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娇千金065

    陈焰心尖一颤,看着这个曾经软软地叫他陈家哥哥的小姑娘,许久说不出话。

    苏娉视线越过他,落在前面等待的二哥身上,眉眼始终温和:“你不满陈爷爷想掌控你,跟他老人家置气,我能理解,所以我不怪你。”

    “祝你以后平安如意。”

    说完,她笑着对少年微微颔首,往哥哥那边走。

    “都说清楚了?”沈青雪心里其实挺复杂的,他跟陈焰一起长大,了解他的品行,对于这件事是觉得比较可惜的。

    不过爸爸和哥哥都不认可,而且他这兄弟自己之前又心不甘情不愿的,那就无话可说了。

    谁让你自己作。

    苏娉点头,兄妹俩一起往团部食堂那儿走。

    陈焰掌心攥着香囊,手背青筋毕露,在原地站了许久才抬脚离开。

    陆长风在黑暗里等了一会儿,见他彻底走了才拎着钥匙往食堂那去。

    要知道是这么个场面,他刚才就跟赵德发多唠唠了,也不至于无意听了人家的墙角。

    食堂真就锁了门,沈青雪和苏娉在门口等了几分钟,陆长风才姗姗来迟。

    “我去上个厕所。”刚才在操场等的时候就有点憋不住了,沈青雪来第七兵团的食堂吃过几次饭,也知道哪里有什么。

    苏娉看了他一眼,自己去厨房找水喝。

    刚把倒扣的搪瓷杯拿起来,一道阴影从头顶上压过,男人随手提起暖壶,打开木塞,问她:“加水?”

    苏娉鼻尖萦绕一股淡淡的药香味道,她愣了一下,点头。

    “有点烫。”陆长风一边倒一边提醒:“你慢点喝,烫着了你哥也要算我头上。”

    她有些哭笑不得,因为独处对他生出的惧意也淡了几分:“我哥哥不会这样的。”

    陆长风给自己也倒了杯水,想跟她揭穿她哥的真面目,在对上她温软漆黑的瞳眼时,微不可察叹了口气:“是,我瞎说的。”

    在人家妹妹面前说坏话,还是算了吧。

    沈青雪过来的时候见他们俩一人拿这个搪瓷杯在喝水,看了一眼,自己也拿了个杯倒水喝。

    喝完水,各自把搪瓷杯洗干净,放回去。

    沈青雪走在最前面,苏娉在中间,陆长风不急不缓在后面关灯锁门。

    苏娉踩着哥哥的影子往前走,陆长风手里抓着钥匙,慢悠悠跟在她身后。

    小姑娘这模样挺可爱的。

    回到操场,苏娉找到之前的位置坐下,沈元白没有在旁边,沈青雪顺势挨着她坐。

    四处看了一眼,她问好友:“莹莹,你知道我哥哥去哪了吗?”

    “刚才有个同志过来喊他,说团部临时有急事让他过去。”夏莹转头,轻声道:“苏哥哥让我给你带句话,月底放假,他带你回外婆家玩。”

    苏娉怔了一下,笑着点头。

    夏莹又专心看电影,虽然何忠没来,但她可以看了告诉他呀。

    苏娉看了一会儿,手臂轻轻碰了下旁边的二哥:“哥哥,你月底有假吗?”

    “有,两天。”沈青雪本来有点打瞌睡,现在精神了:“大哥也有两天,他说我们一起回趟外婆家。”

    “好。”她又沉默半晌,想起他之前说的事:“那个谢家姐姐是谁呀?”

    “大院里谢叔叔的女儿,是北城军区军属院长得最好看的姐姐,”因为是妹妹问,沈青雪一股脑说了:“谢家姐姐比大哥小两岁,只比咱们大一岁,但是遇事特别冷静。”

    他唏嘘道:“在你来北城军区之前,谢叔叔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和谢婶婶一起发往西北农场改造,她大哥谢回舟和哥哥是好兄弟,在谢叔叔出事以前就被派到孤岛驻守,虽然逃过一劫,以后可能很难下来了。”

    “谢叔叔和谢婶婶出事后,谢家姐姐立刻带着弟弟谢千帆回了老家,怕连累我们,断了和大院所有人的书信往来。”

    沈青雪搓搓脸:“谢家姐姐真的很好,以前大院里的婶婶们都说她和大哥很配,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面。”

    他是觉得这种可能性很渺茫的,除非谢叔叔能平反。

    “这位谢家姐姐,叫什么名字呀?”苏娉听了也很佩服她的果断。

    听起来就是一个聪明冷静的女子。

    “谢子衿。”

    ……

    看电影到十点半,终于散场。

    张轻舟组织学生们回校。

    在今晚,有不少女同学和部队里的战士们聊过天,了解他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训练巡防作战。

    战士们再三对她们缝制的药包表示感谢。

    男同学们也跟战士们聊得很开心,甚至还询问来部队当军医有什么条件,他们希望毕业后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娉,我看你全程都没有跟男同志聊过天哦,除了那个陆副团长,他还亲自带你去食堂喝水呢。”夏莹在她旁边揶揄,挤眉弄眼:“之前清理河堤和挖防空洞他也对你很是注意。”

    “刚才我二哥也在呀。”苏娉温声道:“陆副团长是我哥哥的战友,应该是看在哥哥的面子上对我多有照拂。”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夏莹神秘兮兮,故意吊她胃口。

    “什么呀?”苏娉恍然未觉,顺着她的话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

    苏娉摇头失笑。

    医院里没什么用得上她的地方,十天后就是医学研讨会,苏娉每天在学校除了课堂,就是往老师办公室跑。

    师徒两人对坐,手里都拿着钢笔,在写研究方向,时不时讨论一句,偶尔也有争执。

    张轻舟经常被她轻飘飘的语气气到,跳脚怒骂小鬼。

    苏娉永远是不紧不慢的温柔嗓音,让他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憋屈得很。

    明天就是研讨会,这次主场不在药学院,而是张秀成以自己的名义,邀请各省市的同行过来互相交流经验。

    提前半个月就发了请柬,外市的大部分都在昨天到达东城,有些人住在招待所,中医的同行大多是安置在药学院。

    容如是和张秀成是多年好友,两人又是志同道合的传统派中医,自然住在张家。

    这个时间点也卡的很好,正好是东城大学中旬假期,苏娉知道外公过来了,直接收拾了两件衣服和笔记跟着老师回了张家。

    在那住上一两晚是难以避免的。

    “阿软,快来厨房帮我忙。”张老夫人见她来了开心得很,连忙招手道。

    苏娉还没来得及去书房跟张爷爷还有外公打招呼,就被她拉着手腕去了厨房。

    张轻舟吃着杏仁酥,朝她耸肩,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

    苏娉叹了口气,用眼神示意他帮忙把行李提到厢房。

    张轻舟拍拍手心的酥渣,嘴上说着小鬼就是麻烦,动作却是不慢,提溜着她的行李袋去了右边厢房。

    没有进门,就给她放在门口,待会儿她过来自己提进去就行。

    本来想直接回房休息的,但是想到容叔叔也在,他还是叹了口气,去了书房。

    “你这个逆子还知道回来?”正在和容如是探讨各自这些年的心得时,就见那个不讨喜的儿子推门进来,张秀成没好气道。

    “给您把阿软送回来。”张轻舟自己拉了把椅子在他们旁边坐下:“容叔叔,好久没见,您还是这么年轻,跟我爸坐一块看起来都差辈了。”

    容如是笑声清和:“好久不见,轻舟。”

    “那是因为你岚岚妹妹她们省心,你容叔没有个像你这样的倒霉儿子,心情自然畅快,头发都没有几根白的。”张秀成在好友面前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儿子留。

    “那我现在就给容叔当儿子,以后您就当没生过我这么个孩子。”张轻舟从善如流,对笑容温和的容如是喊了一声:“爸。”

    张秀成直接气笑了,扔下毛笔,对好友说:“你看看这块滚刀肉,还说担心他明天会被围攻,谁敢围攻他?去年年底那次研讨会他多潇洒啊,骂完人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我们这一群心胸狭窄眼界不宽的人面面相觑。”

    容如是把自己写好的的东西放到一边,挂好毛笔,笑着说:“轻舟这孩子性子要强,他要走的道路不易,性格太过绵软反而不好。”

    “好好的通天大道他不走,非要一条路走到黑。”张老爷子懒得再说他:“还在这杵着干嘛?去把你侄女叫来,我们有话要对她说。”

    “好的,张伯伯。”张轻舟扶着桌沿慢悠悠起身,对看热闹的容如是说:“爸,您稍等,我去喊我外甥女。”

    容如是这回彻底绷不住了,等他一走,笑容爽朗回荡在书房。

    “你看看这小子,给根杆子就往上爬,四十来岁的人了,说话做事还是没个正形。”张秀成越说越不满,反而把自己给气着了。

    “孩子们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这一生把自己的路走好就行了,他们不是来延续我们的思想的。”容如是劝道:“卫生部同意他们在市医院开设临时试点,就是一个好的开端,等研讨会结束,你跟我一起去看看?”

    “我不去。”张秀成哼了一声,一口回绝:“开张半个月,收了五个病人,白白占了医院一个地方,浪费资源。”

    “你没关注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容如是笑容和煦。

    “……”张老爷子忽然就说不出话来了,过了一阵,他找补道:“我学生在中医科,他无意间提起的。”

    “嗯。”容如是笑着点头:“是,无意的。”

    苏娉在厨房里帮忙洗菜,张老夫人正在剥虾仁。

    “你外公跟你张爷爷口味一样,最爱吃芹菜虾仁,他俩能做朋友也是十分有缘分的。”

    “我听外婆说过,当年她和您就是在集贸市场买菜认识的。”苏娉笑眯眯道。

    “是,你外婆这个人最是温婉不过了,会做衣裳会绣花,我箱底还有一件她做的旗袍呢,现在也不适合穿了。”

    张老夫人惋惜道。

    苏娉只是温声笑,仔细地洗着手里的绿叶菜。

    “阿软,你今年有十八了吧?”

    她忽然问这么一句。

    “是,”苏娉愣了一下,但还是诚恳回答:“七月份满十八。”

    “这个年纪也可以谈对象了,”张老夫人叹了口气:“可别像你叔叔一样,快四十岁还没着落。”

    张轻舟比容岚小几岁,和苏诚差不多大。

    如果阿软不是自己臭小子的徒弟她还不担心,就是害怕他带坏了阿软,师徒俩以后都是孤家寡人。

    那她就真的对不住老姐妹了。

    想了一下,苏娉说:“我小叔叔也没有结婚,他和老师是高中同学。”

    “什么人就爱和什么人凑到一起。”张老夫人有些心累:“有时候我都在想,他不结婚也行,到时候去孤儿院抱养一个孩子也好,不过他这性子多半是不同意的。”

    她和张老爷子其实不孤单,张秀成学生很多,时常来家里探望,和自己的孩子也差不多了。

    就是担心儿子老了怎么办,不过想想他这张嘴,就算流落街头多半也是不会受欺负的。

    七老八十了还得拄着拐杖追着你骂。

    “老师的心思都在医学上,”苏娉柔声道:“您就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也只能这样了,谁也管不了他。”张老夫人倒油炒菜:“里面烟大有些呛,阿软你去书房陪你外公和张爷爷说会儿话,聊聊你们在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好。”苏娉把洗好的蔬菜放在小竹篮里沥水,她看了眼确实没有需要自己的帮忙的地方,先把碗筷都拿到堂屋里去。

    路过天井的时候她抬头看了一下,屋檐上有丝丝细雨落下来,快步进了屋子摆好碗筷,她站在院子里看了会儿雨滴,脑海里想的是这一阵应该有风湿骨病的病人去医院看诊。

    距离上次见面也有两三个月了,容如是看到外孙女很开心,写信终究不如当面,他询问了她学业上的事,又看了外孙女拿来的医案笔记。

    “你们中西医结合科上次收治的骨折病人,愈合期比中医科和西医科短?”

    他有些惊奇,又仔细把医案看了一遍。

    “是。”苏娉温声道:“外公,这种中西医结合模式是可行的,应该推广。”

    “西医的闭合性手术复位加中医的小夹板固定。”容如是把手里的医案递给旁边的好友:“你也看看。”

    张老爷子刚想说我早就知道了,意识到自己差点露馅,话到嘴边又赶紧咽了回来,不然这样显得他好像很关心那个逆子一样。

    “……我看看。”他清清嗓子。

    容如是也没有拆穿他。

    “这种成功只是个例,没有参考性。”看完医案,他来了这么一句。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需要大量临床验证的,可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五个病人,除了一个是骨折,其余都是常见的头疼脑热。

    这种方法的成功,说是碰巧,也没办法解释。

    苏娉心里也知道,但是确实无解,因为中西医结合科是个新科室,大家已经习惯了要么中医要么西医,在他们眼里这个新科室就是骗钱的。

    让你中医看一下,然后西医看一下,收两分钱。

    这算哪门子的中西医结合嘛。

    “行了别聊了,赶紧吃饭。”张老夫人过来喊人:“怎么没看到轻舟?”

    “他方才不是去叫阿软过来了吗?”张老爷子不满道。

    “没有啊。”张老夫人也纳闷:“我跟阿软都没见过他。”

    “躲清闲去了吧。”张老爷子无语,早就知道儿子的德行:“他是怕我们念叨阿软,干脆没让她过来。”

    这小子还挺会护徒弟的。

    张轻舟确实没去喊苏娉,在他看来跟他爸说话无异于对牛弹琴,你跟一个对中西医结合有偏见的传统老中医说再多都没有意义,不如多睡会儿。

    清静清静。

    “轻舟这孩子心细。”容如是夸道:“是个做医学的好料子。”

    在他看来,当医生就是要心细沉着冷静,张轻舟虽然看起来跳脱,实际是很靠得住的。

    如果不是他比岚岚小,当年容家应该会跟张家议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