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六:黄金大劫案 二

    江县的动作很快,全县的基层小隶全部被调动起来,这个时候不是农忙时节,大家有的是时间!各个乡间小路不时的会出现巡查人员!包括那些平时不怎么走的路上都有人经常过来看看!

    在富城全民皆兵的时候,朝廷上下几乎是焦头烂额,劫匪好像全部失踪了!各个部门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但实际上是一筹莫展!刑部尚书,急的头发都白了好多,但是还是没办法!

    按照以往的经验,劫匪下来的动作应该是销赃,现在布置的跟天罗地网一样,劫匪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出来销赃!本来,各个尚书商讨的意见是,先松下来,给劫匪造成一个假象,觉得风头过了,就可以出来活动了,这样,朝廷才有机会抓捕劫匪!

    可是马周这个家伙不同意,说的还振振有词,如果放松搜索,万一劫匪逃了,谁到陛下那里去解释!

    几位大人,一听这话,立马闭口,是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后果真如马周所言,无法对陛下交代!所以大家硬着头皮,还是继续加大搜查!

    长安,几乎不用说,除了不能查的,全部查了个底朝天,别说,还真查出来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但是与黄金劫案没有关系,这个也算意外收获了!

    周边各个府县,报上来的消息也不乐观,搜查的非常仔细,但是只是抓捕了一些小毛贼,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劫匪好像人间蒸发了!

    李家老二眼睛里面不揉沙子的,半个月过去了,一点线索都没有,他在朝会上大发雷霆,要将各部尚书立马查办!还是魏征、长孙无忌等一帮老臣再三进谏,李家老二才压住火气,答应再给半个月时间!

    刑部决定换个方向进行侦办,比如潼关金矿开采人员是不是有可能勾结劫匪,虽然开采人员是经过千挑万选,全部经过核查的,但是不能保证哪个不开眼的见钱眼开;还有就是对金矿初期就知情的人员,不能排除这些人早就盯上金矿了,长期谋划!

    从后面一个层面上讲,李铭全是最早的知情人,是不是能牵涉到他,还要看汤县是否顶得住了!

    刑部的速度很快,立即在潼关展开调查,令人沮丧的是,整个金矿布置的是水泄不通,矿上人员已经半年没有和家人通过书信,矿上所有用度都是兵部的人从外面采办,旷工也全部在矿区宿营,根本不可能将消息带出去!

    潼关镇上的百姓,只知道官兵在山里有行动,至于在做什么,他们也是一片茫然!所以也不存在泄露消息的可能!

    刑部通过对工部的调查,知道了最早发现金矿的消息是从富城那边传出的!不过知道消息的所有人员都到金矿里从事开采了,这个也没有可能泄露!刑部官员开始对富城来人一一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的知情人!

    好在富城这些人没有讲李铭暴露出去,他们都受到李铭的恩惠,汤郎中现在在李铭那里还有干股!

    看到自己的人被核查,老汤不干了,直接和刑部官员发火了,说潼关金矿,朝廷上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什么人都有透露消息的可能,有谋划劫持黄金的时间,为什么把目光放在发现金矿的功臣上面?他要上本,参吏部办案人员滥用职权,打击对朝廷有大功的探矿者!

    刑部官员一看老汤发火了,赶紧找补,说只是例行公事,不是针对谁!陪了不少好话,老汤才把怒火熄灭!

    老汤倒是没有想到李铭那里,只是觉得开始就跟着自己一起辛苦得人受到怀疑,心里不自在而已,严格的说,自己不也受到吏部官员的怀疑嘛,为了自保,他也需要出来说话!

    再者,吏部官员核查整个矿区,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没心思干活了,这样下去,影响进度,自己也不好向部里和朝廷交代!思虑半天,老汤还是向工部尚书修书一封,将矿区的情况上报!

    工部尚书也对刑部有意见,瞎折腾什么,查不到劫匪,使劲在矿区折腾,这不是打自己脸吗!回书老汤,让他尽快再运输一些粗金到长安,平息陛下的怒火,自己会上书参刑部一本的!

    得到最新指示的老汤,快马加鞭的让人赶制了一些粗金,通知兵部,押运长安,同时给工部尚书通了个气!兵部不敢怠慢,重兵押运,安然抵达长安!

    工部尚书看到火候到了,上书参吏部官员在矿区滥用职权,随意调查矿区人员,要求刑部给出解释!

    现在工部势头正盛,刑部也不敢造次,回禀李家老二,说是例行调查,不针对谁!

    李老二一听,直接冒火了,矿区正常开采不能停,那是命根子,直接把刑部臭骂一顿,让刑部赶紧撤出矿区!刑部尚书只能垂头丧气的接受!

    就这样,矿区的调查才告一段落,对李铭来说,真的有点玄乎,如果查到自己头上,金矿最早的消息来源,自己都需要解释半天,而且自己胡诌的那个商贾已经死于非命了,算是死无对证,自己怎么解释,刑部都会怀疑!而且自己是唯一一个提供了消息,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就凭这个,刑部都会将自己捉拿问案的!

    刑部调查又陷入了死胡同,整个刑部,一片死气沉沉,好在工部又押运了一部分黄金到长安,圣上催的不是那么厉害了!可是不抓捕劫匪,整个刑部都觉得脸上无光!

    李铭对于这些事情,一点也不知情,日子还是要过,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收入,出将入相,离自己太遥远了,他也没有兴趣,历史沉浮,看的开了!做个富家翁也不错,不过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些官面上的人支持的,不然,就这点财富,转眼就没有了!

    也不需要多么大的官员做靠山,他知道自己的实力,长安那些大员根本就瞧不上!

    没事,他就到惠宾楼去看看,生意如何,这个项目算是目前比较大的一个了,不管是榨油,花椒,都是为这个服务的!之前的包子铺,饺子馆,向日葵,那都是小打小闹了!

    这天,李铭和往常一样,开到酒楼,看上去不错,还是那么火爆!张三还在后厨忙活,他就问跑堂的:“最近几天,还好吧”

    “回公子,还不错,最近外面定制比较多,酒楼都坐满了,很多人都是让咱家做好,自己带回家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