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混乱序曲

      为了探究物质的结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

  已知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在实验角度来说,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质谱法....这些芬克斯都在“身体检查”时用过了,他有一套自己的数据,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你确定是微粒性?不是波性?”

  (我确定)

  芬克斯在终端箱的便签表格里头写写画画,在几个大空格上打着�7�8

  有不少地方两人都产生了分歧

  比如关于直接作用于人体意识的交流方式,芬克斯坚持认为这是波,一种特殊频段的波,或者概率波

  而伽贝拉则认为是全粒子性,并不类似光子——具有波粒二相性,她的理论依据是纯粹的量子物理,为此她提成了一个新概念:粒子关联无线性

  芬克斯觉得这种理论简直与“灵魂出窍化为鬼魂”一样的不严谨,既然概率同步,那与概率波有什么区别?

  他们两人一整天都在争执,芬克斯总是面红耳赤,伽贝拉一直不屑一顾,对于对方的异端理论,两人的态度都很坚决,丝毫不肯让步

  芬克斯建立的波式模型显示,伽贝拉应当呈现一种不稳定的发散状态,并且时时刻刻对周围的一切提供能量,这种能量的来源还无法解释

  伽贝拉的模型也不怎么靠谱,芬克斯的理论在意识态上没有卡住,解释了伽贝拉的主观意识在实际意义上的合理性,但伽贝拉的理论无法对意识量子自圆其说

  降临前,她也是卡在这一点上

  粒子模型在现象与能力的解释上强过波式模型,毕竟伽贝拉也研究这东西整整三年多了

  芬克斯开口就是从根本观点:波与粒的问题上反驳了她,基本就等同于全盘否定了意识量子学说,这可是伽贝拉用三年建立起来的体系!

  伽贝拉自然是不高兴的,芬克斯也不肯在学术问题上让步,于是两人各自研究各自的,不时的讨论一下,两人都停在理论阶段

  于是研究卡在了第一步:建立理论模型

  研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终端箱的私人模式是无法阻止自然环境的信息传播的,声音信息可以阻止,光信息却很难掩盖

  当太阳光从另一边的窗子照射进来撒到芬克斯皱起眉头的脸上时,他才反应过来要吃饭了

  早晨和中午是没有吃饭,芬克斯沉迷于研究无法自拔,他急迫的想要证明自己,明明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了什么改变,但他就是乐意,也懒得去想

  他从私人模式中退了出来,没有看到伽贝拉,脑海中出现的第1个想法是:她该不会已经去地下开始实验了吧?

  地下有很多实验器材与设备,芬克斯不常去,那儿乱的很,夏季,他不想呆在地下,所以在夏季一般接的是理论性研究与图纸设计,不接什么大工程

  地下1层是小工作间,地下2层可以制作5米高的机械,再大的巨型机械制作与研究设备使用就只能去找斯别克科研统筹局申请调配资源了——这都是要花研究积分的

  芬克斯顾不上吃饭了,如果伽贝拉真的成功的话....芬克斯是不可能出错的!绝对不可能!

  他快速的下楼,嘴里叫到:“电录,地下室的监控情况给我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