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章 机会不是现成的吗

    不管什么年月,家长都喜欢好学生,好学生的划分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而市一中无论这会儿还是后来,都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存在,先别说人家有多少牛掰的名师,就是那硬件也是杠杠的,举凡市里有什么好事,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市一中,就算别的学校眼红也没用。

    真要因为这个闹起来,上面轻飘飘吐出三个字,升学率,就能堵的所有学校领导哑口无言,中学比的是啥,可不就是升学率吗,你自己升学率上不去,却眼红市里的政策倾斜,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而市一中也的确牛,几乎每年的高考状元都出自市一中,别说人家的重点班就是平行班高考平均分,都足以秒杀一片。

    久而久之,市一中几乎就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就市一中这三个字都仿佛镶着金边,哪怕是个二流子只要穿着市一中的校服,那也绝对是别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未来的栋梁之才,总而言之,市一中就代表了优秀,代表了光灿灿的未来。

    正因知道市一中有多牛,对于老娘一脸羡慕盯着前面小帅哥的身影,苏晓月也只能嘴上不服几句,毕竟那小帅哥身上穿着的正是一中的校服,某种程度上说,那身校服就相当于名片,名片上是两个斗大的字,优秀。

    苏晓月自己也很羡慕,毕竟她也曾是中学生,确切的说,她现在又成了一名中学生。

    苏晓月很了解她家老娘的性子,故此并未催促,耐心的等着那个市一中的小帅哥彻底消失不见,她家老娘做了一番唠叨感慨之后,才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向自己,然后顾虑到即将中考的关键时期,极力忍住继续唠叨的想法,套话儿的鼓励了自己一番。

    苏晓月心里暗叹,真难为她家老娘了,能压住脾气柔声细语的鼓励,估摸是怕这关键时期刺激到自己,干脆来个破罐破摔,考个稀里哗啦。

    以前真不觉得,可重来一回之后,苏晓月忽然能体会到她家老娘的不易了,这年月家有考生就是头等大事,哪怕是中考也一样。

    既理解了老娘的不易,苏晓月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慰一下,也算表表孝心,想到此,便道:“妈您放心,我一定努力,争取考出好成绩。”

    大约习惯了女儿过往不甚认真的学习态度,这忽然表了回决心,刘秀荣还有些不大适应,愣了一下之后不禁白了女儿一眼:“少拿好听的哄你妈,你要知道,学习不是给爸妈学的,是为了你自己,成绩够上中专分数线,一毕业就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一辈子享福多好,别跟爸妈似的,就是吃了没文凭的亏,一辈子都是苦哈哈的工人……”

    老娘这一套唠叨话几乎贯穿苏晓月整个初中,直到后来她考上中专,老娘才算偃旗息鼓,以前晓月真是烦不胜烦,如今再听,反倒觉得分外亲切,也能体味到老娘这些唠叨后面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果然,年纪不是白长的,饭不会白吃,多了几十年人生历练的她,再回过头来,方能体会父母的苦心,是因为实践了撞过墙,切身体会了社会现实,竞争残酷,才能看到自己的短板吧。

    难道这就是老天让她重来一回的意义?想到此,不觉暗暗点头,既如此,自己便更不能辜负老天的苦心了。

    苏晓月忽然的沉默乖巧让刘秀荣很不习惯,侧头盯着女儿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女儿的额头:“不是真摔坏了脑子吧。”

    给老娘一打岔,苏晓月顿时回过神来,拉下老娘的手:“妈,我只是摔了一跤,又没摔到头,您不也听见大夫说没事了吗。”

    刘秀荣仍有些犹豫:“妈是怕没检查出来,不是说有些病有潜伏期吗,当时没事儿,过后才发病,而且,这全身的神经都连着,虽说你没摔到头,没准儿就串脑袋上了呢。”

    她家老娘这脑洞,她也是真服了,苏晓月觉得再就此说下去,只会越来越说不清,忙岔开话题道:“妈,快考试了,我还是赶紧回家复习功课吧。”

    苏晓月一句话提醒了刘秀荣,急忙道:“是呢,这一说话差点儿忘了,你爸还不知道你没事儿,不定多着急呢,要不是厂里只许一个人请假,你爸早跑医院来了。”

    苏晓月的爸妈都在运输厂上班,她爸是修理工,老娘是食堂的,要说国营大厂这两年虽有些不景气,但工资还过得去,一家三口过日子也还成,可她家却有些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