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六章 陈到献甄宓

    第八十六章陈到献甄宓

    曹仁苦笑一声,道:“子桓,为叔这次也是损兵折将而回,而且囤积在昆阳的粮草被烧,我军粮草不济,别说我现在战败,就算是兵马未损,也无法发兵啊。”想到这次兵败新野,损失一万多兵马,曹仁也是头疼不已,现在他正在苦思,该怎么据折上报,向曹操请罪呢。

    “怎么会这样,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厉害,竟然把叔父打的大败,而且还能派兵奇袭后方,抢走我的美人?”曹丕虽然愤怒,但得知曹仁竟然兵败而归,他也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赶忙开口追问道。

    虽然曹丕只有十七岁,但在军中已经年满三年了,这三年来,凡是曹家军队所到之处,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对于他来说,他们曹家的军队打胜仗,那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荆州刘表帐下的诸葛亮,此人现居江夏太守一职,据传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记得去年元让(夏侯惇字)被这个诸葛亮率军在武阳关打败时,吾还以为不过是对方侥幸而已,但经此一战,我不得不相信,元让会有此一败,实属必然。”曹仁长叹一声说道,对于诸葛亮,他在退军之时,赫然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此人必然会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劲敌。

    “哼,迟早有一天,我一定会打败他的。”这一刻的曹丕,也不得不接受了现实,但对于血气方刚的他来说,他绝对不会服输的,他坚信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战胜那个诸葛亮,让他臣服在自己的脚下求饶。

    诸葛亮一把火,把新野城烧了个精光,从而顺利的阻挡了曹仁的追兵,让他得以顺利的率领,从新野幸存下来的一千五百军士,安然的撤回了樊城。

    当诸葛亮率军抵达樊城时,樊城的最后一批百姓,业已登上了船只,顺风顺水前往夏口而去。得知百姓已经全部撤走,曹仁领军撤退的消息,诸葛亮知道这一场战略大转移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在樊城休整期间,诸葛亮把从新野活下来的一千五百八十名军士,除了伤残的五十六名士兵外,其余士卒,全部编入他的亲军。

    这一千五百军士,都是经历生死中走出来的,对诸葛亮绝对忠心,而且诸葛亮对于这帮生死与共的兄弟,也产生了深厚感情,所以他才下定决心,把这支部队,编制为他的亲兵营,而这支军队的主将,陈楚自是诸葛亮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历经新野的血战,陈楚累及的功劳,也足够升任校尉一职,因此诸葛亮正式任命他为折冲校尉,可以任意出入中军大营,不受任何人节制。

    对于诸葛亮知遇之恩和这份信任,陈楚除了表示誓死效忠之外,也只能默默对自己说:“士为知己者死。”

    新野一战,徐盛所部三千兵马,算是彻底湮灭,对于这样的结果,诸葛亮在宽慰他之余,也只能表示,回到新城,将重建飞豹军,至于主将,仍有他担任。

    在樊城驻扎了五天,诸葛亮在接到新城徐庶文书,得知赵云、陈到率领骑兵,一举破了叶城和昆阳等县,缴获大批金钱绢帛返回的消息时,他随即下达回军新城的命令。

    诸葛亮领军退出樊城之际,这座汉水边上的城池,算是彻底被遗弃了,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樊城东郊数里外的一座山丘之上,与诸葛亮并骑而立的邓芝、徐盛、吕岱、步骘、陈楚,望着只剩下一个轮廓的樊城城墙,众人脸上不由都露出了一丝落寞。,

    “这次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这片土地。”步骘叹了口气,有些感伤的说道,这几年来,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心血,不必任何人少,如今要走,自然是充满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