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拒不招供

    知道长孙顺德没犯大错,长孙皇后立马同意了关志义追查刺杀真凶的要求。

    长孙皇后认为同关志义说得对。

    堂兄长孙顺德犯错,她若是包庇的话,魏徵等谏臣一定会把李世民逼得发疯。

    不管最后李世民做何决定,以后长孙顺德做事儿都会有恃无恐的。只要长孙皇后替他说了第一次情,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言而喻了。

    与此同时,其他臣子却认为长孙氏纵容外戚,李世民罔顾律法。

    只有惩戒长孙顺德,才是处理这件事的最好办法。就算秉公执法,长孙顺德也只能算德行有亏,误交匪类。

    李世民得到长孙皇后给他的消息后,心里很是生气。

    这个关志义竟然背着他这个皇帝,去寻找凶手。简直不把他这个当皇帝的放在眼里,着实可恶。只是想到关志义是受害者,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起来,李世民也有点不甘。

    人家一个小小的散官就能轻松的把背后黑手找到,那些领着朝廷俸禄的大小官员,却一查大半个月没有消息。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要是朝廷的官吏都想关志义那么能干,就不会让房杜二人累得脚不着地了。

    这次抓到的人,连李世民看到都有股背后冒冷气的感觉,更不用说关志义了。

    谁也想不到,这次刺杀关志义的人既有前隋的人,也有隐太子的人。甚至还有突厥人和吐谷浑人参杂着期间,让李世民也发现事情的严重程度超乎想象。

    只是这些都是顽固分子,谁也不交代实情,还故意说些房玄龄、萧瑀、杜如晦、关志义的坏话。

    李世民不知道这些事情的真假,一一记录在案,然后让杜如晦等人严审。

    听到李月莲探听都的消息,关志义很为大唐的江山着急。

    妹的,就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你房玄龄、杜如晦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名相。

    你萧瑀不是很牛比吗?

    怎么连几个小喽啰都说不服,真是枉费后世人给你牙尖嘴利的评价。

    李月莲看着关志义那个眼神儿,就知道这个家伙有了主意。于是就让香儿这丫头出面,要关志义交代如何把这些硬骨头的嘴撬开。

    关志义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疼爱他的人特别优待。

    香儿在他受伤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不由想起在家等他的巧儿。这两个丫头可以说是全心全意为他着想的女人,而且她们照顾人的手段,让关志义都有些舍不得了。

    想到自己和李月莲成亲以后,这个丫头也会跟着到关家,关志义才稍微放下心来。他已经把香儿看成了自己的女人,不愿意其他人娶到她。这些话不便说出来,他也只是在平时的言语动作中表达出这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