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高一三班八兄弟

    在外面飘荡的老同学顾洪同学终于回来了。因为高一要开学了,专程过来找张金海一起商量共同去上学的事情。

    新学期开学,带的东西比较多。棉絮、被子、衣物等都要自己带,还要带在食堂换饭票的大米。

    张金海家没有人送,全得靠自己背着提着。唯一的好处是张父给了乘坐公共汽车的钱。

    在张金海的记忆中,前世可是完全自己背着提着去学校的,走到学校也经是大汗淋漓了。

    现在可以与顾洪一起搭伴,共同乘坐公共汽车去青衣县城上学,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了。

    来到青衣高中,两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初中生,看到比初中学校要大很多的教学楼,再看外面十多亩大的体育场,简直是心里乐开了花。

    这下有得玩了。

    高一入学报道后,比较幸运的是张金海与顾洪同学分到了高一·三班,在顾洪同学的要求下,两人还分到了同一个寝室。

    两人入住寝室的时候,已经有两位同学入住了。分别是高敏、陈杰。整个寝室是八人间的。陆续来了后面的四位同学,刘强、李建、王贾、郑恭。

    顾洪等同一寝室里的同学们都到齐了后,不怀好意地提醒道:“我们高一·三班的1号寝室里的八位同学都到齐了。

    我们是不是应该排一下兄弟们的顺序了?以后就不用喊名字,喊老几就行了。

    这样也能体现我们1号寝室里的团结性。”

    张金海知道顾洪比自己大一个年头,肯定自己是当不了老大的了。不过并不在意这个,当即表达了同意排序的意愿。

    高敏知道自己的年龄比较小,要是按年龄排序的话,肯定是有点吃亏的,提议道:“我们能不能不按年龄排序,按入学的考试成绩排序?”

    刘强第一个表示赞同,认为这个主意比较好,至少按入学成绩排序的话,自己可能会更靠前一些。

    无奈其他五位同学都表示要按年龄大小排序。

    这下好了,老大毫无例外的是生于1969年8月18日是的顾洪同学。

    排在老二位置的陈杰同学,他生于1970年1月1日,只能说这个日子生得好啊,元旦的这个日子,大家都得跟他一起过生日。

    排老三位置的是张金海同学,他生于1970年2月28日。

    排老四位置的是刘强同学,他生于1970年3月15日,是刚确定没有多久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未来搞得轰轰烈烈的打假日。

    排老五位置的是李建同学,他生于1970年5月1日,大家都要劳动的那一天。

    排老六位置的是王贾同学,他生于1970年6月26日,未来的国际禁毒日。

    排老七位置的是郑恭同学,他生于1970年9月10日,这个日子是这年才开始确立的教师节,好家伙,与全体教师一起过节日。

    排老八位置的是高敏同学,他生于1971年1月31日。

    排完序,晚饭的时间到了,众人起哄让老大请客。老大顾洪义正辞严地讲道:“现在大家都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客就免了。

    等我以后挣了钱,一定请大家吃好的啊。”

    众人都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但是,老大就是老大,硬是没有考虑需要请客融洽一下这帮新认识兄弟们的感情。

    吃完晚饭,学校广播里就通知了,所有高一新生,晚上六点钟,全部到自己的班级教室集合。

    高一·三班教室,正在乱哄哄的时候,走进来一位咳嗽不止的戴黑方边框眼镜的男教师。

    不知道是真的咳嗽,还是只是故意提醒同学们安静的咳嗽。不过,兴奋的同学们,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大家好,我是高一·三班的班主任老师,曾健康。

    首先恭喜你们考上咱们青衣县的最高学府-青衣高中。

    你们这里面有学霸,当然了也有学渣。

    学校的本意,是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带成绩差的同学。

    不是让你们相互扯后腿的。

    今天晚上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点名、安排座位,有时间的话,让大家自我介绍,彼此熟悉一下。”

    “吴杏。”

    一位清纯且苗条的女生站了起来答道:“到!”

    全班男生一致性的高呼了一声:“哦。”

    曾健康用手拍着一张课桌道:“请到第一排第一号位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