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六章 致富经

    庄栋其实在街上的就开始酝酿这个事了,养鹅对于他们现在来说简单易行而且回报高,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条致富途径。现在他和妹妹都还还没有上学,因为这时候还没有幼儿园大中小班,更没有托班。在小学一年级之前,只上一年所谓的幼儿班。他最早要到明年过完暑假才能上这种幼儿班,所以现在有的是时间。

    至于去集市,反正他可以和妹妹轮流去。不仅小霞现在和他们一起卖冰棍,有时候小林子偶尔也去,反正他要把他捞来的鱼虾螺蛳等送给卖水产的人。所以,时间是可以倒得开的,他去集市的时候,妹妹就可以出去放鹅,他放鹅的时候,妹妹去集市。庄栋怎么想怎么觉得可行,关键一趟鹅养下来收入也肯定是不少的。

    于是,庄栋决定尽快把这件事做起来。他躺在竹床上问妈妈:“妈妈,现在捉小鹅回来养,时间还来得及来不及?”妈妈说:“养鹅可早可晚,这有什么来不及的?”“要不我们捉点鹅苗回来吧?现在青草到处都有,鹅养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庄栋看着星空,很沉稳地对父母说。“捉几只回鹅来养也是可以的,要不过几天我就去卖鹅苗的地方买。”妈妈显然不反对。

    “这个我倒没意见,靠双手劳动致富没什么不好的。”老爸今天倒是很爽快地说。“但是,我的意思可不是捉几只养哦,那有什么意思?”庄栋赶快说,他觉得这可是现在最好的致富经了。“可是,这么多的鹅,哪来这么大的鹅圈来关他们。”妈妈说。“这个好办,房子东面不是有块空地呢吗?我们盖一个鹅圈不就行了吗?”庄栋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家里现在砖和瓦都没有,拿什么盖呢?”妈妈说的是实话,如果没记错,家里应该是几年前盖的房子,虽然现在住的房子其实也就很一般,可是那时候就这个生活水平,但是砖瓦确实在盖房子的时候用完了。

    “关键是还要买鹅苗,这又是一笔开支。还有,这么多鹅,你打算让它们吃什么?”爸爸一板一眼地说。“吃什么倒好办,反正现在草遍地都是,白天都在外面,但是晚上肯定要有个棚子或者圈的,所以再盖鹅棚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妈妈说。

    “盖个棚子能行吗?假如简简单单搭个棚子,万一下冰雹什么的能承受得了吗?”庄栋问。“是的,这恐怕不行,搭个棚子不安全,假如再碰上龙卷风那就更糟了。”妈妈也觉得。“妈,钱我可以出,这个你不用烦神。关键是我们要赶快做好准备工作,把鹅苗早点买回来。”庄栋真是说得气壮山河的,很有种财大气粗的感觉呢。

    “我说的是弄几只养养可以,但是养这么多鹅你不学习了?我觉得这么做得不偿失。”爸爸忽然想起来学习的事情了,开始反对了。学习,不提学习还好,庄栋其实是在刻意回避这个事呢。你说让他现在这水平,天天学幼儿园的内容烦不烦?能躲就躲,能糊弄就糊弄,当然这个地方糊弄可不是指在学习上糊弄,而是把老爸,也包括把老妈糊弄过去。老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再像她似的那么辛苦,所以她其实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

    当然对妹妹上学少的事情,其实老爸一直是心存愧疚的。那时候她确实成绩不怎么好,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觉得给她上的学少了点。那时候也是没办法,前世庄栋在初二升初三的时候病了。要说这个庄栋还真傻,事情要从一节体育课说起。初二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有几个学生特别淘气,于是这个体育老师就很生气,(其实他是数学老师),同时兼教体育。农村中学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的副科都是主科老师兼教,体育在这样的农村中学,也只能算作副科了。

    老师一生气,就罚他们站,但是全班都跟着倒霉,全班都被罚跑步。这还不算,临下课的时候,这位老师煞有介事地说:“回家把发给你们的那本体育常识背完。”其实他是说的气话,别人都没有当真,只有庄栋当真了。谁让他是个乖孩子呢,关键前世的时候,父母对他们很严格,同时对孩子的教育恨不能让孩子单纯得不食人间烟火,以至于他们简直有点不能适应社会。前世什么跟经济沾边的事都不让他们碰,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尤其是庄栋简直单纯得不行,妹妹接触社会早一点还好一点。

    于是,庄栋当天回到家,就开始连夜背,记得才开始作业都没做完就背上了。要知道这可是一本书呢,内容也不少,其实都是有关体育课的有关常识,包括什么是粉碎性骨折,以及在体育课上如何预防这些事发生等等。就这么着,带了个晚也没背完。到了第二天,庄栋就因为头晕而病倒了。爸爸只好替他去请假,当时爸爸已经调到了镇上上班,正好替他把昨天的作业交给老师。

    谁知道庄栋说作业还没完成呢,爸爸问庄栋是什么作业,庄栋就把体育老师要求背这本相当于是一本有关体育的读物的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大发雷霆,直骂这些庸师害人,记得爸爸几乎是气得发抖地对别人说:“你说这些人应该不应该?居然叫孩子背什么是粉碎性骨折,可是有的孩子就当真了。”虽然爸爸以前是在这个学校教书,但是爸爸一般不太会与人计较。也没有替他告状什么的,说过了也就过去了。

    要知道,农村人就这么回事,你说他淳朴也淳朴,但是小农意识也很强,很实惠。所以爸爸这样的人,在农村当教师,还真是没有那些老师有手段。这里的手段是指对学生的手段,要知道爸爸开始教书的年代,老师是”臭老九”的年代,所以那个时候,尤其是农村的老师对学生特别有手段。这个风气从老教师传到新教师,有的人教学的本事没有,整人一套一套的。

    而这种方式还非常行之有效,学生就怕这样的老师,家长往往觉得老师严就是好。而爸爸这种比较有修养或者说比较民主的老师,学生往往不怕,甚至还敢捣乱。所以,爸爸调到镇上更合适。话说当时庄栋生病了,不知道到底跟那位体育老师有没有关系,应该说有,反正庄栋这么觉得。这时候正逢初二期末考试,后来庄栋还是带病把试考完了。可是,爸爸却不愿意让庄栋再在这样的老师手里上学了,于是升初三的时候,将庄栋转到了镇上的中学。

    由于爸爸要上班,同时还要照顾庄栋,所以没有时间管妹妹。所以妹妹的成绩变得很差,后来上学少也是跟这个有关系,成绩一差就不想上学了。

    “爸,你放心,我保证不耽误学习。”庄栋给爸爸吃着定心丸,“这几天我的学习你也看到了,你觉得效果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