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82、小别

    于周氏在出嫁前叫六丫,娘家姓周,她娘生了六个丫头,算上六丫总共活下来三个,生下她一年后才终于如愿生了个弟弟。弟弟因为是爹好不容易盼来的传香火的唯一男丁,自然是一家子的心肝儿宝贝。

    六丫年纪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家务。姐姐们做饭时,她帮着在灶上烧火,平日扫地、洗衣、抬水、喂鸡……只有四五岁的她,就已经什么都会做了!她娘为此很喜欢她,说她是个好丫丫,比五姐姐勤快,做活儿下死力气,不会偷奸耍滑。她最喜欢听娘这样说,也喜欢帮着娘做事儿,娘每天很累,身子也不好……

    后来,娘在她与五姐出嫁前就去世了,没几个月,爹又娶了个女人回来。

    五姐嘴甜,更讨爹爹喜欢,继母也更喜欢态度驯服的五姐,不喜欢沉默倔强的她。不过,她没想过要改改自己的性子。她常常想娘。

    娘在世时病得常吃药,家里日子因此过得紧巴得刚能吃饱,孩子们平日只能穿最差的衣服。不过娘说了,衣服不怕旧,也不怕补丁,就怕不干净。只要干净,衣不露体,就没什么好羞耻的。

    后来,她嫁到了于家,她曾经期盼着与丈夫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可是,当丈夫有余钱买回那个妾后,她才知道,银子多了,其实不一定是好事。

    那个妾刚来时向她哭诉,她是被拐卖的,求六丫救救她。可是,六丫能怎么办呢?放了她?粗暴的丈夫会不会打死她?六丫能做的,便是好好照顾她。

    那个妾比五姐嘴更甜,更会哄人,昔日还有一点儿夫妻情份的丈夫很快被她哄了过去,六丫的日子更累了——白天,帮丈夫下地干活,晚上洗衣做饭纺织做衣,什么都做,那个妾温柔小意地陪着丈夫,什么也不用干。六丫怀上孩子八个月还在下地,那个妾娇娇弱弱地哄着丈夫说她不会干地里的活儿,因为打小就从未下过地。

    十月怀胎,六丫生了女儿,妾晚她一年生了儿子。于是,丈夫对她最后一点儿情份也没了,火灾后更是把她们母女卖了……

    六丫抬头望天,京城的天,真蓝呀……

    “娘,娘,厨房的袁婆婆给了小丫一个甜饼,娘,袁婆婆说,是夫人剩下的呢,娘,你尝尝,真甜。”

    六丫看着脸色红润的女儿蹦跳着跑过来,嘴角露出笑容。娘在世时总说老天疼憨人,说六丫虽憨一些,也没什么不好,将来六丫肯定是个好命的。

    六丫看看周围仙境一样的亭台楼阁,再看看被自己擦得一点儿灰尘也没有的青石砖,看看欢笑着长胖了许多的女儿,这些,她曾经做梦都不曾想过……她又照着自己的大腿狠拧了一下,剧痛让她露出了更深的笑容——不是梦,她现在不挨打,也不受骂,能让可怜的女儿吃到做梦也想不到的甜饼……

    “六丫,又在擦地呢?已经很干净了,也歇歇吧。”周嬷嬷老远儿就看到这个打山东买回来的仆妇又趴在地上擦地。是个老实勤快的,干活儿从来不惜力气。

    六丫感激地起身冲周嬷嬷行个礼:“夫人喜欢干净,奴才再擦干净一些。”

    “哦?我就说,这府里的地儿怎么比亲王府还干净呢,原来是六丫天天用手擦呢!”

    六丫回头一看,赶紧跪在地上,也顺手把女儿按在了青石上。她方才想得出神,居然没听到夫人来了。

    “奴才请夫人安。”

    玉儿看看周围,指着亭子:“到里面坐坐吧。”

    跟着的丫头赶紧在亭子里铺上厚软的锦垫,摆上各式点心。绿樱并绿菊小心地扶着夫人坐下。

    玉儿坐下后,冲着还跪在地上的六丫道:“起来,六丫,在京城这边可还习惯?”

    六丫从地上爬起来,紧张地捏着衣角,“奴才习惯,奴才多谢夫人,奴才……”

    旁边一个丫头看到六丫没出息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儿,玉儿瞄了她一眼,那丫头涨红着脸低下了头。

    “六丫,别怕,夫人我不是吃人的老虎。”

    “不是,夫人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夫人……”六丫急得又是挥手又是不敢有大动作,一时又嘴笨得不知道怎么说,头上冒出了滴滴汗珠。

    玉儿看着笨嘴拙舌的六丫安抚地笑道:“六丫别急,慢慢说,夫人我今儿时间多。不着急。”

    夫人的声音柔和得像春风,像她脸上的笑容一样能让人忘了一切不安。

    六丫敛手站在地上,依照嬷嬷的教导行了一礼。

    “奴才以前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奴才多谢夫人!”

    玉儿看看周围一尘不染的青石砖,“你是负责打扫花园这一块儿的?”

    六丫点头:“是。”

    玉儿喜欢干净,看着没有一点儿灰尘的路面,玉儿舒心地笑道:“周嬷嬷,六丫做事儿勤谨,按例赏她吧。”

    周嬷嬷笑着应了,从身上掏出一个本子,又从袖里拿出一根儿描眉的炭笔,在本子上记了一笔。

    六丫有些茫然地看看周围人的神情,大家脸上都没露出什么异样,六丫放心地又垂头站好。

    玉儿看她的样子,摇摇头。

    “周嬷嬷,六丫先前在哪儿?”

    “回夫人话,三月里从山东回来,六丫安排在庄子上做活儿,六月里庄子上的庄头儿来回话时提了一句,说她是个老实肯干的,这边儿又正缺个干粗活儿的,老奴就把她从庄子上提了上来。安排在这儿打扫。”

    玉儿眯着眼,六月呀,六月连丧了和硕恭亲王常宁并和硕裕亲王福全,皇帝从出巡的途中返了回来,祭和硕裕亲王福全时哭得不能自己……宗人府议同旗之皇子应行穿孝,皇帝却下令命皇长子胤a、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g、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v、皇八子胤t俱穿孝。之后又再三去灵前亲祭。

    己酉,和硕裕亲王福全举殡,皇上奉皇太后临王第。恸哭俟王柩发。才奉皇太后回宫。第二日,又启行巡塞外,带走了雅尔哈齐。

    雅尔哈齐这一走,黑白雕分明更忙了。除了飞两江当苦工搬运各种零食,还要去追出塞的男主人送信。

    从返回来的信里玉儿知道,雅尔哈齐见到了嫁到塞外的异母的姐姐,皇帝授其为郡主,婿阿宝为和硕额驸。郡主很喜欢弟弟的龙凤胎,带着他们玩儿了好些天。

    皇帝这次出塞已经三四个月了,还没回来,玉儿看看自己的肚子,不知道雅尔哈齐能不能赶在自己生孩子前回来。

    “妹妹,妹妹,你今儿怎么样?”

    玉儿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这样大呼小叫的,除了三哥,也没别人。

    搬出王府最让玉儿高兴的就是,见家里人方便了!

    以前住在王府,因着铁帽子王的身份,手掌兵权的几个哥哥都避讳着不上门,止有玛法每月去看自己一次,还次次都随身带着皇帝放在府里的眼线。

    雅尔哈齐跟着皇帝出巡,家里人怕自己早产,天天都要来人看看。

    “三哥,你是不是又是办差途中偷跑的?”这时间可还没到下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