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嘉靖丙辰年庚子月丙子日(公元1556年12月22日) 晴:(上)

    落叶苦乐水,浮尘慈悲心。

    第二日清晨,我独自来到了南乐县。按常理来说,如果得知陆绎要来到此处,这里的县令应该早早就将周遭打扫干净,并亲自出来迎接才是。然而当我到达南乐县时,县城内外一片冷清,只有寥寥几名出入着县城。看来陆绎此次前来并没有向南乐县通报过,而陆绎和他的锦衣卫们想必到现在也都还未进县城。

    我于南乐县城行进没多久,来至了一座观音庙门前。李奥曾经说过,那潘善逃至南乐县后,为了躲避官差的追拿,曾被赵世杰藏于庙中。而整个南乐县只有这一座观音庙,想来就是这里了。

    潘善从元城县逃至南乐县已有多日,应当是早就不在这里了,即使在,岸查也应该早于我先到过这里了。但即便如此,我内心依旧有种感觉,必定能够找到些什么。

    我迈步走进庙中,庙内早已荒废,昏暗的大殿四处结满了蛛网,几撮枯草长在坑坑洼洼的石板地的缝隙之间。很难想象那潘善会曾经躲藏于这种地方。殿内除了一尊观音像外,只留下了些许破损的蜡烛和蒲垫,而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庙中已经空无一物,可那观音像却毫无破损之处,宛然如新。

    大殿的门口处,有一只剩一截的蜡烛,蜡烛的烛芯处凝结着蜡油,显然是刚被点燃过不久,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岸查扔下的。我将蜡烛捡起,重新点燃后拿在手中,于庙中四处观瞧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线索。

    在烛火的照耀下,我发现庙中的石板上遗留着斑斑血迹,虽然早已干了,但从颜色上来看似是近日留下的。观音像的一侧,整齐的摆放着一床破烂不堪的被褥,被褥的一旁是一个残缺的瓷碗和水杯。看样子这座观音庙现在还是有人住的,只是不知是乞丐还是何人。

    这时,我只听到一阵缓慢的脚步声。接着,一个虚弱、干枯的声音从我的身后传来。

    “想不到我这小庙都已成了这幅模样,却还能有客前来,真是意外啊。”

    我回过头,只见一位面容干瘦,骨瘦如柴,衣衫破烂,双脚赤裸的老僧迈步走了进来。

    “你是谁?这座观音庙是你的吗?”我问道。

    “老僧弘真,是这小庙里的和尚。这座庙嘛,现在的确算是我的了,虽然也没几天。”弘真从地上拾起一个破烂蒲垫,放在了我面前的地上,坐了下来,“这位女菩萨,独自一人来我这小庙里,不知有何贵干啊?”

    我打量着弘真,能够在离我这么近时才被我察觉,此人必定是身怀武功之人。只是不知道为何会落魄于此。

    我:“这位师傅,我是来找我的一位同伴的,他是一位男子,年纪与我相仿,穿着一身黑衣。”

    弘真:“哦,他是你的同伴啊,那你可来晚了,那人已经走了。”

    “走了?什么时候走的?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弘真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我昨日夜里正在这里睡觉,只听得殿内一阵动静,当然了,在我这里也是经常发生这种事情的,我也早已习惯,反正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吧,于是我也就继续睡了。”

    我:“你断定那人就是我的同伴?”

    “我不知那人是不是你的同伴,不过听你刚才的描述倒是与那人很是相似。当时我躺在地上,心中暗自奇怪。一般的贼人见这里有人,通常都会赶紧逃走,可你的那位朋友非但不走,还点了根蜡烛在我这里不走了。”弘真说。

    我:“那么他有拿走或者找到什么东西吗?”

    弘真:“能拿走什么,但凡值点钱的,早就让人都给拿走了。这里除了这些破烂,什么都没有。后来你的同伴在这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于是就走了。”

    我环顾着庙内四周:“老师傅,你说你原来是这里的僧人,那么这里曾经还有其他的僧人吗?”

    弘真苦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了,这座观音庙作为本县县内唯一的庙宇,自然是僧俗满院,香火不断了。并且开国之初,国相李善长路过本县,曾来此庙拜祭,因而招来了不少香客来到此处。”弘真的语气中充满自豪之情。

    “那么,这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我问道。

    弘真叹了一口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一月之前,这座寺庙还不是现在这副光景。这一切,都得从那一日赵世杰带来一个叫潘善的人说起。”

    我听到潘善与赵世杰的名字,不由得眼中一亮,连忙认真听了起来。

    弘真:“那日,赵世杰带着一个人来到庙中,说这人是他的朋友,叫潘善,因为来的匆忙,赵世杰府中没有来得及打扫,便打算在我们庙中借住几晚。那赵世杰平日里鱼肉乡里,作威作福惯了,他的朋友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人,不过迫于赵世杰的压力,主持还是同意让潘善住下来了。”

    此言一出,我便知要遭,但好奇心还是让我打算继续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