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二章 排练

    每次他们在干活的时候,老太太都在那边瘪着嘴笑着,所以庄栋这一通忙碌下来心里还是很满足的,而且他不仅要干,还要组织好班上的同学干。所以回到学校的时候,虽然累倒也很高兴。现在还时兴流动红旗,哪个班上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检查分数高,流动红旗就在谁的班上。这个流动红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庄栋的心血,这流动红旗在庄栋他们班可有好长时间了。这一次他们的学雷锋做好事开展得也不错,估计流动红旗在他们班上还能挂上一段时间。

    最近学校要参加镇上的文艺汇演,所以每个班都要出节目,现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比赛。庄栋作为班上的文娱委员,自然要组织好这个事。第一步要挑选合适的人选,本着自愿报名,和选拔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是长相要说得过去,其次是身高还要差不多。接下来就是排练舞蹈,他们学校现在还没有专门的舞蹈老师。别说专门的舞蹈老师,连专门的音乐老师都没有。平常学校都是派歌唱得好,琴弹得好的老师担任音乐老师。有一个邵老师在编排舞蹈方面还行,所以学校就派他指导每个班的排练。

    但是毕竟也有不少班级,所以他也仅仅是指导一下而已。关键是他的舞蹈还比较老套,所以各个班级也是群策群力,自己想一些好的舞蹈动作。当然,完全让这个邵老师排舞也可以,但有些动作同学们不喜欢。比如说他在排一个XZ舞的时候,有一些动作就很笨拙,也没有做到位。他有不少动作还是样板戏的动作,没有表现出舞蹈本身应有的美感。爸爸跟邵老师原来是同事,也曾近都在宣传队呆过。爸爸曾经是文艺宣传队的文艺骨干,妈妈说那时候爸爸平时都是一身中山装,一条围巾。爸爸吹拉弹唱几乎样样都会,吹笛子,拉二胡,还有其他的一些乐器。

    要说爸爸真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也很钻研的人。二胡还是他在上高中时期,在学校里学会的。爸爸当年高中是在市里的重点中学上的,这个市不是县级市,而是指地级市。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从这个学校毕业后,又升入高一级学府的。爸爸当年考上高中的时候,是爷爷送他去学校的。听爸爸说,爷爷和他是坐船去的,到了码头以后,还走了不短的一段距离,正是在那一次,爸爸体会到了爷爷对他关怀和殷切的希望。

    在庄栋的印象里,爷爷一直都是身着一袭长衫,不苟言笑的人。爷爷把爸爸送到学校之后,对爸爸说不要想家,并且拿出了奶奶炸的金黄的锅巴,嘱咐爸爸要好好学习。爸爸参加了学校的演出队,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在学吹笛子的时候,爸爸是白天学,晚上也琢磨,但是有一次他总觉得一个音没有同寝室的人吹得好,于是就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晚上怕打扰同宿舍的人,就用黄豆把笛子眼堵上,刻苦地练习,终于把音练准了。

    同是宣传队的人,有些人就不那么钻研了,比如说邵老师,标准是胡差。爸爸成分不好,所以在宣传队格外卖力,当然也不能仅仅是这个原因,爸爸做什么事情都是很认真的。爸爸也觉得邵老师的一些舞蹈动作很僵硬很老一套,其实爸爸还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可是现在爸爸毕竟不教他们,他现在教初中,所以也不可能越俎代庖。顶多是当庄栋从学校里学了一首新歌回来,有音不准的地方,爸爸帮他纠正过来,但是一般不会当着老师的面说他的音不准之类的。所以爸爸还是善解人意,给人留有余地的,不能让的老师太尴尬了不是。

    跳舞的人选定好了,庄栋要帮着他们参谋,还要组织他们练。这几个女生有时候还真是事事儿的,比如说戴燕就觉得动作要稍微现代一些的好,不能太老套了。可是这时候王玲就不干了,哪怕稍微有个扭屁股的动作,她就不愿意做,她觉得扭来扭去的不好。庄栋这个操心啊,两人都喜欢抬杠,动不动就杠上了,有时候就进行不下去了,只好不停地调整与折中。这两个人搞得庄栋头都大,有时候真想撂挑子不干了,谁愿意当这个文娱委员谁当这个文娱委员去。但是庄栋同学还是很积极主动地帮老师排忧解难的,也是勇于挑大梁的,牢骚归牢骚,练还是要练的。除此之外,庄栋还要组织唱歌的同学练歌,包括联系会弹琴的老师帮着伴奏等。

    这一天排节目的时候,戴燕和王玲又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使得排练又被搁置了。一个要向东一个要向西,一个觉得这个动作好,一个觉得这个不适合小学生跳。要说这两个人,其实是邻居,但是一直关系不怎么好。所以这俩在班上也不讲话,并且以他们为代表,分成两派,估计这两人的关系也是因为受他们家庭的影响。以戴燕为代表的一派,相对比较大手大脚,经常带不少零花钱来学校,买零食。还有就是以王玲为代表的一派,平常比较节约,很少带零花钱买零食。

    戴燕家姊妹两个,她还有个妹妹,家里比较富裕。而王玲家兄妹三人,她有一个哥哥还有个姐姐。王玲的爸爸在县城的化肥厂工作,算是过得紧紧巴巴的。所以每到放假的时候,王玲的妈妈都要买一趟鹅养着,让兄妹几个去放。再说王玲的妈妈也是个比较势利的人,什么事情都比较尖刻,气人有笑人无的。人家比她好了她看不得,人家不如她,她又要笑话别人。

    她就是笑话戴燕家没有男孩,经常说她家是野坟滩塚子,没人续香火。看不得的就是戴燕的爸爸这件年搞建筑赶出了点名堂,挣了一些钱,所以经常说一个段子,也不知是真是假。说的是有一次戴燕的妈妈去探亲,因为戴燕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平常两人分开的时间有时候比较长,所以戴燕的妈妈有时候上他的工地去。有一次中午吃过饭,两人正翻云覆雨时,有人敲门进来,估计是请示什么事情。可是当时戴燕的爸爸没法开门,此时正在赤膊上阵呢。所以事后戴燕的爸爸把那个手下狠狠地骂了一顿,这没眼力见的。

    现在想想还真没有什么,人之常情,所谓小别胜新婚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被王玲的妈妈编排得简直是出神入化,添油加醋的。反正这两家基本上不说话,当然戴燕的妈妈也不是省油的灯,有了钱也很会嘚瑟。要说农村人确实很淳朴,但是有时候又有农民的那种特有的势利。到了后来,王玲的哥哥考上了中专,分配后又辞职去了沪市,搞的是大楼保洁工作,手下有不少那种“蜘蛛人”。而王玲的姐姐则因为是知青的子女,获得了她们家唯一的知青子女回城指标,在SH安排了工作。王玲高考落榜,但是因为是知青子女,户口迁往县城,也安排了工作,虽然工作很一般。

    而戴燕后来考上了大学,分到了市里的海关工作,算是公务员。但是不能生育,后来领养了一个女孩。而她的妹妹,则被要求入赘,招了一个女婿回来,生了一个男孩。小孩跟戴燕家姓,而戴燕的妹夫姓高,居然取名戴高乐,这不是法国总统的名字吗?可见当初王玲妈妈的话对戴燕家有多大的影响,生了男孩子,高兴,也就是乐,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虽然班干有时候也不好干,但是每当到了上午或者下午最后一节或者两节课是自习课的时候,庄栋会走到讲台上宣布,这节课跳舞或者唱歌的同学去排练的时候,还是很受用的,感觉当领导的感觉真是不错。至少拥有一定的权利,还可以指挥指挥别人,至于说排练过程中的小小插曲,其实也是一种调剂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