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章 西坪日报

    柳言的选择既然已经上报到了家族会议。这件事情就等于最终决定了。因为柳言选择的企业,最终核定价值为六百七十五万源币。柳国盛决定补足一千万的额度,给了他三百二十五万源币作为流动资金。对于父亲的决定,柳均岩等人也没有异议。

    在他们看来,柳家总算摆脱了一个包袱。

    不过这对于柳言来说,却是他要干的事情总算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在和雷商量了一下之后,柳言决定先从《西坪日报》着手。

    他要彻底改造这家报社。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雷那里他得到了许多前世界经营传媒娱乐产业的经验和理论。现在他心目中的传媒集团,就将从《西坪日报》这间小小的报社开始。

    当初西坪日报的成立完全是为了应付小型城邦设立的评估而做的公益项目。根据联合议会对于小型城邦的定义:十个以上不足二十个改良镇社区,拥有完整防御体系。同时拥有一家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公共设施。才能够获得审批建制。

    从那以后,西坪日报就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原本就只是在一家小型印刷厂的楼上设立了一个报社编辑部。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投入,这五个人的开支都是从印刷厂的账户里支出的。总编就是印刷厂的厂长。而其余个人也都在印刷厂里有着兼职,而作为他们本职的记者编辑等身份,完全就成了摆设和兼差。

    柳言到编辑部的时候,办公室里只有一个戴眼镜的秃顶中年人。

    万秉权是报社的总编兼印刷厂厂长。当初他就是这间印刷厂的厂长。当初为了应付安州来的审核评估小组,临时安在他头上的总编头衔。这么多年来也没多一分钱工资。再说这报纸的确除了第一期之后就再也没出过。

    那块《西坪日报社》牌子挂在办公室门口已经好多年了。大家似乎都忘了这里还有一家报社。连在这里办公的人自己都忘了。

    “请问这里是西坪日报社的编辑部吗?我找万总编。”柳言在门口轻轻敲了一下门。

    “万……总编?”万秉权脑子一时有点没转过来,不过他还是想起了自己还有另一个头衔的,“我是万秉权,你有事吗?这里可不是小孩子来的地方。”

    “你好!万总编……我想问一下!现在是工作时间。你手下应该有四个编辑的,他们人呢?”柳言今天是来接管报社的。

    来之前对报社的人事也有过一点了解。四个编辑、一个总编,总共五个人的编辑部。

    总编万秉权,五十三岁,原本是印刷厂厂长。对于怎么样经营一份报纸根本没有概念。他只知道要让印刷厂维持下去就要多接些印刷广告传单的业务。编辑部的四个编辑都被他当业务员使用了。

    四个编辑之中,三个都是拉业务的好手,业务能力很强,但是他们也只是在万秉权的指挥下,到处去拉业务而已。

    另一个编辑朱天,算是专业的记者出身,原本是洛京一家中型报社的记者。后来在西坪成家后,就在本地落户了。进入报社之后,也只是采编些本地新闻向安州日报投稿赚点稿费而已。

    “这位小哥,你是……?”万秉权听着柳言的话有点不对劲,这年轻人怎么是一副质问的口气呢?

    “我是柳言!这是西坪日报产业的接收文件……”柳言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把文件往万秉权桌上一放。随后就在办公室里溜达起来,东看看西瞧瞧起来。

    万秉权一开始楞住了,可当他拿起那文件看了一眼,立刻满脸堆笑地走到柳言身边:“言少!他们都出去跑业务了,也不知道言少今天来接管,没准备……这个真不好意思……我立刻……立刻把他们都叫回来。您先坐,很快!很快的!”

    他对柳言打了个招呼之后,立刻飞快地跑到另一间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没多久,那些“业务员”全回来了。刚到厂子门口,就见万秉权焦急的在厂门口转悠。

    “老万,怎么回事啊?”四十六岁的编辑成航和万秉权是一起从建厂就在一起的老伙计了,见面就直接问道。

    一边年轻一点的编辑王凯是个万事通,各路小道消息就没他不知道的:“万厂长,昨天我跟你说的那个消息是真的吧?你还不信。”

    “你们先进去吧,别让言少等急了。老成……你顺便探探他的口风,新老板总是有新想法的,特别是我们这种不死不活的企业。”

    没过一会儿,万秉权带着另两位赶回来的编辑走进办公室。这时成航和王凯正和柳言聊的很热乎。万秉权还看到柳言津津有味地听着王凯讲述各路小道消息。

    看来还行啊。这样子也不会对他们管理层大动干戈了。

    “言少,这位是……”万秉权正准备给柳言介绍编辑胡登和朱天。

    “你是胡登?”柳言看了一眼胖胖的胡登。他很清楚的记得这个胡登的儿子胡斌是他的同学。柳俊的贴身跟班。

    他可不想自己的企业里还留着二叔柳均岩的耳目。