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1章

    云子衿解释道:“听闻有种武功,可靠琴音蓄养内力,进而练就武功。刚刚宁儿的琴声里,起伏跌宕,琴功了得,细听却是能听出暗含内力运转。宁儿在南国时,可曾得高人相助?”

萧宁看了看子衿,子衿眼里满是柔意,她心中的刺也渐渐消去,过去如何,她管不了。她只要如今和将来。她点头,也不隐瞒,便细细地将遇到世外奇人的事一一告之子衿。

云子衿闻言,眼里似有波光浮动。

待萧宁言毕后,他方道:“如此,很好。”

萧宁放下五弦琴,倚在子衿身侧,“嗯,很好。”此时,氛围融洽,她心中一动,虽是说过去的便是过去了,但她还是想明白个究竟。她酝酿了一会,轻声道:“子衿,我及笄前的一年曾经身染重病,你可曾记得?”

子衿一愣,好久才说道:“记得。”

“我痊愈后,曾翻查过医书,我的武功和我的病并无多大关联。”萧宁侧过头,定定地看着子衿,唯恐错过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子衿可知我为何会武功全失?”

这话,实则萧宁已经暗指她武功全失和子衿有关。而子衿本是玲珑八面的人,又怎会听不出萧宁此刻的话中深意?

他眸色微深,宛若深沉的黑夜。

他一字一句缓缓地道:“宁儿当年身患寒症,却又练了至阴的武功,两者相吸,致使你身子虚弱。加之,那年你忽然身染重病,寒症又一起发作,当时之务,废去你武功是关键之措。”

子衿的神色未变,依旧清清淡淡的,只不过此时仿佛多了点冷意。

萧宁听罢,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她轻轻地“哦”一声。

.

萧宁翌日上朝时,有些心不在焉。看着一众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心中忽然起了些烦躁。她扬手一挥,很是不耐地让众臣子退朝了。

朝臣皆是有些怔忡。

自长平帝登基以来,从未发生过早退的事情。如今臣子们正说得尽兴,长平帝竟然满脸不耐地早退了?

实乃怪事。

不过怪归怪,也没有臣子胆敢阻止长平帝早退。于是,朝臣们唯好离开了大殿。

罗律却是留了下来,待所有人都离开了后,罗律转身便拐进了御书房。守门的侍卫见是太尉大人,便极快地去通报了,顷刻后,罗律出现在萧宁面前。

萧宁并不像以往那样,埋头坐于书案前苦批奏折,而是负手立于窗边,下颚微微仰着,双目半眯。

罗律心中忽然就升起了一股怜惜。

他总觉得此刻的萧宁肩上的胆子太重了,她本该巧笑嫣然毫无烦恼的,而不该背起一个国家的重任。只可惜如今他为臣,她为君,他什么都帮不上。

他低叹了一声,缓缓地唤道:“陛下。”

萧宁并未回头,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罗律,你来了。”

君臣间一阵静默,罗律忽觉自从她为帝后,他们间似乎话也越来越少了,即便有,说的也是朝中的事情。

一阵微风轻拂,罗律闻到了淡淡的香味。他神色有些黯然。这股淡香,他并不陌生,是皇夫殿下常用的香料。他记得萧宁是不喜欢这种香料的,可是如今……

罗律垂下了眼帘。兴许夫妻间的情趣吧。

突如其来的,从未嫉妒过云子衿的罗律忽然强烈地嫉妒了起来。

他抬眼定定地瞧着萧宁的背影。现在他是一国太尉,手握军权,云子衿却早已失去了权力,那凭什么他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她的身侧?

“陛下,我认为收下风王的大礼,未尝不可。”

罗律如此说。

萧宁回首,看着罗律。

罗律继续道:“陛下虽是和殿下情深,但情纵然深,也及不上国之重任。纳下风国,陛下一统中原便指日可待。”

萧宁沉默了好一会,“罗律你也认为朕该接受风王的大礼?”

罗律郑重地点头。

萧宁叹了声,却没有说些什么。此时,一宫娥进来,萧宁见是柳涵风那边的人,敛去了神色,问道:“风王有何事?”

宫娥屈了屈膝,方道:“陛下,风王殿下有请。”

萧宁神色不变,“待会朕就过去,且让风王稍等一会。”

宫娥低眉顺眼地应了声“是”,便施施离去。

罗律瞥了那宫娥一眼,又望了望四周,没见着平时常看到的身影,眉头微蹙,问道:“怎么没见绿萝?”

萧宁挑眉道:“绿萝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个孩子,如今大概在照料着那个孩子。”

罗律一怔。

萧宁神情似笑非笑,“有个孩子能转移下她以前的悲苦,也是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