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嘉靖癸丑年丁巳月庚午日(公元1553年5月6日) 雨:(下)

    温情已殇不愿念,彼岸花开香人间。

    第二日,陈烈放果然派人将信送往了许府。接下来的日子里,石堡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继续维持着往日的生活,没有丝毫的变化。

    丁巳月乙丑日(5月1日)晚,众匪人照例在宴厅用膳,相比于之前的奢华,桌上的饭菜明显清淡了不少,酒水也不似以往那边充足,三十余匪人通常只能共饮一坛浊酒,酒宴的气氛冷清了不少。这令陈烈放很是不满,但也毫无办法。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下传来,只见一名匪人快步跑到了陈烈放的身前,冲着陈烈放一脸堆笑。

    陈烈放看都没有看那人,而是随手拿过我手中的酒杯,将酒一饮而尽。

    陈烈放:“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又有什么坏事发生了?”

    匪人笑着:“好事,是好事,大当家的,大好事啊!”

    陈烈放回过头看着匪人:“好事?这日子口还能有什么好事发生?”

    匪人:“小的按照大当家的吩咐,将信送往了沧州的许府,之后便在附近暗中盯着许府的动静。那许府的人收到信之后,就跟疯了一般,上上下下人心惶惶,整日都在收拾行囊。后来我跟许府的下人打听,得知他们打算今日赶往京城。”

    陈烈放听罢,看了我一眼,脸露喜色,但很快又板下了脸。

    陈烈放:“我当时什么事情,去趟京城而已,无非带些车马行李,能抢来几个钱儿,还不够折腾的。”

    “大当家的,这次这帮人可不是一般的入京,我们几个在外盯梢,看到那许府的这次足足带了三个车的东西,从车轮的车辙深浅来看,每一箱子起码得有这个数。”匪人说着,伸手比了个手势。

    陈烈放顿时站了起来:“你说的都是真的?”

    匪人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我见他们准备启程,专门让小六留在那继续盯着,我赶紧跑来向您通报。”

    “他们还要多久过来?”陈烈放语气明显有些激动。

    匪人:“我们算来,最晚六日之后也该来了,我已经跟小六交代了,过几日他便会来告诉我他们的行进路线。”

    陈烈放听罢,仰天大笑,转头亲了我一口。

    陈烈放:“我还真是越来越离不开你了,你到底施了什么法术,能让那许府的人如此听你的话?”

    我笑着摇了摇头:“我说了,我有他们不能拒绝的理由。”

    我转过头,回忆起那日我坐于陈烈放的书案之前,给许府写信时的情景,每一行、每一句、每一字的书写,都历历在目。

    许公粥壁敬上:

    侄吴秀峰久欲拜访许公,却因公事繁忙而不得空闲。今日书写此信,略表侄对许公之仰慕之情。

    前日侄父世雄及兄、妹一家三十余人于前往公之府上途中被贼人杀害,公必与侄一般痛心疾首。

    几日前,拱卫司陆绎陆大人来侄府中做客,闲聊之中侄听闻不少传言。例如,侄听闻,乃是有贼人将父之路线告知贼人,以致遇害。侄听闻此言颇为不忿,想来次必是挑拨两家关系之谣言。

    侄又闻,有人欲携本属我吴家之财产逃往东瀛,侄虽不以为然,但家父自幼教导我等万事皆以谨慎待之,故斥资黄金三百两以买通天津各港口船家,如所言属实,必抓至官府,并欲将此事告知官府。

    然侄乃生意之人,家父亦常教导侄万事皆为利,如一月之内侄能于府中收回两倍之成本,并有人亲自登门商议后续之发展,侄自可既往不咎。

    话已至此,此后之事皆有许公自定夺。

    侄秀峰百拜。

    我利用二公子的身份伪造了这么一封书信给许府,如果之前的传言是真的,果真是许府将大小姐的路线告诉了陈烈放,那么许府的人在看到这封信之后,必定会携带财物前往京城吴府找二公子求二公子放过自己。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条件应该是会带着二公子一同逃往东瀛。

    现在看来,那个陆绎的信上所有的内容都是真的。如此想来,我现在身处在这地狱之中,并非是意外,而是必然。

    那日之后,几日心绪不佳的陈烈放一下子来了精神,这几日也不再组织匪人摔跤玩乐,而是白日去野外踩点,晚上则与众人一起制定战术方略。陈烈放心里很清楚,如果再不进账,手下的那些匪人势必会引发事端,那时自己苦心经营的阵地将会在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又过去了三日,那个叫小六的匪人回到了石堡,将许府行进的路线向陈烈放汇报着,手中还拿了张地图。陈烈放凭借自己多年“狩猎”的经验,认定许府的车队将于庚午日路过梁各庄,之后必会经过一段林路,而那时则正是“狩猎”的好时机。

    陈烈放制定好计划,吩咐众匪人抓紧踩点,以防实战之时出现任何纰漏,每每“狩猎”之前,陈烈放总是会不断地命人踩点,并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出预案。这也正是陈烈放很少失手的原因。

    清晨,陈烈放一早就带着人前去狩猎,为了这次的行动,陈烈放专门将自己的长刀磨利,并亲自给自己的爱马喂上一捆干草。

    陈烈放走后,我便开始烧锅造饭,收拾宴厅,为众人得胜归来准备酒宴,陈烈放怕我一人干不过来活,还专门留下了五名匪人帮我,并吩咐去镇上买来美酒三十坛。

    日入酉时,在一阵高亢的欢呼声中,陈烈放率领众匪人返回了石堡,身后,是三车装满财物的马车,以及一车被虏来的女子,陈烈放的马前,挂着一颗人头,想来是许粥壁的。

    宴厅之上,众匪人把酒言欢,纷纷吹嘘着自己的功绩。陈烈放的桌前,许粥壁的头颅被扔在地上,望着那个血淋淋的人头,我的内心没有丝毫的愧疚与害怕,反而有意思落寞,只剩下两个了……

    陈烈放满面欢喜的走楼上走了下来,看到桌上摆着一坛与众不同的黄酒,转头看向了我。

    陈烈放:“这是什么?”

    “这是胡大夫领走之前留下的美酒一坛,本是想孝敬大当家的,小女觉得这美酒,应当在得胜之时与众兄弟们一同分享,便自作主张这时拿了出来。”我一边说着,一边拿出酒碗准备倒酒。

    陈烈放一摆手:“算你有心,既然是好酒,当然应该是众兄弟们一同分享,这事你最得对,有功,来来来,你先喝一碗。”

    “这……只怕不合规矩。”我为难地说。

    “什么规矩,我就是规矩!来来来!喝!”说着,陈烈放亲自从坛中倒了一碗酒给我,我接过酒碗,将酒一饮而尽。

    陈烈放大笑:“好!痛快,来来来,大家一起喝!一起喝!”

    我连忙拿起酒勺,为众人一次倒满一碗酒,在陈烈放的带领下,众人将酒一饮而尽。

    “好酒!这个老胡,还算是办了点人事儿!来来来,大家继续喝!”陈烈放举杯高喊着。

    众匪人又连干了三杯,便换了新买的镇中之酒,而陈烈放举起酒坛,将剩下的酒全部倒入了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