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 帝尧践位 万民归心

    东方的诸侯听说陶唐侯剿除了大风,纷纷前来慰问。无不佩服尧的智慧和勇气,无不对尧倾心吐胆,真诚拥戴。

    至此,陶唐尧的名字传遍了华夏大地的东南西北,人们都知道世上有个人叫陶唐尧,是一位心系天下百姓的仁人,同时也是一位旷世的英雄。

    当时执政的帝挚,自由多病,执政几年之后,便一病而死。

    这时全天下八百诸侯联名推举陶唐尧来继任天子之位,光是荐举的书信就堆满了一座大殿。

    于是尧顺应全八百诸侯和天下万民的愿望,当上了华夏天子。

    陶唐尧践位之后,就不再称陶唐侯了,而改称为帝尧。

    帝尧将都城建在了平阳(山西临汾)从此平阳便成了帝都。帝尧任命擅长行政领导的契(xie契是商朝的祖先)为大司徒,专门掌管全国的行政领导和朝政管理。

    任命擅长农业的弃(后封于稷,所以也叫稷、或者后稷。是周朝的祖先),专门掌管和教导百姓农耕之事。

    任命后羿为大司衡,专门掌管军事和军队。

    任命皋陶皋(gaoyao)为士师,专门掌管教化民众、制定法律、刑罚和判案。所以皋陶也是华夏民族上古的第一位大法官。

    帝尧还设立了“四岳”之官。任命温和敦厚的羲仲为东方之官,凡是东方之事和春天之事,都归羲仲主持。

    任命果敢有为的羲叙为南方之官。凡是南方之事和夏天之事,都归羲叔主持。

    任命严肃刚劲的和仲为四岳西方之官,凡是西方之事,和秋天之事,都归他管。

    任命沉静多谋的和叔为四岳北方之官,凡是北方之事和冬天之事都归他管。

    前朝的老臣火正祝融,本来的名字叫吴回。现在仍然留朝任咨政官。

    帝尧仍旧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粗布衣裳。冬天天实在太冷的时便再披一张鹿皮御寒。

    一天到晚为老百姓办事,为国家大事操心。

    帝尧主张施行仁政,教化百姓,以仁治国。

    帝尧孝敬母亲,友爱兄弟。提倡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帝尧鼓励百姓耕田种粮,采棉织布。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有一次帝尧外出巡视。看见路边躺着一个人,骨瘦如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便上前询问。

    旁边的人告诉帝尧说,这个人家里没有粮食,已经有好几顿没吃饭了,是饿成这样的。

    帝尧听后哭了。他说道:“这都是我的罪过呀,没能治理好国家,让老百姓挨饿了”。

    于是立刻叫随从取出为自己准备的干粮,蹲下身来亲自喂给那人吃。又叫人拿出水来饮给那人喝。

    那人吃过干粮、喝过水之后,支撑着慢慢地站了起来,向帝尧行礼致谢。帝尧说道:“不要谢我,是我对不起你,我很惭愧。”

    帝尧说完话,又叫随行的人把所带的干粮全都留给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