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五十九 面审

    李铭还是在回来的第二天就进宫去面见李老二。虽然心里没有准谱,但是还是要见的。

    “慕远,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承蒙陛下惦记,这次确实是我唐突,过渭水浮桥还骑着马,才有此祸患。也是我命不该绝,被行商的船队所救,几经反复,才返回长安。”

    “慕远,策论,已经在朝中遍阅,满朝反对之声甚大。因你落水,北衙禁军搜索无果,均以为你蒙难。朕也就公开了策论为你所献。”

    这个时候李铭全是明白了,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在李老二眼里,那是应该做的,鉴于郡主的身份,李老二觉得过意不去,才封了一个爵位。拿出策论,是嘟嘴罢了。

    现在自己没死,回来了,李老二说这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堤防。

    就长孙无忌那些看官僚,估计早就明白了先前关于管束胡人,整修官道的主意都是出自李铭了。触动了他们背后门阀的利益,这些人还不恨死自己。

    和李老二诉说了自己回长安过程,李铭就告辞回家。临走之际,李老二让李铭明日进宫,几位重臣有事面议。

    李铭心里苦笑,该来的还是要来,躲都躲不过的。当时上书策论,是想让李老二自己推出去,改变大唐,现在看来,自己的主意打错了。

    房玄龄等人,也知道了李铭没有死的消息,几个人在一起商议如何才能阻止圣上按照策论推行。

    “房相,你说这李铭一介商贾,如何梦拿出这些策论,难道说真的是逸失之作?”

    “按照这竖子的出身,很难说明白,或许策论真乃奇人所著,此子只是通读而已,最后献于圣上。”

    “不管这些,我等需要阻止策论所著之推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然也,自始皇以来,虽各朝施政均有不同,但大致还是一致的,封建不能动。”

    “我们合计一下,明日如何应对,才能让圣上做出改变。”

    李铭回家以后,李岩将最近发生的事情逐一告知。长安粮食霸盘的收益,程家老二做事还算公允,多给了一成。酒楼的生意,还是按照以前的分成,没有变动。内府那边关系打点还过的去,菜油销量也不错。

    不过明年估计会有大量需求,长安百姓已经开始接受炒菜这种新的烹饪方式,王公贵族,更不用说了,对于手艺精湛的厨师,高价聘请。自己酒楼的厨师,都有人打主意。

    烧串,这个新的吃法,引领了饮食上的一个潮流。虽然过去也有烧烤,但是没有这么多的调料与菜油,味道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自己还是改变了了大唐,虽然只是很小的改变,李铭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程老二那边,过几天再去拜访,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朝中那些老臣和他们背后的门阀。

    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如何才能保全自己,确实有点头痛。好在具体实施策论的人不是自己,不然分分钟都可能被搞死。

    可是自己从回长安的路上看到,农村还是相当的贫瘠,和后世一样,一线城市看上去非常之好,但是很多农村,还是相当的贫瘠。大唐盛世,只是长安的盛事,或者说几个大城市的盛事。

    在脑海中仔细的回忆了自己写的策论,觉得没有太多问题了。再到后堂去看了一下郡主,说圣上那里已经交代过了,没有问题了。

    毕竟怀孕的女人,性格变化蛮大的,不能让其太担心了,否则对胎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