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迎亲

    侯府接连迎喜事,忙完了老太太的寿辰,眨眼又迎来三位小姐同时出嫁。本因寿宴引发的闹剧,很快就被恭贺声替代过去了。

    从清明之后,开始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的忙碌起来。

    没人能想到,得到聘礼最丰厚的竟是不得宠的养女姜姝。看着那气派的几十箱金银首饰、百匹绫罗绸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郡主要出嫁呢。怪不得几位小姐每每路过,都露出不可思议又酸涩的嫉羡——怎偏是姝儿进了雁北王的客房。

    秦氏这边给姜姝的嫁妆便也不敢怠慢,毕竟话已经放出去,说这是比亲女还娇宠的养女,生怕分量不够,又惹来魏王府的不快。

    大姑爷裴弦洛四月才分到官邸,尚未修葺,秦氏便干脆让他住在原来那座外宅,装修一下和姜嫚先住着。

    裴弦洛出身庶族寒门,问同僚凑借了不少银子,但比起另两位姑爷的聘礼,也远远不够。

    姜嫚瞅见便不高兴,坐在妆台前一下一下潸然地扯丝巾。

    秦氏本来的打算是,亲女嫁裴弦洛,养女嫁刘涟,以灵武侯府出的聘礼,秦氏肯定能盖过去。而二房姜娟擅闯雁北王客房,雁北王中的药也可栽到姜娟头上,大房反而是受害方。魏王府既轻看二房,下的聘礼肯定也轻薄,最风光的便仍属自己亲女。

    怎料事情成了这副局面。绕来绕去,似乎好处还是便宜了姝儿。

    秦氏晓得嫚姐儿遇事一心争头脸,什么都不愿比别人落下。只得咬咬牙,也给裴弦洛凑了一份和魏王府差不多的聘礼,哪怕不甚甘愿,只能想着将来他升官发达再收回来。

    但虽明面上差不多,姜姝总归以王妃的名头出嫁,这是没法儿比的。

    四月二十,三更天微微亮,各院便已经起来忙碌准备了。

    姜姝浸在撒着玫瑰花瓣的浴盆中,净水擦身,而后伺候的婢女给她通体抹上滋养玉露。那盈盈娇婀的身姿站在帘后,白得芬芳,嫣红如芍,凹挺曼妙,便是女子看了也挪不开眼珠。

    映竹唏嘘:“今后小姐的这些该给雁北王看去了,可惜了他眼盲看不见,多美呢!”

    被陈婆瞪了一眼:“又忘了,可不能乱说话。越是有疾之人,越是忌讳无心之言,何况一王爷。”

    映竹恍然,连忙吐吐舌头收敛。

    三个姑娘都派了经验丰富的喜婆与婢女、嬷嬷伺候梳洗。净完身后便是穿衣,大婚当日红男绿女,红寓意新郎官鸿运亨通,前程似锦;绿表征新娘子开枝散叶,兴旺昌隆,图的都是好彩头。

    先在内里系一件柔软的蚕丝亵衣,再里三层外三层地系上中衣、短襦、大袖外裳、腰带,头上戴镶珠嵌玉的金冠。一切按王妃的规制讲究来的,这般一流程上完妆,至少两个时辰打底。

    姜姝坐在妆台前,腰端得笔直,喜婆趁这时候给她一页一页讲解着春工图。映竹在旁边翻页,喜婆讲完一页咳咳嗓子,映竹便低下头,接着再翻一页。

    “譬如这坐姿莲花式,可女上跪前,亦可男搂抱后,纠缠甚深,可将脚趾支撑床褥,借以缓冲……”喜婆说得头头是道,旁边几个嬷嬷、婢女,都专业伺候新嫁娘的,早已甚平淡。

    可那画上虽是两道简笔小人,勾勒着多种动作,经过她讲解,却把个中玄妙形容详细,听得人脸红耳热。映竹头抬得老高,瞟天花板,本不想听,偏偏一字一句不漏地飘进耳朵里,心里想着二小姐之后都要和雁北王这样,羞臊死人了的。

    姜姝却兀自从容淡定,和颜听着。

    其实她也羞赧,只稍联想到高砌冷隽笔挺的身影,就心怦怦打鼓。可她得听,喜婆提醒适当时候可发出一点嘤咛,男子听后会更加宠爱,她也默默记下了。

    便她此刻耳根子都已烫红,可脸上层层的胭脂口脂遮挡,也只让人看出她端庄大体的气度。

    陈婆在旁瞅着二小姐,新娘子的妆容是真复杂。二小姐素日为了避嫌嫚大小姐,连胭脂都少打,难得这么一打扮,竟已看出雍容贵重的冷艳之色。难怪雁北王那夜沉迷其中,几日后便堪堪送来聘礼,还娶做正妃。

    就怎么说,一直以来婆子眼光都没错,跟对二小姐以后总能享福!

    曹嬷嬷站在门槛旁,颇有些站不住脚,她被安排在芍町苑这边盯着,统管这苑的仆婢做事。

    一向只知夫人把二小姐打发偏远些,为了少看见。怎知芍町苑这么偏,又是临湖的清冷地,湿气重,站一会儿感觉腰窝子都凉了。

    曹嬷嬷先时还在秦氏吩咐下,煽过姜姝一巴掌,心里自然别扭。

    没想到二小姐竟成正室王妃了。可有什么用,皇帝沉迷仙丹炼药,朝廷真正看的是皇后和太子。雁北王再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王,眼盲了便是空名,他年太子登极,少不得还要被打压。要么大夫人为何一心扶持裴状元,且打算把二小姐嫁给灵武侯府,这都是为着将来铺基石。

    曹嬷嬷便阴阳怪气对喜婆道:“可以了,对二小姐这边也不必过于详细,用到用不到尚未可知,点到就够了!”

    东方天已透白,听见清晨叽咕的鸟儿叫。妆容服饰收拾齐整,只待稍作歇息,去侯爷侯夫人那边听诉辞行话,事情便差不多忙完了。

    婢女端来一碗莲子红枣甜汤羹,说道:“二小姐用些早食,一会儿夫人传话过去即是。”

    话毕尾随曹嬷嬷退去。

    喜婆也先到隔壁耳房里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