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暴打吴姓赤脚医生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了一个月有余。

    主动找上门来购买张金海独创的消疮丸的病患是越来越多。

    张金海仍然让病患自愿报出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消疮丸价格,还要写下不找售药者麻烦的承诺的原则,才会真正售药。

    就是在这么严苛的条件下,张金海的消疮丸收入竟然高达500余元。

    这个生意简直是太暴利。

    张金海知道明年,也就是1985年,农村老家的人都挣了不少钱,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把茅草房推倒新建成小青瓦房。

    这样的话,红砖、小青瓦的需求量就会变得非常的大,必须要抓住这个挣钱的机会。

    张金海建议二哥张金山去公路边上,用消疮丸挣来的钱+贷款的钱,投资兴建砖瓦厂、预制板厂。

    张家以前一直是生产队里穷得叮当响的家庭,在经济富裕程度上怎么说都是垫底的那种人家户。

    人们对张家突然变富这件事情眼红得不得了,闲言碎语满天飞。

    这天村口的闲人,远远的看见一队披麻戴孝的队伍向着村子走来,领头的竟是赤脚医生老吴。

    “吴老汉儿,你这是咋子了嘛。可是家里丢了仙人板板。”李驼子磕了磕烟杆,玩笑道。

    “去去去,张家的娃儿,药死人喽,我要替人打抱不平呦。哭起来,哭起来嘛。”老吴顾不上村民的调笑,指挥着丧葬队伍。

    这帮人抬着一具漆黑的棺材,敲锣打鼓地找上张家门来,指证张金海的消疮丸吃死病人。

    这时代农村里没有什么娱乐节目。

    张家摊上这么大的窝心事,围到张家附近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

    在老吴的煽风点火下,村民们说着风凉话,骂着张家人。

    这日子过得也有那么点滋味!

    ……

    在张家人员的强烈要求下,吴医生冷着脸打开棺材盖。

    张金海仔细查看那个病人的面貌,满脸的大麻子。

    这个人,张金海有印象,叫刘麻子。还真是自己提供过药丸的人。据刘麻子说,他家离张家约有30多公里的路呢。

    所以在张家的街沿上坐了一宿,让张金海指导他服用消疮丸。

    张金海虽然很害怕死人,但是还是麻起胆子伸手去摸刘麻子的脉搏。

    他的脉搏确实没有跳动了。

    又查看了鼻息,确实也没有呼吸。

    张金海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吴医生:“刘表叔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老吴一愣,没想到张金海居然临危不乱,还问题不少,敷衍道:“大概昨天这个时候。”

    按照了解的医学常识,人死后大致5-10小时,体温会降下来。

    但是让张金海感到奇怪的是,现在时间早超过10小时了,这个刘麻子的体温仍是温热的。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猫腻。

    老吴在张金海查看完刘麻子后,安排那些抬棺的人迅速盖上棺材盖。

    一脸冰霜地问张金海:“药死刘麻子的这事,怎么解决?

    我今天必须要为老刘讨回公道来。”

    目前只能应付一刻是一刻,否则极易产生不可预料的冲突。

    张金海小声道:“刘表叔是吃过我的消疮丸,但没有当场死亡。

    从用药到去世之间的时间差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中间完全存在很多可能性。

    比如说有可能吃了吴表叔你提供的药呢?

    你放心,我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

    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请吴表叔明言。”

    老吴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商讨,最终达成的结论意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