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6章 扭扭车

    过了重阳节,一勺就住到零食作坊那边去了。

    作坊里的产品,绝大部分都要用上许多的糖,成本高,所以也走不了薄利多销的路子。纵使这几年都风调雨顺、今年百姓们的收入都高了许多,也还是只能少买一点,过节时家人分着吃。

    不过姬家的人显然不需要考虑价格。

    不只琥珀核桃这样的高档零食日日常备,果丹皮、山楂糕更是当零嘴一样,随吃随有。

    山楂不再只是山中猴儿的食物了。

    进了药铺,山楂就会被炮制成山楂片。太医们对山楂片都很有兴趣,进行了很多尝试,以开发药效。

    秋季山楂果陆续成熟后,采收下来,洗净后在沸水中略烫过一遍,然后送去干燥房干燥。再去核、切片,晾干或者晒干后,就成了山楂片,储存好,可以药用。

    配麦芽,消食导滞;配木香,行气止痛;配川芎,行气活血;配延胡索,行气活血散瘀;配白术,健脾燥湿……

    总之,太医们研究得很快乐。

    民间的大夫们也很有想法。

    六钱山楂、三钱香附,浓煎后每日随饭吃两次,主治产后腹痛。

    六钱山楂、红白砂糖各三钱,水煎冲细茶一钱,饮下后可以治疗痢疾初起。

    细茶又称青毛茶,于每年谷雨前后十日采摘,将鲜叶经红锅杀青,然后揉捻成条,以炭火焙干或太阳晒干,制成条形的炒青或晒青茶。炒青茶色、香、味俱佳,晒青茶次之。细茶一般供泡饮,多为素茶,属于绿茶。

    ……

    甚至还有位妇科圣手研究出了一个治闭经的方子,只需山楂一两二钱、鸡内金二钱、红花二钱、红糖六钱,每日一剂煎服即可。

    山楂真可谓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至于降血脂、降血压、强心等其他作用,太医们还没发现,相信等到山楂的药用逐渐普及,这些隐藏的功效也能被他们挖掘出来。

    不过,虽然山楂很酸,孕妇却是万万不能吃的。破血散淤在治病时是良药,对孕妇来说,就是刺激子宫收缩、诱发流产的毒物了。再喜欢,也得等到产后再吃,正好还能促进子宫复原。

    那位妇科圣手对山楂的态度是又爱又恨,面对女病人时,总要仔细诊脉,反复确认过病人的身体状况,才敢下方子。

    所以,虽然杜文茵也比较喜欢吃山楂糕,但总是隔几日吃一点,还要经常请大夫帮忙诊脉。祝氏也是如此。

    家里的老老少少就没有这个顾忌了。

    果丹皮的口感更韧,很适合给小孩子做零嘴磨牙用。酸酸甜甜的,是姬云瑞的最爱。

    山楂洗净、去核,放入等量的水中煮上两刻钟,待山楂果软化后,取出捣烂。再经细筛去除皮渣,根据山楂的酸度加入一成到三成的糖,文火加热浓缩。

    其间要适当搅拌,防止焦糊。等到浓缩成粘稠的糊状,就可以把果糊倒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托盘上了。把果糊推开、平整,使其成为不到半寸后的薄片,就可以进行烘干了。在大概60摄氏度的暖房中,保持通风干燥,烘至手触不粘、果丹皮具有韧性后取出。

    趁热揭起果丹皮,略微烘干表面的水分,就可以切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卷成小卷了。

    为了口味,也可以在其中加些别的水果,比如桃子、枣等等。蜜桃果丹皮,就是姬昭明名下点心铺的主打招牌。

    相对于果丹皮,山楂糕的口感就对老年人更友好些。

    山楂糕的晶莹剔透,大都仰赖于琼脂、鱼胶等物。琼脂是植物胶,可以从石花菜、江离中提取制作。不过,这些食品添加用胶的原材料,藜朝都还没有开始大批量养殖,实在太稀少难找了。

    一勺听过小姐的要求,闷头钻研了小半个月,选择了加入藕粉来达到小姐的要求。

    前期与制作果丹皮一样煮熟捣烂,不过要煮的更软烂些,非得要山楂表面都崩裂才好。捣烂后的果泥,放入一比一的糖,以及少量藕粉,搅拌均匀后倒入容器中静置,等到都凝固后,就可以切成合适的大小、装盘食用了。

    姬府上下对山楂点心就没有不喜欢的,还是张御医跟姬昭明提过几次过犹不及,大家才略微控制了食量。山楂点心好吃,但吃多了毕竟伤牙,活血的东西吃多了,也容易贫血。

    大家再喜欢也都要控制,尤其是随着天气渐凉,众人就越加期待起冰糖葫芦了。

    山楂去核穿成串,在熬好的糖浆里撒上芝麻,把山楂串放入其中那么一滚,再放到案板上。等到糖衣冷却后,就变得晶莹剔透,十分好看。

    若是把山楂串夹在手心中,趁热搓动,还没冷却的糖就会被甩得千丝万缕,慢慢转动签子,让糖丝均匀地裹住山楂,也十分好看。这可是零食铺去年冬天最火爆的单品。

    姬昭明更喜欢吃扁的冰糖葫芦。多了一个把山楂煮熟的步骤。串好后,以重力把它压扁,再裹糖就好。这样处理过,相对酸味少些,吃起来更甜。

    除了吃,平日里应酬多的姬二爷,很喜欢用山楂片泡些水喝。和菊花、橘皮、荷叶、甘草等组合搭配,试出了好几种口味的山楂饮,还得意地拿去给相熟的太医看。

    受此启发,今年夏天,就有位太医配了个新的酸梅汤方子。

    乌梅、山楂干各二两,甘草二钱,糖桂花一钱,再加入适量的冰糖即可熬制成功。

    前三样需要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刻钟,然后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上两刻,加入冰糖,盖盖子闷煮一会儿,不到一刻即可。最后加入糖桂花搅匀,就大功告成了。

    温热着喝,很是美味,若是用冰镇上,夏日里尤其爽口。圣人尝过后赞不绝口,不仅把酸梅汤加入每日的份例,还决定公开配方,与民同乐。

    圣人必然是大藜的“带货之王”,酸梅汤迅速地风靡全国。别说走街串巷叫卖的小贩了,姬昭明的那条商业街上,都专门开出一个小铺面,夏日专卖冰镇酸梅汤。

    可以在门口的凉棚下坐着喝完,也可以自备容器外带,没有容器也没关系,店里的墙上就有大中小型号的竹筒,售价只是走个销量、童叟无欺。生意十分地好。

    对于这个卖竹筒的主意,双巧大大恭维了姬昭明一番:“小姐简直是商业奇才,咱们在竹筒上只是加了个小瓶口,以及一个带螺旋纹的瓶盖,销售的数量就够养活三个伙计了!尤其是咱们还在筒身上烙图案,有些公子小姐都要成套得买,顺带着装满酸梅汤,一单就能赚上百文!”

    姬昭明强装镇定,嘴上说着:“只是个方便他人的办法,咱们平价卖,大家都方便。”

    心里想得却是:等我多找几个手艺精湛的瓷器师傅,就开窑烧些定制的杯子卖。这事儿确实得学星巴克,吸引一批铁粉,卖饮料卖杯子,赚两份钱还能让人疯抢。

    双巧美滋滋得用山楂赚钱,一勺则是致力于研发新菜单。

    山楂的解腻消脂之效,在菜谱中有了很多的发挥空间。一勺如获至宝,恨不得把已知的做肉菜谱都试过一遍,好探究如何以山楂入菜才好。

    山楂树的适应性很强,喜凉爽湿润。喜光又耐阴不说,耐寒、耐旱、耐高温。种下后大概两到四年就能开花结果,产量逐年增加,十年树龄就会进入盛果期。

    以前百姓在野外荒地上种些山楂树,多是图它易活、长得快,是为了砍薪柴。在太医们宣布了山楂的药效后,这些果树就变成了宝贝。山楂果也从没人乐意吃的酸果子,变成了普通百姓间的送礼佳品。

    在经历了两年的大范围种植后,今年山楂的价格终于降了些,但姬昭明并没能收到更多的山楂来提高果丹皮产量。

    因为圣人不声不响得收了许多。

    不知是那位将士想出来的,把果丹皮当纸用,在上面写上机密信息,传达后,接受方就直接把“信”吃掉了。不留痕迹。正好果丹皮还能补充些糖分。

    并且,墨其实也是一味中药。松烟和入胶汁、香料,就能加工成可供书写的墨。若入药,则具有止血,消肿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中漏下,血痢,痈肿发背。

    将士吃了,正好对症。

    没有墨,用小刀在坚韧的果丹皮上也能划下痕迹。总之,一经发现果丹皮做“机密信纸”的妙用,它就很快在军中流行起来了。圣人收山楂,就是为了供给军需。

    兵部的武尚书虽然跟姬昭明没有私交,甚至总共也没见过几面,私下里他却很喜欢拿姬昭明激励家中子孙。

    文武大臣间,总是泾渭分明的。文臣觉得武将莽撞无礼,武将总觉得文臣“一肚子坏水”。

    武尚书家上上下下,自然也是不喜欢文臣的。包括姬二爷,在武尚书家里若是被提起,叫一句“钱串子”都算是捡好听的叫了。唯独姬昭明,在武将中的口碑是一等一的好。

    武尚书的大孙子还小,最初还疑惑得问过:“祖父以前不是说,那些文官心肝都是黑的么?不论老少,全身都是心眼,专门坑人的。”

    “姬家那个孙女不一样,她啊又聪明又实心眼,想出了很多好主意,帮了祖父很大的忙。她啊,像你小姑姑一样,是个特别有本事的姑娘!”

    水泥是个好东西,尤其是现在真的把路和军事工事都建了起来,更能切身体会到有多好。当初兵部和工部争预算,要不是姬昭明相帮,兵部还真未必争得过工部。这个大人情,武尚书是记在心里的。酒精、棉花,对将士的好处更不用说。

    武尚书还不知道,吸纳转业兵办国企也是姬昭明的主意,不然说不定要在武家祠堂里单给姬昭明放张小桌,好让子孙后辈都记这个人情。圣人关于转业兵相关的几条旨意,武尚书家的祠堂里就供着抄本呢。

    军人间性命相抵、生死与共的情谊,都十分深厚纯粹。所以他们一向都瞧不上文臣们的那些党派争斗,家里的小孩从懂事起,就总能听到长辈说文臣的阴险狡诈,还会被告诫“定要多读兵法,多用脑才能避免被文人坑”。

    大孙子当然也是被这么教育的,所以被祖父的夸赞弄昏了头。

    “姬家和别家不一样,是和咱家一样的好人家?”

    武尚书连忙纠正孙子:“不,姬家跟别家一样,不是什么好人家。姬昭明虽然是他家的孙女,但是姬昭明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