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一笔意外之财

    刘秀荣不知道自己闺女这话已经说的相当保守,毕竟模拟试卷她考过一回,做过无数回,晓月真觉老天对她不薄,重生带了过目不忘的金手指不算,头脑还越来越清楚,尤其模拟考后,好像触动了记忆中的某个开关,三十年前的事都想了起来,不仅记起了模拟考的试卷,最后大考的试卷也差不多想了个七七八八。

    这是晓月今天模拟考的时候发现的,几乎每考完一门就会想起后面的二模三模乃是大考试卷上的题,并且异常清晰,晓月觉得自己的重生就像一个计算机的系统漏洞,这个漏洞的存在让自己直接开了外挂。

    想起这些之后,晓月便开始担心老天爷发现自己这个漏洞之后,及时打了补丁怎么办,如果没有外挂,就算她重生一回,家里的境况或许有改变,学业上拼命努力也或许比上一世考得好,但绝达不到开外挂的高度。

    因为担心,晓月便把想起来的那些难题大题都记了下来,预防万一,她刚才就在屋里做这些,已经差不多记好了,晓月回屋把笔记本又看了一遍,想了想,放到了抽屉里。

    抽屉是小舅特意腾出来让她放学习用具的,抽屉不大,但有锁,放在里面锁上,把钥匙塞到自己书包里拍了拍,心仿佛都踏实了。

    金手指一开,智商直线上升,晓月觉得自己现在学什么都快,而今天刚模拟考完,卷子没判出来之前,老师也没有布置别的作业,以前的卷子晓月都做了好几遍,书上例题概念也都记住了,而文科是她一直就擅长的,把该背的都背下来就行了,不用再熬夜用功。

    晓月终于体会了一把当天才的感觉,根本不用费劲就能搞定一切,太特么爽了,若是上一世,在这临近大考的前两个月内,正是她最煎熬的时候,每天除了刷题还是刷题,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么用功的确有用,最后她考上了中专,对于她这样程度的学生来说,绝对算超常发挥。

    艾老师就是这么跟老娘说的,还恭喜了一番,提起艾老师,晓月忽然想起从明天起自己就要去九班上课了,从初一到初三,中途调班也不算什么新鲜事,进九班的也有过几个,却都不如自己特殊。

    学校虽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所有师生都知道,想进九班必须连续三次考试的总成绩都能达到九班的平均分数线,自然而然就会调到九班。

    所以自己的情况绝对是特例,她前面两次考试的年级排名都在一百六七左右,也就勉强够得上整个七中初三年级的平均分,跟九班的平均分相差太远,就算这次模拟考她考的很好,但卷子刚收上去,还没出成绩呢,这时候就急巴巴的调她去九班,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更何况还是九班的班主任,七中大名鼎鼎的赵阎王亲自开的口,这就更奇怪了。

    赵阎王可是七中的金字招牌,市级优秀教师,教学水准公认的高,水准高,眼光自然也高,尤其在他教的数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几近苛刻,苛刻要求高便有成果,九班数学一门无论最高分还是平均分,始终都是所有科目里最高的,而赵阎王对数学尖子生也颇为偏爱,具体表现在肖学霸身上,据说总是习惯黑着一张脸的赵阎王只有在对肖阳的时候才会露出和颜悦色的一面,别人可没这样的待遇,就算九班的尖子生们也一样。

    晓月托着腮帮子琢磨,这样的赵阎王竟然对自己青眼相加,甚至不等模拟考的成绩出来,就把自己调进九班,是因为今天的数学试卷吗?

    因为看到她答出了最后的两道大难题,赵阎王起了爱才之心,才这么着急的把自己调到他手下亲自教导,所以说有教无类,根本是糊弄人的,老师们从来都喜欢聪明的学生,水平越高的老师对学生的智商越挑剔。

    晓月记得前世的赵阎王可从来没注意过自己,甚至,赵阎王大约都不知道七中还有一个叫苏晓月的,即便他曾给五班代过两次课,并点了名,依旧不会记得自己是哪根葱,毕竟自己这样的学生太多太多。

    晓月忍不住叹了口气,一张模拟数学试卷,竟让自己的待遇天差地远,就连赵阎王都格外关注,真不知该庆幸还是忐忑,庆幸得到了赵阎王青眼作为七中的学生很光荣,忐忑是怕自己进了九班之后,赵阎王会失望。

    晓月摇摇头,应该不会,自己就算比不上肖学霸,但现在的她已今非昔比,就算数学上依旧没什么天赋,但普通的难题也难不倒她,至于拔高的那些超纲题,就算老天忽然收回福利,只要有抽屉里这个本子在,也不怕。

    赵阎王再厉害,出的题也超不过这几次考试的难度,所以,自己应该可以应付,不至于刚进九班便被踢出来,最妙的是,距离大考只有两个月了,等大考之后,进了高中,新环境新老师,一切重新开始,也就不用顾虑什么了。

    想到此,便不再纠结明天进九班的事,反而开始想分家的事,听老娘的意思,小叔两口子打定主意要大树胡同的房子,甚至不惜把存折上的一万块都舍了。

    虽说,认真算下来,这么分,小叔两口子仍然占了便宜,但小叔小婶可不是占点儿小便宜就会满足的,这两人自私贪婪,若没有大好处,绝不会舍得把这么多钱分给别人,在小叔小婶眼里,除了他们儿子大宝,所有人都是别人,就算一直偏心着他们的老巫婆也一样。

    正因清楚两人的德行,才越发觉得奇怪,忽然晓月想起了一件事,貌似有阵子都嚷嚷大树胡同前的马路改造扩宽,而大树胡同正守着马路边,如果马路扩宽大树胡同必然会跟着拆迁。

    晓月终于明白小叔小婶这次为何如此反常,估计是得了拆迁的消息,赶着分家把大树胡同那三间房弄到手,等拆迁分房的时候,落的便宜可就不是一万两万了,还真是算的精。

    可惜算的再精也没用,那条马路的确改造扩宽了,可惜并未拆到她们住的那个院子,而那一片既不是学区也没有历史人文建筑,就算守着马路,依旧不被开放商们青睐,以至于熬了好多年,才赶上棚户改造,分的房子依旧是附近的还迁房,地段决定房价,大树胡同那一片一直处于低位,不值什么钱。

    想明白小叔小婶的算计,晓月更有把握了,现在着急的是小叔小婶,毕竟一旦拆迁的消息传出来,就算爷爷奶奶再偏心,也不会把即将拆迁的三间房都分给老儿子。

    所以,若是爸妈提起公证的事,小叔小婶只怕比谁都积极,而那存折上的一万就彻底归了自家,还真是一笔意外之财呢。

    有了这笔钱,她家也能在河沿路买房了,小舅那个五十平的才一万二,还是独院,那些杂院里的房子只会更便宜,可以考虑多买几间,到时候一拆都能分房子,晓月比谁都清楚,房子以后会涨到什么可怕的程度,尤其河沿路这一片,简直寸土寸金,跟现在的价格相比翻了何止百倍,若非亲身经历,打死她都不会相信。

    由此可知,小舅有多厉害,有聪明头脑或许能发小财,但要发大财就得头脑加机遇,魄力再加运气,四者缺一不可,而这些小舅都具备,所以小舅若不发财才真没天理。

    而自家也可以跟着混个好日子,只是老爹老娘可没有小舅的魄力,从老爹老娘反对小舅买房就可以想象说服老爹老娘有多难。

    想到老爹老娘的固执,晓月真有些发愁,这明知捡漏发财的路,要是错过了,自己非悔死不可,愁了一会儿,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

    正想怎么开口,便听见外面自行车响,小舅跟老爹吃完饭仍旧往延安路那边儿赚外快去了,老爹如今比小舅还有干劲儿,就连分家这样的大事都没打消老爹赚外快的积极性,可见金钱的刺激有多大。

    晓月正出神,脑袋被老娘拍了一下:“我还以为你在屋里复习呢,不想你这丫头学会挂羊头卖狗肉了,不看书发什么呆?”

    晓月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妈,您别总打我脑袋,回头打傻了怎么办?”

    刘秀荣嗤一声乐了:“妈就轻轻挨了一下,哪就能打傻了,你这丫头是打算碰瓷呢。”

    晓月嘿嘿一笑:“您老慧眼如炬,我是有多想不开敢跟您碰瓷。”捧了老娘两句,见老娘心情好了,才试着开口:“妈,上次答应我的那个条件能不能换一个?”

    女儿一开口,哪还有不明白的,刘秀荣哼了一声:“怎么着,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把牛皮吹破了,我就说你怎么可能考进前五十呢。”

    晓月不满的道:“妈,我可没说自己进不了前五十,我是说不买吉他换个别的奖励成不成?”

    刘秀荣只当女儿跟自己逗闷子呢,也不当事儿,笑道:“你说吧,换什么奖励?”

    晓月:“如果我能进前五十,咱家也跟小舅一样在河沿路这儿买房吧。”

    刘秀荣愣了好一会儿才道:“你个小孩子家的,操心这些做什么,真是的,更何况咱家可不是你小舅,哪来的这么多钱。”

    晓月急道:“怎么没有,分了家不就有了吗。”

    刘秀荣摇头:“这事儿还没落谱呢,我琢磨着你小叔小婶今儿是糊涂了,回头明白过来肯定不能答应。”

    晓月:“您尽管放心,只要咱家一提,小叔小婶一准答应,不信您明儿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