刘小海常年在路上跑车,与交警、路政的执法人员打交道多了,也练就了一身油滑的本事。

    “你严肃点!问你就老实回答问题。公民有义务配合警方工作。你别自作聪明,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大事不说,你那些交通运输中违规违纪的事情还少么?”

    警察小李看着他那奸猾的表情气就不打一处来。

    一个晚上了,他一直是这个态度。如果不打压他一下,他还以为这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

    看到警察真的生气了,刘小海心中虽有些小窃喜,但还是收敛了不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过犹不及了。

    “你再说说你的车当天爆胎的详细情况。”小李直接问。

    “我这个车胎本来就有点老化了,一直想换呢,这不资金不足嘛,等这个月的货款收齐了,我就马上换一个新的。”刘小海絮絮叨叨地自顾说着。

    小李一瞪眼,说:“谁让你说这个了。说说爆胎的时间,地点。”

    刘小海一吐舌头,貌似尴尬地干笑了两声,说:“时间记不太清了,好像是中午过后,过了加油站不远就爆胎了,当时我就叫了流动补胎车来补胎。对了,你可以查我手机的通话记录,上面有联系时间。”说着,刘小海就开始摸口袋,找手机,可是没有找到,说:“手机都被你们收上去了,你们自己查就可以了。”

    “好,我一定会查的。当时看到赵连城的车了么?”赵连城是8号嫌疑车的司机。

    “看到了,我们的车刚爆胎,他的车就从后边开了过来,就停在我们前边不远处,下车后还想给我帮忙。我叫了流动补胎车,就没有用他帮忙。后来不知道他在车前鼓捣什么。”

    “再后来呢?”

    “后来,我们的车修好了,我就开车去送货了。那天装料时排在了后边,比其它的车晚了不少时间。爆胎又耽误不少时间,本来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跑两次车,结果那天只跑了一次,少赚了不少钱呢!”刘小海又开始嘴碎碎地说其它事情了。

    小李及时打断了他,说:“好了,这个就不必说了。你开车走了之后,赵连城的车呢?”

    “我车开到他旁边时,叫他一起走,他也就马上开车追过来了。”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

    “交货呀!”

    “交货之前呢?”

    “到地秤上称重啊。”刘小海的**病又开始抬头了。

    “刘小海!”小李瞪着眼睛高声说,“你好好回答问题!”

    “你看,你看,又生气。好好,我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真的,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最起码我没有看见。”

    “赵连城的车呢?”

    “他的车在我的车后面,我怎么能看到他的情况呢?”

    “期间你没有看到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没有,肯定没有。”刘小海信誓旦旦地说。

    “你确定?”

    “对天发誓!”说着,刘小海还做了一个举手发誓的动作,也不知他是真的发誓还是在表演中掩饰什么。

    刘小海就像一个滚刀肉,煮不烂,切不开,让人无从下手。

    另一个问讯室里,对赵连城的问讯也在进行着。赵连城,二十出头,黝黑的面色,乱蓬蓬的头发,眼神中带着年轻人少有的沉静和冷漠。

    坐在他对面的是警察老曹。原来是小李警官在问讯,但从赵连城的口中没有得到任何信息。这才换了经验丰富的老曹来。

    曹警官稳扎稳打,不咸不淡地问着小李曾经问过的问题,摸着赵连城的底线。

    总是提问相同的问题,也许就可以从历次的回答中找出破绽。因为如果说的是谎话,在紧张的情境下,自己记得并不是那么清楚,第一次也许就把问题圆过去了,但第二次问的时候,第一次是如何回答的,就很少有人记得清楚了,可能就会用另一个谎话去圆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历次回答中找出嫌疑犯哪处说的是谎话了。

    “姓名?”老曹问道。

    “赵连城。”

    “年龄呢?”

    “二十三岁。”

    “……”

    “……”

    一些基本的信息回答的当然是毫无破绽,这些也没有必要说谎的。老曹之所以还问这些问题,就是使他逐渐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