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相识(下)

    当天晚上,梁天躺在自己床上,望着窗外璀璨的星海,又是久久不能入睡。按照他的想法,他是希望倪采珊便是那晚的那个女子的,但事实终究是不能确定。梁天也是劝自己,不要瞎想。但每每一闭上眼睛,那股脂粉味儿便不自觉的跑了出来,当真是辗转难眠。

    自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梁天都没有机会再次碰见倪采珊。而梁天每天的事情,依旧还是挑水做功课,只是每隔半个月,梁天便会和凌若云一起下一趟山,逛一逛,买点东西。

    而在这之间,却有几样事情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其一,是梁天的功课。按照林易峰给梁天的入门心法记载,凡练此心法有半年者,全身穴位便会逐步打开,全身经络也会逐步打通,而后引天地之灵气入体,作小周天循环,体内便会开始积蓄真气。这一步,梁天是做到了。但却有一事,让梁天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那心法的描述,体内真气作小周天循环的时候,由任脉至督脉,都会感觉道一股暖流在循环往复流转。但梁天感觉到的,却不是暖流,而是一股寒流。并且,随修炼时间的增长,梁天愈发感觉到这股真气的寒意也在逐渐增强,特别是每日睡前的那一次修炼,几乎是让梁天赤身裸体在下雪天坐上半个时辰一般,好生刺骨寒冷。还好当时林易峰交待的是修习半个时辰,若是一个时辰,梁天怕是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鉴于此,梁天其实也很想找个师兄问一问,究竟是自己的修炼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但上清观二代弟子的确有限,梁天每次想找人请教的时候,总是瞧不见半个人影。想问三代弟子,又开不了口,也觉得有些丢人。最后无奈,只有去少阳宫翻阅典籍,以解心头之惑。但每每看到少阳宫那十余万卷典籍,更是觉得无从下口,头大得很。思来想去,只有不了了之了。

    其实,寻此事之源头,还要从梁天他头顶的那颗珠子说起。梁天头顶的那颗珠子为至阴至寒之物,刚开始老老实实呆在梁天头顶,是因为没有真气催动,可现如今,每逢梁天呼吸吐纳之时,那颗珠子便会不由自主的被梁天体内真气所催动,于是真气经过梁天头顶时,便会由温热转为阴寒,正因如此,梁天每次打坐练功时间一久,就会觉得周身寒冷无比。

    所幸此时梁天体内真气稀薄,若是大量真气经此一变,怕是直接要将梁天活活冻死了。还好梁天对此事一无所知,不然的话,他非将这颗珠子拿出来扔了不可。

    其二,是梁天同凌若云的关系。虽说这些时日,梁天不曾见到过倪采珊,但凌若云基本上十天半个月便会见上一面。想来,正是由于这等频繁的接触,梁天倒也随之沾了不少光,最为明显的便是自己伙食的质量,自然是要比其他弟子提高不止一两个档次。

    除此之外,二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想来,梁天的日子是极为单调的,平日里又接触不到什么人,更别说结识几位好友。所以有凌若云这么一位年纪相仿,活泼可爱的人聊聊天,解解闷,倒也也的确不错,更何况,她还是个姑娘,又做得一手好菜,怎能不让梁天喜欢。

    只不过在这段日子里,梁天又多了一个可以去思念的人。除了自己父母,除了自己儿时的玩伴,除了上官傲和陆九通,能让梁天思念的那个人便是倪采珊了。其实梁天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傻,世间万物皆有缘分,既然自己同她都不能见上第二次面,如何能说俩人有缘分。可越是这样劝告自己,梁天便越是忍不住去想一下倪采珊,久而久之,在闲暇之时想想倪采珊便也成了梁天的习惯。

    半年的时间,一晃即过。由于有了凌若云这样一位良友相伴,梁天的日子倒也过得很是滋润。转眼间,梁天入门后的第一年也已然结束,入门部分的修炼也已经完结,剩下的,便是真正的修真之路了。

    这一日,林易峰如约而至,检查完梁天第一年的修炼情况后,并未给出什么评价,只是沉默了片刻,而后朝梁天道:“师弟,下面我便将《上清无极真经》传授于你,你可要记牢了。这部经书是本门修行之基础,本门各类上乘修炼心法,皆是根植于此,虽只有不到万言,但切莫轻视。即便单单只修行此真经,只要练至臻境,亦是可独步天下,飞升成仙。其中玄妙,师弟可日后大可自行体会。”说罢,林易峰便将《上清无极真经》背了一遍给梁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