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回 舆论力量

    PS:第一更,今天思路挺顺,应该能多码些,大家支持点票票吧,也别忘了收藏,看书方便,也让草根看到有人在支持,谢谢了!

    ——————————

    万历四十七年九月丁未,天津街头飞舞的纸片让“兽宦徐贵”变得家喻户晓,借着便捷的南北漕运,这个消息还像长了翅膀一般,在运河沿岸的南北直隶及山东地区迅速传开。

    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越传越离谱,越传越热闹,引起的反响甚至要比李彦设想中的更加热烈。

    民间对徐贵的怨愤就势高涨,特别是那些最近被抓了的工匠家人,在流言催动下,渐渐走到一起,前往锁钥局要人。

    “公公,这是有人要陷害你啊!”大冷天的,徐贵手下的书办却是一头汗水,气喘吁吁地说道。

    徐贵不以为然地翻了翻手上的纸片,认得上面的内容,不屑地撇了撇嘴,怪声笑道:“下流勾当,咱家为宫里办事,只要皇上满意了,这些贱民算什么?”

    徐贵确实不在乎,采办官在地方上有钱有势,权力直接来自宫中,也只有宫中才能决定他的未来,根本不用在乎地方上的百姓与官员的看法。

    徐贵的书办是天津当地一个落魄的秀才,焦急地张了张嘴,力图劝说:“可外面传得这么厉害,有损公公清名,不如……将那些无用的工匠先放了?”

    “不可!”陈小旗用绸布蒙面,大步从门外进来:“那些工匠多少能做些事,若就这么放了,怕别的工匠也不安心,他们的家人就更会来闹了。”

    “再说,不过是些贱民,何必担心,”陈小旗目光冰寒:“当初,李三娃不过一区区军户,便杀了聚众的百姓五人,徐公公是何等身份,又岂会畏惧?”

    徐贵脸色一变,这个李三娃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不由怪声笑道:“不错,对那些想要聚众闹事的暴民,可不能手软,都给咱家打走。”

    徐贵手底下有一小队锦衣卫,还有在当地纠合起来的下属,原本多是流氓喇唬。

    徐贵一声令下,这些下属便开始殴打、驱赶聚集在锁钥局门外的百姓,虽然没有酿成更大冲突,却让“兽宦徐贵”的名头更加响亮,人人切齿痛骂。

    被驱赶走的百姓有的忍气吞声,有的则前往兵备道衙门告状。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早与徐贵有所冲突的天津兵备道贾之凤趁机上奏,陈述天津锁钥局掌司、银鱼厂太监徐贵扰民、激起民变一事,言道时事多艰、津海疲累,乞撤徐贵,御史卢谦也上书声援。

    这样的弹章若是放在平日,肯定会被驳回,这次却出了点意外,徐贵急急忙忙送到宫中的一把弹子锁突然失灵,锁上后无法打开,导致万历皇帝没有按时吃上他最喜欢的点心,有些不太高兴。

    当日执勤的锦衣卫千户骆养性趁机比较了天津锁钥局与锦衣卫兴华坊做出的弹子锁,声言徐贵采办有力,制锁却未必,并表示愿意为皇上来办这件关系到门户的大事。

    万历皇帝闻之欣然,下旨免去徐贵锁钥局掌司一职,仍留任银鱼厂专心采办,诏锦衣卫千户骆养性移驻天津,兼理天津锁钥局与兴华锁钥坊制锁事宜。

    月牙河畔的李家庄园,李彦让包有才带着的李大为等几个工匠先去安顿,又对夏熙拱了拱手:“元望兄,多谢了!”

    李彦此时还不知道徐贵已经被贾之凤弹劾下台,之前的传单虽然引起的反响很大,却动不了徐贵的根本,他只得请夏熙帮忙,通过夏家出面,才将李大为等人从锁钥局要出来。

    “贤弟说哪里话,区区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夏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又向身后看了看,“咦”了一声:“书吉刚才还在,怎么一转眼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