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69、书院日常

    069书院日常

    两名押送董志和的官差都认识董飞卿,跳下马来,笑着拱手行礼,其中一人道:“公子前来,是——”

    董飞卿瞥一眼董志和,“说几句话。”继而取出打点的银票,送到二人手里。

    二人推辞一番,到底是笑着收下了,牵着马走开去一段。

    董志和看着董飞卿,目光极为复杂。

    “有一样东西,你该看一看。”董飞卿将穆雪那封信取出,展开来,送到他手里。

    董志和迟疑一下,用戴着镣铐的双手接过,敛目阅读。看完之后,脸色愈发灰败,又从头细读。

    穆雪对他没有怨恨——起码在与他不期而遇之前,都没有怨恨过他,告诫陈嫣的,只是在她和阿锦出事后远离董家。她对他用过最重的言辞,不过是心狠手辣。

    完全在意料之外。

    原来,她对他,真的是忠心耿耿。

    这一生,如此待他的女子,应该只有她一个。

    他干燥的唇动了动,牵出一抹讽刺的笑容。

    那样的一个女子,与她的女儿,以那样惨烈的方式,死在了他眼前。

    他抬起头,茫然地望着晴空。

    董飞卿从他手中取回信件,折叠起来,放回信封,问:“想不想随身带着?”

    董志和颔首。

    董飞卿把信交给他,随即退开两步,“保重。”

    董志和凝了他一眼,“保重。”

    再多的言语,没有了。

    他们早已无话可说。

    阿锦、穆雪身死之前的一幕幕,变得格外清晰,变成画作一般,镌刻在心头。再踏上一望无际的长路,董志和的脚步分明变得分外沉重。

    蒋徽望着董志和的身影渐渐远去,缓步走到董飞卿身侧,“回家?”

    他侧头看她,微笑着说好。

    朝堂中,皇帝调任一名封疆大吏进京,入内阁,拜次辅。

    在董飞卿看来,新任次辅许阁老对于叔父而言,与董志和在的时候大致相仿。那是叔父早已习惯的情形,是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时光流转,进入八月。

    书院按照薇珑、董飞卿的意思修缮一新,只有少数一些地方还需单独费些人力、时间完善,但并不影响旁的事。所需的书桌、座椅、文具等等亦安置到相应的屋舍内。

    八月初六,书院门楣挂上偌大的“晋江书院”四字,充作影壁的巨石上,工匠也已雕篆上晋江二字。

    同一日,晋江书院招收学生的告示张贴出去。

    八月初七至初九为报名的时间,八月初十开始到八月十二为止,报名的人来书院接受叶先生等几位名士的筛选。

    作为堂长的董飞卿、管三和任职掌书的蒋徽,在同期也忙碌起来:

    叶先生与管三请来的在书院任职学长、会长、斋长、讲书……等人员相继到来,这些人大多需要住在书院,董飞卿和管三逐一为他们妥善安排下去;

    大量书籍一箱一箱送到书院的藏书阁,需得分门别类地安置到高大结实的书架上,这件事,蒋徽担心别人越帮越忙,情愿亲力亲为。

    藏书阁是一个三进的院落,书籍分放在二进的正屋、耳房、厢房之中,再往后走,便是存放书院卷宗、档案的地方——这些也需要专人打理,职位名为书办。

    也就是说,日后,蒋徽要和一个人同在藏书阁共事。

    巧得很,蒋徽连续忙碌几日,都没能与书办碰过面。

    忙碌好几日,蒋徽料理完手边的事,比照着亲手书写的名录核查一番,没有错处,放下心来。

    手边无事,蒋徽取出记录着书院各职位的名单,凝神细读,要做到对日后共事的人心里有数。

    刚看到书办一栏,友安来了,笑道:“叶先生和公子请您过去一趟。”

    蒋徽漫应着站起身来,放下名单时,匆匆一瞥,看到名字是楚裳。无疑,定是叶先生很信任的女子。

    书院落成之际,叶先生便住进来了,居处是先前位于宅邸西侧的正房。今日她与董飞卿唤蒋徽过来,是招收学生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要蒋徽来看看花名册,若是有实在不妥当的,便从名单上划去,若是有不该落选的,便补上。

    蒋徽见到二人,听完他们的用意,笑了笑,道:“若不是书院刚建成,收的是第一批学生,要我说,谁想来都该让他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