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9. 第八十九章 礼尚往来

    星期四晚上,陈卫红将所有的衣袋、抽屉搜空,凑了十几块钱。星期五一早,到潭定街上买了几斤“黑市”肉,以及粉条、豆腐和一些小菜,回到家里后,将前一天托母亲用高粱换回的五斤白酒,以及母亲准备的几斤黄豆和一些小菜、调料,装入背筐,背着往学校走去。

    估计晚上回来会比较晚,陈卫红把电筒带在身上。临出门前,特意给母亲交待,晚上不回来住。

    欧树芳再三叮嘱陈卫红,一定少喝点酒。

    到了丰咀,陈卫红将东西交给毛三娘,客气地再三表示感谢。

    “陈老师,你这是瞧得起我,谢什么哦。再说,你与世贵是兄弟了,就不要见外了。只是,我们农村人,手艺差,做来不好吃,你还要多原谅。”毛三娘高兴地接过陈卫红的背筐。

    午饭过后,毛三娘与媳妇就忙碌起来。陈卫红抽空去看了看,准备帮帮忙,被二人好心地劝止了。

    放学后,陈卫红来到毛世贵家。

    毛三娘与媳妇正在厨房里忙碌,毛三爷在一旁打下手。堂屋的饭桌上已经摆放了几样菜,毛世贵、张宗虎、瞿长荣等人在另一桌打牌。

    张宗虎热情地招呼着陈卫红坐,并把他介绍瞿长荣。

    瞿长荣高兴地握住陈卫红的手:“陈老师,早就久闻你的大名。在我们丰咀村,学生和家长都很喜欢你,很多家长都向我谈起,你来丰咀村小学才教了几天,孩子们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变得爱说话了;二是每天回家都自觉地认真作业,三是字写得更加工整,四是够帮助父母算帐,五是学会了唱歌。他们还说了些,我一时也说不全。陈老师,你真是个能人,如果你早一点来我们丰咀村小学就好了。”

    “谢谢瞿支书的表扬,孩子们很聪明,原来的老师也把基础打得扎实,家长也引导有方,才有了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你们村支部、村委会的干部领导有方,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瞿支书、张村长为首的村上领导的关心与支持。”陈卫红谦虚地推功。

    聊了一会儿,陈卫红向瞿长荣告个假,准备去催促一下先英等人。

    瞿长荣阻止了陈卫红,转身吩咐毛世贵:“世贵,你再去请一下先英等几位老师,让他们快一点过来。”

    毛世贵走后,瞿长荣将目光转向陈卫红:“上次,先英老师给我说了你与毛世贵冲突的事情之后,我正准备把你和世贵找拢来,大家一起喝杯酒,沟通一下。没有想到你们动作快,已经自行处理好了。这样也好,梁山兄弟,不打不相识。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在丰咀的地盘上混生活,需要相互帮助。以后,在丰咀村,你们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村上帮助解决,尽管开口,在能力范围之内,我们一定尽力。”

    “谢谢瞿支书和张村长,谢谢你们对丰咀村小学和我个人的关心!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丰咀村小学一定会办得更好,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陈卫红真诚地表示感谢。

    聊了一会儿,陈卫红提出了一个要求:“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很单调,如果能够在外面的院坝里支一个篮球架,让孩子们打打篮球,锻炼锻炼身体,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那就太好了。”

    瞿长荣看了看张宗虎:“这是一件造福大家的好事情!张村长,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购买的话,村上的经费开支不出来。要不,我们去井场化点缘,找两根钢管,再买点木料,自己做一个篮球架,如何?陈老师,你是内行,估算一下,做一个篮球架,大约需要多少钢管,多少木料?”张宗虎立即开始落实。

    自己做的虽然简陋一点,但如果能够严格按规定的尺寸做出来,也聊胜于无。想到这里,陈卫红赶紧站起身来:“好的,我去查一下资料,计算一下需要的材料,再把草图画出来。这里,先谢谢瞿支书、张村长了,一会儿多敬你们几杯。”

    说话间,毛世贵与先英等人到了。

    两位村干部热情地上前握手、问候。

    李昭民等三位民办教师,在村干部面前显得有些拘束,陈卫红看在眼里,暗自叹息了一下。

    陈卫红几次邀请毛三娘等人一起吃饭,但他们坚决不肯上桌。无奈,陈卫红“强迫”着将各种菜肴盛了一些在碗里,给他们端到厨房里去。

    酒席开始,陈卫红端着酒杯站起身来:“瞿支书、张村长,毛伯伯、世贵兄弟,各位老师,我来到丰咀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你们对我细心照顾、热情帮助,令我感激不尽。今天,借世贵兄弟家的宝地,薄酒一杯敬敬大家,聊表我的心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事顺心,好人一生平安!”

    桌上众人纷纷端着酒杯,站起来积极回应。

    众人干杯后,先英端起一杯酒,向各位表示了感谢。之后,单独敬了瞿长荣、张宗虎一杯酒,说了些感谢、请求关照之类的话。

    两位村干部客气地向先英表示感谢,爽快地干了杯。

    随即,李昭民与另外两位女教师也跟着开始敬酒。

    农村工作大多靠酒来沟通,有人戏称,村干部的第一条件,就是酒量。自

    酒席开始不久,两位村干部就开始轮流敬酒。他们见陈卫红年纪轻轻,在喝酒上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陈卫红虽然做好了准备,但也乐得装傻。

    两位女教师在先英的带领下,轮番向村干部和毛世贵敬酒,并发动毛世贵父子、家人一起向两位村干部敬酒。两位村干部仗着自己酒量大,又是本村的老大,几乎来者不拒。

    六点过,天色暗了下来,先英与罗桂容、游书会三位女教师先行告辞回家。

    两位村干部与毛世贵等有了七八分酒意,酒兴正浓,开始了豪言壮语。

    陈卫红本也打算告辞回家,见此情景,不想坏了大家的兴致,临时改变主意,决定留下来陪大家喝尽兴,并抽空与李昭民商量了一下,决定今晚到他家挤一下。

    开席后,陈卫红比较低调,此时只有四五分酒意。三位女教师走后,两位村干部和毛家父子,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陈卫红身上。

    陈卫红知道双拳难敌众手,自己与李昭民两人,绝不是这四人的对手:“瞿支书、张村长,各位,现在都提倡团队合作,我提个建议,划南北拳如何?”所谓的“南北拳”,就是将喝酒的众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阵营,每人划一拳,输了的就淘汰出局,哪边的人先输完,这个阵营的人就每人喝一杯酒。

    众人一致同意了陈卫红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