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六章 西藏之行3

    这一路上,好似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

    沿途经过一片葱绿的植被;和被阳光照射的夏季时节;秋意盎然的枫叶林;还有白雪皑皑的高山。

    此情此景,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啊!

    当路过雪山时,吴超也在及时提醒大家,不要一直看窗外的雪山,如果真的想看,最好带着墨镜看,以免出现雪盲症。

    由于所处的环境原因,其他的都好说,最让易阳难忍的是解决个人问题。

    这里的洗手间很少,遇见有住人的地方还好说,有时只能在风景隐蔽的树林里,大家三五成群的结伴,为深山老林做点贡献,浇个水施个肥什么的。所以在大巴上时,易阳和米莉基本上很少喝水。

    好不容易抵达中午吃饭的小店,一顿饱餐之后,两个人就争先恐后的以蓝天白云为背景,拍摄各种各样的照片,用来记录这难得的天气。

    “我觉得这里的空气质量一定是优,每天生活在离天空这么近的地方,一定不会被雾霾所伤害。”米莉把手放在额头抵挡刺眼的阳光,看着湛蓝的天空发着由衷地感慨。

    原本正在俯身自拍的易阳,也停下手中的相机,抬头望向近在咫尺的天空,“是啊!如果蓝天白云能买的话,我一定多买一些回去,还有这里清新的空气,这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两人对着天空发着感慨,然后相视一笑。

    和易阳米莉对风景和空气的热爱不同,其他团友最多的则是购物。

    也许同车的团友所生活的城市,蓝天和白云还是挺常见的吧!所以大家都是围着一个又一个的商贩面前,挑选着纪念品。

    准备出发前,吴超递给易阳一瓶罐装的咖啡,知道易阳头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让易阳喝点咖啡提神,为了避免易阳犯困。

    因为今天要路过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所以不能睡觉,以防缺氧。

    在这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相继经过了色季拉山口、南迦巴瓦峰、紧接着就是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是“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欣赏美景,那才叫心旷神怡,深吸一口气,总觉得整个肺部都充满清新的空气。

    变幻莫测的白云在头顶变化着各种形状,美丽的雪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耸立。

    在这里除了美景,当然还有美食。

    返回八一镇时,吴超带领着大家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石锅鸡”,经石锅慢火炖制出来的石锅鸡,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细嫩而有弹性。

    吃石锅鸡前,先喝上一两碗的清汤。其味鲜美无比,入口则后味余香。

    吃一次不过瘾,在大家的强烈建议下,第二天又品尝了一次“石锅肉丸子”。

    来西藏的前几天,易阳每天听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我要去西藏,此时便来到了传说中的雅鲁藏布江。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在这里,能看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侠骨柔情,慈爱的宠溺着江水的奔腾不息,一路上雪山害羞的用白云做面纱,煞是好看。

    如果说有什么景点值得再来一次,米莉会推荐这里的。因为她就喜欢这种气势磅礴的大气景点。

    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大家终于抵达住宿的宾馆。

    行程至此已然过半,明天则是前往最后一个景点扎什伦布寺。

    话说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的关系很是紧密呢!

    扎什伦布寺是供奉的班禅活佛,而布达拉宫供奉的是*喇嘛。

    驻足在这里,能看到扎什伦布寺高大而美丽的轮廓,金顶红墙,高低错落重楼叠宇,灿烂辉煌,壮观中带着一丝神秘。

    最吸引易阳的则是墙上有许多古老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画工精细,色泽鲜艳,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在这里眼睛所触及的地方,易阳觉得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只能说一句值得一看。

    从日喀则开始启程返回拉萨,这也预示着此次的旅行即将结束。

    和在云南的慢节奏生活不同,在这里更多的是感悟,所以易阳用来介绍西藏的词语不多,但是很简洁,只用了一个词语“净化心灵”。

    西藏带给易阳的感觉不是度假而是体验,体验缺氧的感觉和心灵的洗涤。

    不在乎路途的远近,只在乎旅途的心情。

    曾经,易阳和许多人一样,向往这片纯净的天空和土地,憧憬着这片心灵的净土,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会发现自己的词语量有多么的匮乏,再多的语言都无法形容这几天的所见所想。

    都说来西藏是需要勇气的,看风景是需要运气的,能回家是需要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