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3、痛斥/悔恨

    083

    廖碧君缓步走进门来,默不作声地屈膝行礼。

    廖书颜对她红肿的双眼、惨白的面色视而不见,也不让她落座,很直接地道:“翰儿到了外院,会有管事询问他的去向,可行的事情,府里会派护卫随行;不妥的事情,便会将他拦下,来内宅禀明你大嫂。至于你房里的人,就更不需说了。”

    廖碧君明白过来,自己已经被禁足了。看起来,蒋国焘临走的时候,托付了姑母等人不少事情。

    廖书颜道:“你的脾性,看了这些年,我一清二楚。早在多年前,便对你说过重话。到这会儿,我不是要阻拦你做什么事,只是以蒋家长辈的身份问你一句,你想做什么?”

    廖碧君神色透着些麻木不仁,“我要和离。”

    “和离?”廖书颜玩味地笑了,“和离之后,带着嫁妆回娘家,让你爹娘兄长再给你找个人家嫁了?若是后者,京城大抵没人会娶你,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犯不上自寻那份儿尴尬。”

    “我不会再嫁。”廖碧君一字一顿地说。

    “不会再嫁,那么,是让你爹娘养活你,还是让你兄嫂养着你?”廖书颜冷静地给她摆事实,“这些年了,你只有陪嫁的庄子上那点儿固定的进项,当初你爹娘给你的体己银子早就花的差不多了吧?回到娘家,你要用他们给的田产养活自己么?”

    廖碧君的睫毛忽闪了一下,抿紧了唇。

    廖书颜继续道:“你会写会算,却不善经营铺子,身边连个伶俐勤勉的心腹都没有。

    “针线活尚可,但总不能给人做衣服、绣活变换银钱吧?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会先一步入土为安,你爹娘能照顾你多少年?

    “你娘因着你二妹、程老夫人的缘故,这些年是越来越明事理了,但有一点,谁要是让她觉得不争气,给家里丢人现眼了,她那张嘴可不饶人,弥勒佛都能让她絮烦出火气来。

    “再一个,你一心和离的话,也可以,但日后休想再见到两个孩子。”

    廖碧君失声道:“凭什么?那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因为你教子无方。”廖书颜语声仍是平静无澜,“眼前翰儿的事便是铁证。没你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娘,他不会沦为笑柄,连带地让蒋家被人说三道四。”

    “……”这是廖碧君不能辩解的。

    “你以为和离意味的是什么?”廖书颜黑沉沉的眸子凝住她,“是不是以为,回去之后过的是在闺中的日子?是不是以为,你的两个孩子还能时时与你相见?你倒是会做美梦。

    “以你这个德行,若是和离回到娘家,不出一半年,便会让爹娘心寒、兄嫂嫌弃,没有人会愿意再搭理你。实在心烦的不行了,也就把你随意打发出去,让你嫁到地方上。

    “你不值得谁对你好。

    “你根本就不知道好歹。”

    末尾的话,昨夜听到过相似的。廖碧君眼睛酸涩不已。

    廖书颜说起蒋国焘:“昨日,国焘也不怕丢人现眼了,把你曾轻生的事告诉我了。

    “那是他的心病。

    “我料想着,你要是不能如愿继续祸害他,少不得又要寻死觅活。

    “那你就死,但你死之前,国焘会赶回来,他想怎么整治你,我都不会管。”

    廖碧君望着廖书颜,发现对方看着自己的眼神冷漠之至,似是在看着一个不相干的罪人。

    廖书颜讽刺地牵了牵唇,有意把话说得很重:“自幼年到如今,生过两个儿子,犯过两次让人不齿的错,其余的年月,都在做娇小姐、应声虫——你这样的人,死了真不可惜。”

    廖碧君踉跄着后退一步,身形摇摇欲坠。

    廖书颜瞧着她那个样子,无动于衷,“在你,觉着自己就是为情生为情死的人,并引以为荣。

    “今日,我便与你说道说道这情意二字。

    “两情相悦,喜结连理,只是新生涯的开端。

    “男人该有担当,要让结发之妻衣食无忧,要让她不觉着矮人一截,但除此之外,他是个男人,只要家族不曾迫害他,他便要对得起家族,与至亲齐心协力地维持现状,或是更上一层楼。

    “至于女子,遵从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话的人是绝大多数,这是本分,亦是责任。

    “国焘是次子,起先斟酌着家里的情形,自请留在家中打理庶务,让兄长没有后顾之忧;后来在家中实在憋闷,便入了官场,一直兢兢业业当差,熬成了五品官员,对得起所学过的文韬武略。

    “你们两个的事情,他也有错:当初该做的是再想法子劝导你,而不是一想到你要寻死就心惊胆战没了主张,到末了,居然躲了出去。

    “躲出去也行,走之前应该跟我或是你爹娘交个底。我们要是知道你糊涂到了那地步,怎么样都会防患于未然,绞尽脑汁也要拿出个章程,把你从牛角尖里拽出来。若不能,便让你画出一条道来。

    “但他没有,把事情弄得不清不楚的。

    “昨夜我说了这些,他也承认。他说,这件事而言,他就是个十足十的懦夫。

    “至于你,我先前真以为你会做一辈子的应声虫——这样其实也不错,是无能,但不会惹祸。哪成想……是高估还是低估了你,我也不清楚。”

    廖碧君知道,这只是刚开始,更刺心的话在后头。姑母动怒时言语有多犀利,她早就领教过了。

    廖书颜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我要是把责任往身上揽,便是既对不起蒋家又对不起廖家,该后悔:怎么能对你放任自流,应该一直坚持不懈地手把手地教你为人处事之道,就算你不情愿,就算你觉得在孩子面前失了做母亲的颜面,也要让你学会持家之道,成为国焘的贤内助。

    “——可我不会。我凭什么要为了一个看着就头疼的人耗费心血?嫁为人/妇那一日起,你便不再是谁的孩子,该做的是尽孝,是学持家之道,而不是换一些人继续照顾你。

    “我有一个侄子、两个侄女,你兄长和你胞妹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你天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我没什么好自责的。同理,你爹娘也没什么好自责的。

    “犯错也无妨,谁都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可你犯了错,不是反省,不是认错,是忙着跟夫君置气闹和离。

    “看你多有出息。”

    末一句,带着满满的讥诮、嘲讽。廖碧君的头垂得更低,面色由白转红。

    碧君一直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是涵养工夫不到家。但在此刻,意味的是把她的话听到了心里。不是对牛弹琴就好,廖书颜笑了笑,“要说你在乎国焘,我相信。都为他寻死觅活了,谁能说你不在乎?

    “可是,你若真的在意他,日常诸事,便该为他着想几分。例如打理好房里的事,例如自一开始就照着他的意思教导翰儿。

    “可你偏不。你觉得他是次子,房里的事随大流就行了,却不想想,自己也迟早要做婆婆,自己所在的房头少不了大事小情。

    “宠孩子没错,但要一边宠一边往好处引导——这话我和你婆婆早就委婉地跟你说过,可你好几年都因为生了儿子、彻底站稳脚跟沾沾自喜,家里家外都恨不得把翰儿挂在脖子上炫耀。让你引以为豪的儿子,可不就要当小祖宗供着。

    “别的事,从不肯动脑子,只知道跟着妯娌行事。幸好你这妯娌聪慧干练,否则,这个家早让你们俩拆了。

    “说来说去,你就是自私、懒惰到了没边儿的东西。”

    她语气倏然一转,变得沉冷,“在闺中时,有父母供着衣食起居,有手足照顾帮衬;年轻时仗着姿色出众,满脑子的风花雪月;嫁人后,生下子嗣便以为万事大吉;混日子混到孩子长大了,你指望的便是日后享受儿子儿媳的孝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